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下達8000萬元資金,這15個經濟發達鎮都有份!

2020-05-04   南寧農業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下達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資金8000萬元,支持首批15個經濟發達鎮統籌推進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試點示範,探索建立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管護有效機制和途徑。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印發關於深入推進經濟發達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廣西首批支持15個經濟發達鎮名單如下:


橫縣六景鎮、賓陽縣黎塘鎮、柳東新區雒容鎮、興安縣溶江鎮、岑溪市馬路鎮、合浦縣白沙鎮、港口區企沙鎮、靈山縣陸屋鎮、港南區橋圩鎮、博白縣龍潭鎮、右江區四塘鎮、八步區信都鎮、宜州區德勝鎮、興賓區遷江鎮、江州區新和鎮。


15個鎮262個行政村獲補助


自治區15個經濟發達鎮及所轄的262個行政村全部納入試點示範範圍,按照每村5萬元補助標準(其中自治區補助4萬元和縣級配套補助1萬元),由各經濟發達鎮根據本鎮域範圍內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運行維護需要、村級集體收入等情況,自行確定各行政村具體的實施項目和補助金額,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加大對經濟發達鎮的投入力度。


注重「四大機制」建設


以鎮為整體單元,堅持鄉鎮統籌、村級實施、農民參與的原則,逐步建立健全「統籌協調、以管促建、管建結合、規範管理、運行高效」的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運行維護機制體系,著力建設「四大機制」,即建立權責明晰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運行維護機制,構建多元化的農村運行維護資金穩定投入機制,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建立運行維護資金補充機制,建立農村運行維護資金監管和績效考核機制。


通過試點示範,形成廣西可複製可推廣的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模式。

突出「四類項目」管護


結合農村疫情防控新要求,突出解決村民群眾最迫切、最急需的村內戶外人居環境整治、公共衛生等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管護。重點支持四類管護項目:


一是村內道路、橋樑和田間小型水利設施等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


二是村內垃圾收集清運、生活污水、糞污處理清運、公共廁所、綠化亮化等農村人居環境衛生設施管護;


三是村內衛生室、幼兒園、生活生產資料超市、黨員活動室、農村書屋、信訪治安等村級綜合服務場所設施管護;


四是村內文化、宣傳、體育、村民生活娛樂等文體活動場所設施管護。



免責聲明:本頭條號發布的轉載內容及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內容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本號不做承諾,如涉及內容、圖片的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來源:圖文/廣西財政廳、廣西頭條

編輯:南寧市農業信息中心

法律顧問單位:廣西法嚴律師事務所

如需轉載分享,請註明來源「南寧農業」今日頭條號,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