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得我以前提出過,豬場母豬產後不需要打保健針,因為有兩個原因,一是過去孕婦生小孩很少有人打針,二是許多母豬自然分娩,不打針也很好,沒有子宮炎症。
但現在規模養豬,情況有所改變,員工的技術水平越來越差,如果說不保健,也可能一批豬出現一頭母豬發病,那損失的可能比保健用藥還要多,在這種情況下,母豬保健還是有必要的。
豬場給哺乳母豬產前產後加藥的辦法真好
最早的保健是打青黴素,一天兩次;隨著員工管理母豬數量的增加,這一方案很難執行,因為打第一針母豬配合,以後母豬就不配合了,工作量很大。
以後豬場改成長效抗生素,但成本真是很高,每頭小豬要分攤幾塊錢,豬場掙錢也不易啊。
豬場給哺乳母豬產前產後加藥的辦法真好
再以後,人們提出料中加藥,也減輕員工工作量,對母豬的應激也不大;但新問題出來了,母豬產仔期間的採食量不穩定,吃得多的藥量夠,而病弱豬採食量少,吃進的藥物不足以抵抗感染,錢花了效果沒出來。
自從前幾年聽了諾華一堂課,聽了他們的好方法,這個問題解決了。
豬場給哺乳母豬產前產後加藥的辦法真好
一杯法,是每次喂料時給母豬另加一杯藥,這個藥是提前配製好的,除了藥物外,還有母豬喜歡吃的東西,我在一個豬場是使用乳豬開口料稀釋,效果不錯。至於用什麼藥物,則根據豬場情況而定了,一般常用的是新三鮮湯(枝原凈、氟苯尼考、多西環素)。
這個方法,工作量增加不多,但效果確實,員工也願意執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lCPJ3EBnkjnB-0zP8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