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告誡:上大學要提防這三種室友,小心被算計,醍醐灌頂了

2020-03-22   軼工坊

對不少學生來講,大學和中小學的最大區別是,中小學階段會與父母生活在一起,而大學過得是集體生活。當踏入大學大門,就不僅有了同學,還有了同宿舍的室友。



那些在高中階段有過集體生活經歷的人,對大學的集體生活或許沒什麼感覺,但之前沒有集體生活經歷的人,初次接觸集體生活,肯定會有些不適應。他們中有的依然保持著鋒芒的個性,很不討人喜歡;有些卻為了與室友建立良好的關係而不斷做出妥協。

關於與大學室友處好關係的問題,筆者曾與多個大學畢業生有過交流。大家無一例外認為「不要一味迎合他人,要有自己的底線」。這些過來人還告誡:一定要提防這三種大學室友,小心被「算計」。

第一種大學室友:自大狂妄,且只顧自己利益的室友

自大狂妄的人總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自己什麼事都知道,什麼問題都能擺平。他們不只高看自己,也瞧不起別人。這種人很容易辨別,只要與他們聊一次天就能發現端倪,因為他們不斷向外散發著自負氣息。

自大狂妄的人通常也是只顧自己利益的人。與自大的室友打交道,會感覺到他們很少在乎別人的感受。他們把別人提供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但如果別人需要幫助,他們則會以各種理由推脫。



他們會隨意使用別人的物品,若別人不樂意,他們就會說別人「小氣」,可他們自己是不會把物品借給任何人使用的。他們帶著極強的目的性與別人接觸,如果他與你走得很近,要麼是想從你那裡得到一些利益,要麼是想得到你的一些幫助。

在大學宿舍里,千萬要提防這樣的室友。一旦觸犯了他們的利益,或沒有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就很可能被他們「出賣」。所以,要和他們保持距離,也絕不要輕信他們。

第二種大學室友:喜歡討好老師和班幹部的室友

大學裡總會遇到滿嘴「老師至高無上」的同學,他們對輔導員或其他授課老師表現出極大的崇拜之情,他們放低身段,竭盡全力地維持著與老師,以及班幹部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

把自己放在較低的位置,犧牲平等地位以換取所謂的「友誼」,這樣的「友誼」要麼是泡沫,碰一下就碎了;要麼就是一種別人的憐憫。那些喜歡討好老師和班幹部的大學生們,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但他們還是這樣做了,究其原因,就是為了能從老師和班幹部那裡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果他們達到了目的,或他們討好的對象沒有了資源,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扔掉「友誼」,露出原來的真面目。

與這樣的同學成為室友,請不要真心相待。因為他們會把你的真情流露當成和別人交換利益的籌碼,你隨時會被算計。

第三種大學室友:喜歡添油加醋地聊同學隱私的室友

因為是集體生活,大學宿舍里的每個人很少有自己的隱私,有時候,室友相互之間還會拿隱私開玩笑。但大多數人開這種玩笑是非常有限度的,畢竟有些人特別在乎隱私,必須要慎重待之,控制不好就會造成宿舍成員關係的緊張。

可是總有一些大學生,喜歡把別人的隱私進行一番加工,再添油加醋地說出去。相當多的大學生都到過這樣的情況:他(她)把自己近期遇到的與生活、學習、情感有關的困惑和問題,跟自己認為最好的朋友交流,結果第二天就全班皆知,大家對他(她)的事評頭論足,讓他(她)很難堪。



所以倘若有某個室友,特別喜歡背後跟你聊同宿舍同學,或其他宿舍同學的隱私,且經常以隱私為抓手大談別人的「不是」,就一定要小心了。這種人或許不是挑撥離間之人,卻一定是尖酸刻薄、口蜜腹劍之人。他肯定也會私下與別人談論你的隱私和「不是」,對你的行為乃至人格說三道四。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前面提到的三種大學室友後,都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也應該會有不少大學生會據此重新檢視身邊的室友。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我們不應假定室友屬於哪種類型,也不應時刻提防所有室友,而是以平等的姿態與室友們保持密切地交流,以讓自己形成更為客觀準確地判斷。

俗話說得好,「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我們需要提防某些人,也不能去損害別人的利益。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到自己不成為上面提到的三種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