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數學王子高斯,年僅九歲就完成了從1到100的和的運算,讓自己的數學老師大為吃驚,這些都需要天才的思維。中醫的治療方法中就有許多天才的思維存在,而且存在的地方還非常多,因此中醫吸引著一大批人深入研究。
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一些天才的人出現,這些具有卓越智慧的人推動著行業的發展。中醫有幾千年光輝的歷史,數千年來守護者中華兒女的健康,同時也惠及了周邊諸多國家。中醫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聰穎過人,醫術高超的醫家,其中最卓越的莫過於張仲景。
在《金匱要略》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漢長沙太守張仲景,以穎特之資,徑造閫奧,於是采撰群書,作《傷寒雜病論》方合十六卷,以供後學尊而用之,困蘇廢起,莫不應效若神,跡其功在天下,是其書可有而不可無者也」。正是張仲景以過人的聰明才智,撰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其中的方劑療效卓著,救人無數,功在天下,所以後世尊稱仲景為「醫聖」。
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個中醫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的方法——提壺揭蓋。
水腫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個症狀,導致水腫有許多原因,有心源性水腫,有肝源性水腫,有腎源性水腫,有營養不良性水腫,有內分泌疾病性水腫,當然也有不明原因的水腫,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而中醫則認為水與五臟六腑都有緊密的聯繫,但是與肺、脾、腎關係更為密切。而水腫與小便不利常常同時出現,相互影響。
「提壺揭蓋」是針對肺的治療方法。什麼叫做提壺揭蓋呢?顧名思義就是提著壺,把壺的蓋子打開。這是什麼道理呢?如果用壺倒水,不打開壺蓋,由於大氣壓力的作用,水就很難從壺中流出,而打開蓋子之後,壺與大氣連通,水才能順利外流。這個壺就像人體,倒水就像人體排小便,如果肺氣不開,小便就難出,因此形成了身體的水腫。
肺為水之上源,有疏通水道的作用,水道就是人體三焦,《黃帝內經》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是河道,水液需要在河道中運行,才不至於失常,但是水道的閘口在上游就是肺臟。如果肺臟這個閘門一直緊閉,上游的水越聚越多,最終會水漫河堤,而下游沒有水的灌溉,河道就會幹涸。這個時候疏通河道沒有什麼作用,關鍵在於打開肺臟這個河水閘。水順流而下,自然就變為正常的流動。
開閘的方式就是開通肺氣。經方中有許多開提肺氣,治療水腫的方劑,諸如麻黃湯、越婢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等等都是提壺揭蓋的代表方劑。江華名醫趙守真老先生曾經以「提壺揭蓋」的方法治療小便不利。
樊女,1944年夏傷於濕熱,飲食如常,而小便不利,有澀痛感。時余客零未歸,求治於李醫,認為濕熱所致,先服五苓散去桂加滑石不應,易服八正散亦不應,遷延半月,精神、飲食減退,肢倦無力,不能再事勞作。聞吾歸,邀為之治。切脈細滑,面色慘澹,氣促不續,口乾微咳,少腹脹痛,大便黃燥,小便不利而疼。此下焦濕熱郁滯與上焦肺氣不宣,上下失調,故尿閉不通。如僅著重下焦濕熱,徒利何益。因師古人上通下利之旨,用宣肺開竅諸品,佐滲利清熱藥為引導,當可收桴鼓之效。擬用當歸貝母苦參丸(改湯)加桔梗、白豆蔻、雞蘇散等。······數劑小便清,飲食進,略為清補即安。
由這則醫案可以看出,單純使用利水的方式治療小便不利或者水腫,有時候達不到效果,這也是為什麼現代醫學使用利尿劑有時候卻不能利出小便的原因。因此辨證論治,因人而施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才是中醫最精華的部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H5k_W4BMH2_cNUgSd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