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人:這名客戶,讓我後悔了…

2020-03-28     普益標準

文章來源於丁丁創e ,作者TD噹噹

一名武漢的銀行人說,他很後悔。後悔什麼呢?看一個真實的故事,你就會明白他的悔意從何而生。

雖然早已習慣了我的苦口婆心,被客戶認為是沒有必要,但昨天一個客戶的電話,還是讓我感概頗深。

給我打電話的是一個八十多歲的太婆,以前她每次來銀行,她都會專門找我幫她辦業務,沒看到就坐著等,如果遇到我沒上班的時候,她甚至業務不辦下次再來。

我無數次的和她說,您老相信我我很欣慰,其實銀行每個工作人員都一樣,我不在您老找他們一樣的。

她卻說,「我在家又沒什麼事,緩一天再辦不要緊」。

面對這樣的老人家,我也知道幫她辦好就行了,沒必要勸說她改變行為模式,也沒必要非得讓她接受新鮮事物,比如使用銀行卡,手機銀行之類。

然而,疫情,也許會改變很多的習慣,包括老年人。

太婆跟我說她老伴在住院,小孩子在國外,姐妹兩家四個老人住在武漢,姐姐姐夫都感染後,姐夫已經去世,姐姐還在隔離,到現在還沒告訴她姐夫已經去世的消息。

前幾天,老伴在家摔了一跤,住院了,但現在身上沒現金了,銀行又不開門,情急之下只好給我打電話,問我怎麼辦。

我正準備和她說現在醫院基本上不需要現金,帶工資卡就行了,突然想起來老人一直是存摺,因為年齡大,不想用卡。

最後,我只好建議她去社區,尋求政府的幫助。除了安慰她不要著急之類的話,我也別無他法。

太婆說了很多感謝的話,我卻聽得心裡難受極了。

掛電話之前,太婆突然說了一句:「要是以前聽你的把存摺換成卡就好了!」

我頓時覺得自己以前的工作真的沒做到位。太婆那麼相信我,我以前僅僅只考慮到太婆年齡大了,有些太婆不容易接受的方式就不強求她,如果當時耐心地勸導太婆,幫她把存摺換成卡,除了給她提供了方便沒有任何別的改變,太婆也許會同意,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困境了。

對老年客戶只認櫃檯辦業務的「一根筋」,裡面的銀行員工和外面辦業務的客戶,觀點基本上是完全對立的。

「說教」永遠是蒼白無力的,有過特殊經歷後,每個人都會採用適合自己的方式。

善意提醒一下:老人的子女,首先應該考慮這些情況,現在是因為疫情,以後還會有什麼特殊情況,誰也不知道。

作為銀行人,我們能做的是:為了避免在特殊情況下讓客戶陷入困境,儘量在不給客戶添麻煩的情況下,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他們用上更方便的金融渠道和產品,為以後的不時之需打一點「提前量」。

銀行人的工作,不正是在客戶的抗拒、質疑、觀望、嘗試、接受、習慣中慢慢推進、不斷前行的麼?

而銀行人的這種堅持,在某個未知的時間,終將會讓客戶發現,你的堅持,是對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06xI3EBnkjnB-0zYr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