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草原到荊門,內蒙古醫護人員讀懂了「逆行」的含義

2020-03-16     鄂爾多斯發布

圖為秦勝楠。受訪者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從草原到荊門,內蒙古醫護人員讀懂了「逆行」的含義

  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15日電 題:從草原到荊門,內蒙古醫護人員讀懂了「逆行」的含義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草原、荊門沙洋縣,疫情暴發後,這兩個原本不甚關聯的詞語,卻通過醫護人員和患者連接在一起。15日,內蒙古第四援鄂醫療隊兩名隊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跨越上千公里,我們讀懂了『逆行』的含義。」

  「媽媽要去湖北打病毒」

  「媽媽要去湖北打病毒,你在家會乖乖的嗎?」

  轉眼秦勝楠在湖北荊門沙洋縣抗「疫」一線已經快一個月了,這段時間她最深刻的感悟是,「到了現場,才讀懂了什麼叫『逆行』。」

  她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蒙醫醫院體檢科的一名醫護人員,接受記者採訪時,她說,這次來到疫情一線,最難的是如何「哄騙」剛上一年級的女兒。

  臨行前,她對女兒說只是去加班。後來說:「過幾天媽媽就回去。」然而,「這樣的說法說多了就不奏效」。

  「孩子每次視頻就要哭,每次哭得撕心裂肺,我最後真受不了了……」於是,秦勝楠採取了最為狠心的辦法,「毅然決然斷了跟孩子的聯繫,不打電話,不發視頻。」「只有這樣我才能安下心來工作,不去牽掛,努力工作,認真防護。」

  她說,現在孩子還小,不懂得什麼是「逆行」,不懂得什麼是山河無恙,歲月安好,她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告訴孩子這些道理。

  接受記者採訪時秦勝楠說,將來她會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告訴孩子,「前線的戰場上有很多很多的媽媽們在工作,如果媽媽們都捨不得自己的孩子。那會有更多的人流眼淚的。」

  「忙碌和勞累的工作已經讓我忘記了想家的感覺。」秦勝楠說,「這幾天看到不斷變好的數據,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讓我覺得出生在中國是一種莫大的幸運。只有我們強大的祖國才能給我這樣的安全感。讓我沒有任何顧慮衝鋒在前。」

  「此時此刻太陽出來了,天空放晴了。」3月15日,她欣喜地告訴記者,她想對女兒說:「勝利在望,媽媽很快就能回家了。」

圖為傅文斌。受訪者供圖

  逆行是值得的,醫生就要救死扶傷

  同樣跨越上千公里來到抗「疫」一線的傅文斌是內蒙古滿洲里南區醫院的一名醫生。

  「來到這裡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逆行』是值得的,醫生就要救死扶傷。」傅文斌說,這是自己當初選擇做醫生時就想好了的。

  「『逆行』,為什麼不呢?」

  傅文斌說,「2月15日臨行前一天,院領導告訴我有可能到湖北一線。我當時沒告訴家人,沒想到第二天就出發了,妻子得知這個消息相當驚訝,但特別支持。」

  回想起第一次走進隔離病房,傅文斌說:「真的不舒服,喘氣都費勁,心裡沉甸甸,當我看見患者那一刻,只想讓他們儘快好起來出院,也許這就是醫生的本能反應。」

  「我是內蒙古來支援你們的,你們這兒出現了疫情。」

  「我知道,在電視上看見了,謝謝你們。」患者回答道。

  傅文斌說,那一刻覺得這次「逆行」的價值完全體現出來了,心理瞬間鬆弛下來,不再恐懼。

  隨後傅文斌對患者說「我是一名內蒙古醫生,就站在你面前,我們來幫你們了,所有的人都在關心著你們」,那一刻患者的眼睛亮了,隨即落淚。

  「雖然我沒有看清楚他的面貌(因為戴著口罩),但是我感覺他很高興,並且一直說謝謝。」傅文斌說,「當時我的心暖暖的,覺得做出支援湖北的決定是正確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傅文斌表現積極,工作踏實肯干,已經成為一名預備黨員,並且在黨旗下宣誓。

  「我特別高興並且激動,我會用黨員標準要求自己,為廣大患者解除病痛。」傅文斌說。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FD66nABrZ4kL1ViIS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