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毛不易這樣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

2019-06-27   談資看好戲

龍丹妮親自下場招人了。

可能是受到了楊天真的刺激,龍丹妮介紹這一次《明日之子》的評委,說孫燕姿是聲樂老師,華晨宇是舞台指導,宋丹丹是人力資源,主要來驗人品的,結果宋丹丹反問她,「那你是什麼呢」,龍丹妮笑,「我就來看看」。

看看,能不能再找一個毛不易。

三年前,毛不易拿下《明日之子》的冠軍,龍丹妮怎麼也沒想到,「完完全全一個素人,居然能成為最強廠牌」,而三年後,龍丹妮把他請上了評委席,像是把他樹立成了一個樣本。

有一個畫面,是節目前期的策劃大會,時尚版塊的人準備了許多光鮮亮麗的衣服給選手,說「他們穿上會非常的獨特,這樣給觀眾的記憶點也會很深刻」。

結果沒想到突然被龍丹妮打斷,直接舉起話筒,「我覺得你們的思路有點混亂」。

然後攤出自己的態度,「難看與不難看都是他們的名片,你現在給他們打扮拍出來很好看,但是脫掉之後呢,他們又成了洗剪吹,就是我們現在要做真實的自己,這是我的堅持」。

一個關鍵詞「真實」。

龍丹妮之所以會重點摳「真實」兩個字,大機率是因為毛不易。

三年前,《明日之子》決賽,毛不易和馬伯騫站在舞台中間等候宣判,華晨宇把他的票給了馬伯騫,理由是,「他可以走向世界」,當時所有人也都以為是馬伯騫穩了,他長得帥,有肌肉,創作也很洋氣,特別符合明日之子這個概念。

但,沒想到冠軍是「平平無奇」的毛不易。

有多平平無奇,就是就算站在舞台中間,也不會被他的顏值和氣質吸走。

毛不易出生在一個黑龍江的小縣城,父母是公務員,住在五層高的樓房裡,沒有榮華富貴,也沒有窮困潦倒,父母從小對他的期望不高,只要開心就好。

小時候的毛不易就很不獨特。

不愛說話,害羞,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天賦,當然他也不調皮,調皮的孩子也很有存在感,但毛不易不是,他就是安安靜靜的,跟在父母身後去廣場上遛彎。

那個時候的毛不易就覺得自己會和大多數人一樣,過一眼到頭的生活。

記者問他,「那你不想離開這裡嗎」,毛不易想了三秒,「我想」。

毛不易說,小學初中乃至高中,和他做同學的都是同一撥人,到了大學報志願,他才選擇了杭州,記者問「你為什麼選擇杭州」,毛不易說,「就覺得是個大城市」。

但大學志願也給毛不易開了一個小玩笑。

毛不易其實選的是對外漢語,他說他對語言比較有興趣,結果沒想到因為分數不夠給他調劑到了隨手寫的護理學,他說「當時的心情很複雜」,但後來也硬著頭皮去了,只是在曬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怕引起爭議,悄悄地把護理學三個字給抹掉了。

護理學專業的男生很少,在很少的基礎上還有人陸續換專業。

毛不易也想過換專業,但他又是一幅妥協的狀態,他總覺得換與不換其實差別不大,「因為大多數人的軌跡是一樣的」,換了專業一樣也要面臨實習,找工作,買房,然後結婚生子,所以他乾脆隨遇而安了。

大學四年的毛不易也默默無聞。

或者說是想要「有聞」但又沒有被關注,直到他小有名氣之後,才有人翻出毛不易參加學校歌唱比賽的照片,原來站在最左邊那個迷彩服的人就是毛不易。

毛不易從什麼時候開始寫歌的呢,在急診科實習的時候。

記者問他當護士的感受,他說「累到想死」,一會一個救護車來了,一會又一個救護車來了,而且很考驗記憶力,藥品,床號,姓名,要迅速背下來。

讓他更加難以消化的是心理負擔。

看到一個一個的人在你眼睛下離去,然後病床前的那種無力感,就非常消磨人的意志力,而且毛不易的母親在他十七歲的時候就患病離去了,這很容易有代入感。

記者問他那你看到有人死去是什麼感受,他說,「總有人死去,但又有什麼用呢」。

那個時候的毛不易和所有畢業生一樣迷茫又孤獨。

他租房子,值夜班,每天點外賣,他受不了屋子裡沒有聲音,電視劇不看也要開著,要和朋友打很長很長的電話,但依然他說那個時候的自己「心裡有一個巨大的窟窿」,填不滿。

為了尋找快樂,毛不易開始學習寫歌。

寫歌對毛不易來說就是打發時間,「像日記一樣」,記錄當下的心情,這段孤獨的時光,毛不易產量很大,比賽時候唱的歌大部分就是坐在床上創作的。

記者問他「那你寫得最暢快的一首歌是什麼」,他說「沒錢的那首,一氣呵成」,「為什麼這麼有感覺」,「因為手上的生活費確實緊張了哈哈哈哈」。

毛不易寫歌從來沒想過火,他說他的唱吧一年只多四個粉絲。

但他也沒有懷才不遇的那種心情,他很坦然,「每年專業音樂院校畢業那麼多人,為什麼會輪到我」。

毛不易的條件確實很平凡,顏值不高,不善於言談,沒有專業的履歷,雖然個子有一米八,但是駝背,戴個很土的框架眼鏡,完全沒有辨識度。

就算是丟在大街上都很難看見他,何況還是在群星閃耀的演藝圈。

他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被邀請去湖南比賽,他也不關心自己的前途,只是在猶豫說,「這一趟得花不少錢」,結果被告知是包吃包住,他立刻收拾行李,「我就當是來免費旅遊了」。

毛不易以為自己第一輪就要被淘汰,因為六十五進八,這麼高的淘汰率。

結果沒想到居然進了,記者跑去問他,「那你會不會覺得下一輪會被淘汰」,結果毛不易說「不會」,記者心想毛不易突然有信心了,結果毛不易的解釋是,「因為下一輪只淘汰一兩個,我總覺得我是屬於大多數的」。

他不覺得自己差,而是自覺地又把自己劃入了「大多數」。

在一個人人都標榜自己「特別」的年代,毛不易卻一直在往人海里跳。

他也不是妄自菲薄,該上的時候也是干一瓶二鍋頭,他的態勢就是,一方面很認命,一方面他又在小有期待,上天會不會給我這樣的平凡人開一個口子。

毛不易有一首歌唱哭了楊冪,不是一杯敬故鄉,而是《像我這樣的人》,楊冪聽了說,「生活到底對你毛不易扇了多少耳光,你才能寫出這樣的詞來」。

這首歌的詞,一半在說「像我這樣碌碌無為的人,你還見過多少人」,一半又在說「像我這樣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而這裡的「多少人」,其實都是同一個人。

這首歌打動人的點是,他在說平凡,但是他又在說自命不凡。

而這個「自命不凡」,才是真正像極了平凡的大多數。

這也是為什麼毛不易一直說自己是「幸運」的原因,他不覺得自己是勵志故事,也不覺得自己是平凡世界裡的英雄,他說自己的成功沒有參考性,這真的是奇蹟。

知乎有人討論,說「為什麼毛不易會火」,有的人說是「才華」,有的人說是「性格」,而我看到一段精彩的發言大概是,二十年前,我們要找「個性」,那是一種能夠引領潮流的獨特和改變,十年前,我們追捧「偶像」,偶像為我們服務,販賣夢想,讓人有一種寄託,但是現在,我們在接納「自己」,在和平庸的自己和解。

肖驍也說,毛不易的誕生說明了,比做優秀的別人更有意義的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毛不易去參加《無限歌謠祭》,周峻緯帶著毛不易去草原上騎馬,說「這樣才是青春」,但毛不易卻對青春的理解不一樣,為什麼非得要燃,要放肆才能叫青春,「請你也允許有一些人的青春是安安靜靜的」。

毛不易很明白自己。

他懶,何炅問他,「你喜歡旅遊嗎」,毛不易說,「喜歡」,但沒說完,「喜歡是喜歡,但每次想到要訂機票做攻略的時候就放棄了,還是在家好好睡一覺吧」。

虛榮。

他愛錢,你問他什麼能給他安全感,他會迅速回答「錢」。

還有自卑,《消愁》播放量很高的時候,記者問他什麼感覺,他說,「我沒感覺」。

記者說「現在喜歡你的人很多」,他說「可能聽過的人多,但是喜歡的人比較少」,記者追問,「所以你不相信有真正喜歡你的人」,他說「我不覺得我有什麼值得喜歡」。

但毛不易不覺得這些是缺點,記者問他「永遠不會改變的是什麼」,他說,「真實吧」,「雖然我的話少,也有的不想回答,但只要我說出來的的每一句都是真的」。

毛不易在《星空演講》形容自己的本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消極的,「人生不容易,快洗洗睡吧」,另一種是積極的,「人生如此不容易,所以我要努力奮鬥」。

但他,既沒那麼消極也沒那麼燃,他很平靜,在他的世界裡沒有非黑即白,也沒有大喜大悲,人們走,他也走,他總習慣站在灰色地帶。

可能因為毛不易的平凡,讓他註定成為不了巨星,他想得到別人的關注,但他又怕別人太關注他,但也因為他質樸的波動,他的平凡,毛不易註定不會消失,他藏在演藝圈的大多數里,不出頭,也不會掉隊。

李健給毛不易做了專輯之後,送了一句話,說「不要擔心會有新的人取代你,沒人能取代你,只要你認真生活,認真寫歌,認真唱歌,就永遠沒有」。

世間的每一個平凡,其實都不可替代,而世間的每一個不平凡,其實又多麼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