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寫好文案?掌握AIDA公式,職場小白也能寫出賣貨好文案

2019-10-17     非正常運營咖

是否還在為了擠出一則文案而絞盡腦汁、撕心裂肺?是否還在被老闆怒斥廣告無用而傷心不已?是否還在因為甲方一句「寫好點」而迷茫不已?

別著急,等我教會你萬能AIDA文案公式,就算你是職場小白,也能夠像模像樣的寫出幾句拿的上檯面的文案詞來,據說,菜市場的大媽也在用

不信?請看下面。

類似文案還有很多,其中不乏經典,你可以找找看。

可是,這個連菜市場大媽都會的文案萬能公式,你為何不會呢?

AIDA公式,指路易斯「愛達公式」,專治文案無感、廣告無效,客戶要求「寫好點」、老闆要求「再快點」等各種水土不服。

1. A:Attention(引起注意)2. I:Interesting(興趣)3. D:Desire(購買渴望)4. A:Action(行動)

這就是AIDA公式的秘訣所在,引起注意、挖掘興趣、產生渴望、引導購買,以這一方式進行推廣文案的撰寫,屢試屢爽,不信來試!

對上述AIDA公式稍作整理和延伸之後,你會發現:

Attention(引起注意)對照文案的標題、前言或者是開頭第一句話,目的就在於吸人眼球,讓消費者看過來。
Interesting(挖掘興趣)對照文案的內容或蘊含的信息,如果文案內容無法挖掘到消費者的興趣,他很快會不再理會。
Desire(渴望)對照文案中的引導和溝通,消費者是否想要購買,其本質在於是否信任你。
Action(行動)對照文案中的刻意引導,比如之前所說的打造稀缺,為的就是解決消費者的困惑,臨門一腳,促進購買。

接下來,我們系統的看一下:

吸引(Attention/Awareness )

網際網路時代引發信息爆炸,海量的信息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並且這些海量的信息還在不停的更新、翻倍,個體消費者在面對如此數量下的信息,不堪其擾的同時已經學會了篩選,而網際網路則使他們的選擇範圍更為廣泛。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廣告、內容想要被消費者看到,就得滿足他們的「挑剔」,找到足夠的亮點來吸引他們。

一般來說,用戶是否喜歡一則內容,只需要三秒決定時間。相對而言,你若是在三秒內無法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那你的廣告和內容,只能淪為信息海洋里的垃圾。想要在三秒時間內成功吸引讀者,可以採取如下的方法:

1.利用獵奇心

獵奇是人的本性,不管是遠在幾千年的秦朝街市人潮湧動看熱鬧還是今天網友上網看視頻,都是獵奇心理。

人們往往不太滿足於眼下現世安穩的生活,通過網絡看看搬磚民工一手飄逸毛筆字便直呼「高手在民間」,看看城市繁華、小姐姐套路,直言「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其實,這些都是獵奇心態,是藏在每個人內心中的蠢蠢欲動。就如之前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狗咬人沒啥好看的,人咬狗才是新聞。這裡其實也將大眾獵奇心理一覽無餘。

沒有矛盾對立的內容,往往會被「挑剔」的讀者一掃而過,甚至直接劃掉。可是眾所周知,有爭議的話題才最能吸引人,昨日有個微博熱搜話題叫「高鐵外放男要求葉璇道歉」,一舉登上熱搜。雖有明星效應的影子,但不得不說,該話題本身就很具有爭議性,這樣的話題成為熱搜,理應如此。

所以說,大眾的獵奇心態會讓他時時刻刻對獵奇事件尤其是有爭議的內容倍加關注,而廣告文案創作中,不妨多多嘗試此種方法。有如下小技巧:

  • A.嘗試將最關鍵的信息前置、具體,讓矛盾、衝突更為明顯
  • B.獵奇類內容句式一般為疑問、設問;
  • C.標題多段,讓標題成為一個爭鬥小故事;
  • D.儘量符合品牌和產品的調性。

2.嘗試對話溝通

廣告的目的就在於溝通,而在我們吸引消費者的核心語句中,更要將這一點體現出來。比如:

他寫的推廣文案賺了230萬,將親自為你講述文案秘籍,就在今晚!

其實類似對話溝通式句式的特色在於,將整個話題進行限定範圍,使得信息更加精準,而對話場景的打造,更容易讓人有代入感。

而口語化的表達方式,則是彰顯了文案的簡潔功用。

3.讓場景說話

剛才就說到對話場景的打造有利於讀者帶入,那這個地方的場景,則是認真分析的用戶的痛點之後再行模擬的用戶「痛點場景」。

比如,用戶要買鑽打洞,其需求為「一個洞」而不是一個鑽,其痛點為「沒有打洞的工具」。我們的場景設置,必然要圍繞此展開。

一定是實用型的場景設置,必然要直面用戶所面臨問題的場景,然後給出解決方案

比如在此時:老闆又罵你不會打造實用場景文案了,讓你氣的直發抖。不過,我來給你個解決方案:

場景實用=具體的場景(煩惱或遇難題的場景)+解決方案。

Interesting(興趣)

一篇內容,如果讀者被所謂「標題黨」吸引進來,發現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輕則直接退出,重則抬手舉報。試問:你受得起嗎?

但這就是現如今網際網路用戶的特徵,自由,不受約束。

我們對此,唯有持續提升文章所能夠表現出來的「興趣點」,至少讓吸引了注意力進來的人,有讀下去了解內容的興趣。

引發讀者興趣的核心點在於,找好文案、廣告的切入點至關重要

1.熱點切入

蹭熱點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尤其是針對運營人和新媒體來說,熱點代表著流量的傾斜和內容的爆款與否。

行業內最能蹭熱點的品牌當屬杜蕾斯,你可以好好學習一下杜蕾斯的廣告文案。

而熱點搜集的方式也很簡單,各大平台都有自己的熱搜榜,擇優而用即可。

2.製造懸念,場景切入

《文案訓練手冊》有一句話很深刻:「寫文案的目的,就是讓讀者閱讀我的標題,閱讀完之後,讓他閱讀第一句話、第二句話、第三句話,直到閱讀完最後一句話。」

內容的切入點其實就是引導讀者往下讀,挖掘讀者的慾望和期待,而在這當中,製造懸念無非是最好的方法,好奇心會待著讀者一路往下讀。

Desire(購買渴望)

當用戶願意花費5分鐘或者10分鐘停下來看你寫的東西時,那說明這篇文案裡面有傳輸他想要的價值點,這些價值點能勾起他的慾望,「我想要……」,「我需要……」。

如果對照到文案的功用來說,這一步,是要提升消費者對廣告者的信任,為後續的購買打下基礎,有如下方法:

1.感官體驗

現在產品都講求體驗度,廣告文案其實也是如此。尤其是一些食品、汽車類廣告,其對感官體驗的打造可以算是登峰造極。

這樣打造極致的感官體驗的原因在於一方面是為自己的產品做背書,極盡所能展現產品的優勢,另一方面則是打造觀感體驗,撩撥用戶的心,促進用戶的購買慾望。

2.製造恐懼訴求

前段時間有個比較火的詞叫「販賣焦慮」,說的是一些網絡課程利用用戶「知識焦慮」來達成購買,甚至新媒體大號咪蒙也是因此下台。

雖說「販賣焦慮」的確不宜,但在廣告文案中,製造恐懼訴求是很常見的一個手段。因為人天生就有好勝心,喜歡爭強好勝,喜歡對比。而對比之下的傷害和恐慌,自己無法承受的時候,就得訴諸外界。這給了廣告文案可乘之機。

用戶尋求優越的過程,就是廣告的機會。

而打造這種恐懼訴求的模板為:痛苦場景+噁心後果+解決方案,和之前的場景事實如出一轍。

3.認知對比

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認知對比原理。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在《影響力》一書中揭示的提出的——「人類認知世界中,有這麼一條對比原理,如果兩件東西很不一樣,事實上我們會感覺它們的差距比想像的還要大。」

對照到廣告文案中,這種對比更加明顯,通過對競品的描述或者異業產品特性的描述的對比,來襯托自家產品的優勢。一般會採用事實、數據、試驗等方式,也即之前提到的「數字場景化對比」方式。

比如:這輛新型『勞斯萊斯」在時速六十英里時,最大鬧聲是來自電鐘。

4.場景化描述

所謂場景化,也就是設計一個產品的使用場景,讓用戶通過場景來認識產品。當用戶在再次遇到產品或者場景的時候,能夠聯想到彼此。

但是,場景其實只是表象,我們真正要打造的是一種情感。只有將情感融入到了場景中,用戶才能夠通過場景感知到你的情感,進而決定其購買行為。

當然了,場景要求與用戶細細掛鉤,只有在充分了解了用戶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打造出讓用戶「感知深刻」的場景和情感。

Action(行動)

當你的廣告文案能吸引住用戶,並提供了他們想要的價值之後,他們肯定會為內心的渴望付出相應的行動。這一步要求我們在廣告文案中加入引導轉化的語言。

只有真正能夠轉化的廣告文案才是好文案,畢竟文案都是為銷售做服務的,甚至就是銷售的一員、一環。

所以,能轉化,才是衡量一則廣告好壞的決定性因素。打造轉化文案,你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1.信任轉嫁

這一點其實是給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做背書,讓用戶打消心底的顧慮。讓他相信,在「高地位」和「高標準」的背書之下,這件產品是沒問題的,買到就是賺到。

常用的明星代言、網紅背書、KOL帶貨、實驗數據披露等,都屬於這方面。

2.價格瞄點

其實就一句話,讓用戶覺著你的價格要比別人的低,能夠買到你的產品,就是選擇了對的商品。

有時候,可能你的產品價格無法比別人低,那麼,你可以嘗試採用單位價值的價格比較,通俗來說,相同品質下你的價格低那是你的價格瞄點;不同品質下你的產品價格高但是要比競品品質好,這也是價格瞄點。

3.給用戶一個正當理由

很多時候,用戶在看到一個產品的時候,可能會心動,但是未必會購買,因為價格、品質、顏色甚至是品牌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最終選擇了放棄。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我們給消費者一個正當的購買理由,尤其在「享受型」商品中,這一行為更加明顯。

其做法很簡單,就是讓你告訴用戶:產品物美價廉,物超所值。他擔心什麼,就幫他解決什麼,從而給他一個購買的理由。

4.消費緊迫性

這一方面,其實就是在製造「缺口」,為消費者購買推波助瀾,催化其購買行為,一般而言,製造缺口體現在限時、限購、限量和限制身份這幾個方面。比如常見的限時特價、限時拼團、限時折扣、會員限購、只剩10件等等。

AIDA公式其實就是抓住注意力、引領興趣、挖掘慾望、促進購買行動這幾步,雖然看似很簡單,但足以讓一個職場小白,寫出一篇看上去還不錯的廣告文案。如果你來掌握,豈不是更容易獲得領導青睞、升職加薪?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文案都可以採用這個公式來分解,而這一公式的核心優勢在於,其打造廣告文案的形式屬於推廣、賣貨廣告,能夠快速、精準的將產品售賣到消費者手中,有效的提升廣告的帶貨能力和品牌的推廣範圍

是從消費者的心出發來打造廣告,讓消費者自己「懂」自己,說服自己購買產品

而在應用這一公式的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應對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小方法,這些小方法不僅僅能夠在廣告文案寫作中用到,職場中自己意見的表達、工作彙報甚至是工作提案,都能夠用得到這些小方法,讓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KeN2m0BMH2_cNUghj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