長視頻的復仇者聯盟

2021-04-11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長視頻的復仇者聯盟

第3146期文化產業評論

浩浩蕩蕩,長視頻復仇者聯盟,來了。4月9日,73路兵馬集結。15家影視行業協會、5大視頻網站、53家影視傳媒公司共舉戰旗,以侵權之名向短視頻平台下達戰書,劍指「短視頻平台和公眾帳號生產運營者」。戰事,一觸即發......

作者 |黃艷如(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陳鈺雯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3315字 |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前有「愛優騰芒」各自為陣、纏鬥十年有餘,後有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三國殺」的硝煙尚未散去。今朝,在共同利益面前,長視頻平台們結成盟軍,向短視頻平台發起保衛戰。

4月9日,73路兵馬集結。15家影視行業協會、5大視頻網站、53家影視傳媒公司共舉戰旗,以侵權之名向短視頻平台下達戰書,劍指「短視頻平台和公眾帳號生產運營者」。

戰事,一觸即發。

短視頻的阿喀琉斯之踵

短視頻平台,懸了。

內容侵權,是它們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度,依託算法分發優勢,短視頻平台們如猛獸出柙、所向披靡。它們的必殺技,是基於數百萬級作者通過帳號入駐各網絡平台並每日發布數以千萬部作品,根據用戶興趣走個性化分發之路,實現流量在短時間內的爆髮式增長。

精準算法下,用戶紛至、流量井噴、金主登門……層層遞進、無限循環的「以用戶養用戶」的產品邏輯,為短視頻平台帶來了巨大收益,也讓其時時處於侵權的懸崖邊緣。

根據12426版權監測中心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短視頻版權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間,中心對10萬多名原創短視頻作者、國家版權局預警名單及重點影視綜等作品的片段短視頻進行監測。累計監測到3009.52萬條侵權短視頻,疑似侵權連結1602.69萬條,獨家原創作者被侵權率高達92.9%,非獨家作者被侵權率高達65.7%。

電視劇作品中,被短視頻侵權連結量排名前10位的作品,數據來源於《2020中國網絡短視頻版權監測報告》

劇情解讀、率性剪輯、跨劇拼接……筆者觀察到,只要熱播劇綜一播出,短視頻平台里就衍生出成千上萬的精簡版、加工版、再創作版,強勢爭奪用戶注意力,甚至已經讓年輕人形成了常態化消費習慣。其中,頭部剪輯或創作者的粉絲可達數百萬。

某短視頻平台上熱播劇《贅婿》和《長歌行》的精簡版合集

對長視頻平台來說,這種短視頻的營銷,也有如硬幣兩面。

正面來說,很多熱播劇正是通過短視頻的剪輯「出圈」,迅速建立起更多觀眾的感性認知,進而完成長視頻平台的消費轉化。

反面來看,隨著「VIP會員」「超前點播」等付費模式的推出,短視頻平台的熱劇集錦和熱綜合集,顯然動了「愛優騰芒」們的「奶酪」。

長視頻平台,也不容易。

在流媒體的賽道上,一部網劇、一部網綜,從立項、劇本創作、審核、選角、招商、拍攝、後期、排檔期,整個製作流程下來,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無數改進與試錯、燒錢與冒險,換來了行業的爆發與成熟,以及付費模式的迅速推進。

你們短視頻平台倒好,拉點UP主進駐,錄個屏、剪兩刀,就把咱的流量和付費業務給截胡了?

不能忍!

面對共同的「敵人」,愛優騰芒們選擇在競爭中騰出手來,放下宿仇、一致對外。

2021年4月9日,長視頻復仇者聯盟,浩浩蕩蕩,來了。

復仇者聯盟為何此時宣戰?

說起來,UP主們薅羊毛,也不是一兩天了。

「愛優騰芒」,為啥忍到現在才「復仇」?

筆者認為,不是不打,時候未到。

商場如戰場。長視頻平台們要組建「復仇者聯盟」,需要一個聚焦點,瞬間形成合力。

國家法律、政府政策 ,就是這一「聚焦 」,也是它們等待至今的理由。對於市場而言,法律和政策是最強勢的存在。無窮多種可能 ,會瞬間收斂到同一維度,時機也就到了。

現在,讓我們回頭看看這份聯合聲明。

其中所援引的依據,正是新鮮出爐、剛剛修訂完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網際網路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著作權法》於去年11月完成第三次修訂,將於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修訂後,該法將獨創性的短視頻、直播等視聽內容納入著作權保護範疇;明確網絡直播中使用音樂應向音樂製作人支付報酬;並且明文規定了懲罰性賠償措施,將法定賠償額上限由五十萬元提高到五百萬元。

某著作權法修改前後對照及影響

《網際網路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於今年1月初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新修訂,今年2月22日起施行。其中,修訂條款中第十六條明確要求: 「公眾帳號生產運營者應當建立健全全過程信息內容安全審核機制,加強信息內容導向性、真實性、合法性審核,維護網絡傳播良好秩序。」其他相關條款,也對公眾帳號生產運營者的義務和主體責任作了明確規範。

事實上,從文娛產業的市場環境來看,反平台壟斷和反侵權,也已經成為了當前網際網路娛樂的重要趨勢。行業侵權治理正在加速,力求進一步肅清亂象,建立健康的娛樂行業環境。

2020年以來發布的智慧財產權相關保護措施(部分)

如果說,法律政策是「天時」,市場環境是「地利」,長視頻復仇者聯盟的一致攘外,可以視為特殊時期的「人和」之舉。

這份2021年4月9日發布的聯合聲明,也必將成為國內網絡視聽行業里程碑式的事件,深刻影響目前泛娛樂行業生態。

短視頻平台如何自救?

409戰書已下,戰事何時打響,猶未可知。

可以預判的是,在我國版權行業侵權治理加速的今天,內容版權方在網際網路娛樂產業鏈中的地位正在穩步提升,產業鏈話語權加大。 而在各個去中心化的短視頻平台上,音視頻素材侵權風險有可能集中暴露,處罰措施將嚴重影響平台正常運營。

短視頻平台,改變勢在必行。

怎麼辦?

從當下實踐來看,短視頻平台主要有三條自救之道:

第一,建立開放平台,形成版權分成正式文件。3 月 22 日,快手發布《2021 快手音樂版權結算規則》,要求以短視頻和直播中使用音樂的次數向版權方支付費用。這是首個由短視頻平台發布的音樂版權分成方面的正式文件,也是快手應對國內日益完善的版權環境和日趨嚴格侵權處理的及時之舉。

此外,目前快手已建立音樂人開放平台,新的結算規則將支持版權方、音樂人在線實時查詢作品數據,該部分功能計劃在 2-3 個月內上線。快手音樂負責人稱,由於並沒有可參照的行業標準,結算規則是快手通過調研和訪談得出的原創性策略,快手隨後會觀察市場的反映並進行調整。

第二,向正版劇作方購買版權,供用戶進行二次創作。目前,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分別將平台內容完整版開放給「微視」和「隨刻」,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版權風險;B站也在去年開設「放映廳」,為平台UP主提供創作素材。比如,在近期播出熱劇《長歌行》中,騰訊視頻是長視頻播出平台,騰訊微視則是短視頻播出平台。這些長視頻平台發力補足短視頻業務的布局之舉,亦可以為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平台提供規避風險的借鑑思路,或將成為與長視頻平台競爭的新發軔。

第三,試水跨品種的版權轉換和經營。短視頻平台,往往涉足音樂、長視頻、短視頻、遊戲等多類版權類型,PGC 內容和 UGC 內容都是版權的產出和使用方,平台集版權生產、運營及分發功能為一體。有實力的短視頻平台,可以試水跨品種的版權轉換和經營,一方面爭取更大的利益空間,另一方面尋求與長視頻平台平等的對話條件。

結語

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一種商業博弈論的戰略,把長視頻平台們集結為盟,以維權之名向短視頻平台宣戰。

我們很難預判這把「409聯合聲明」的長劍何時揮下。但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內容侵權一直是短視頻平台的阿喀琉斯之踵。選擇治癒,而非無視,才是短視頻行業健康、長久的發展之道。

話題互動

您對影視版權保護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新時代,彙集、融合行業內外精英對文化產業的觀察和理解,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相關機構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黃艷如打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作 者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ePdxHgBDlXMa8eqXu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