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職業培訓模式 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

2019-10-12   華西社區報

專訪成都錦欣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名譽校長陳擎

從一線護理人員到中高層經營管理人才,我國的養老產業正面臨全線的「用人荒」。近日,教育部、發改委等七部門發布《關於教育支持社會服務產業發展 提高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質量的意見》,提出以職業教育為重點抓手,提高教育對社會服務產業提質擴容的支撐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家政、養老、育幼等緊缺領域人才培養培訓體系。

而早在2014年,成都錦欣醫療投資管理集團就創辦了成都錦欣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開展養老服務類、健康管理類以及中醫類、護理類等培訓,加快建設素質優良的專業隊伍。

在成都錦欣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不少學員是養老機構輸送過來培訓或社會學員學成就業後推薦過來的。這所學校為何能受到養老機構的認可和眾多學生的歡迎?日前,本報記者專訪了成都市錦江區第七屆政協委員、成都市錦江區醫學會秘書長、成都錦欣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名譽校長陳擎,聽她分享專業養老服務人才培訓的經驗與看法。

養老培訓先行者

助推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在9月22日舉行的2019中國(四川)醫養融合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陳擎作為現場唯一一位養老產業鏈中職業人才培訓學校的代表在會上分享到:「通過社會化標準化建設來促進養老行業發展是切實可行的,錦欣集團以豐富的醫療養老資源為背景,探索出了一條醫養結合的道路。作為專業人才輸出單位,更需要發揮自身優勢,將醫療養老的臨床服務技術與經驗向更多的從業者分享和複製,共同努力提高養老服務人才的素質水平,為養老服務行業提供更多復合型專業人才。」

學校教學樓。

據了解,成都錦欣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占地28畝,擁有現代化教學大樓,可容納1200人同時上課,還可以遠程直播授課。該校建校初期只提供醫護工作者繼續教育服務,自2015年向社會醫學愛好者和相關行業從業者開放以來,已開設中醫、母嬰護理、婦幼保健、養老服務、健康管理、現代醫院管理六大方向三十多個專業。

建校至今,在成都錦欣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接受培訓的學員已覆蓋全國26個省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萬餘人次,醫護人員繼續教育7萬餘人次,為四川省700多家養老機構、全國3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了各崗位專業人才培訓服務。

今年,該校受政府主管部門委託,以「送教到院、送課上門」的形式,開展了1400餘人的職業技能培訓,據統計,其中參與培訓的1100餘人都是養老護理員。白髮浪潮下,社會對養老服務人員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成都錦欣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通過專業人才的培養和輸出,讓養老服務更有質量,讓老有所養更有品質。

弘揚國醫文化

專業師資塑造專業人才

「養老產業發展很快,國家政策對專業人才培訓的投入將帶動養老產業鏈的良性發展,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要求。」陳擎表示,學校以「弘揚國醫文化、傳播健康美麗」為己任,把中醫理念植入養老護理教學課程中,與「醫養結合」不謀而合,學員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從老人的營養保健、康復運動等方面進行照護。「潤物細無聲」,在她看來,中醫理念不僅是醫學,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先改變護理人員的照護方式,才能潛移默化地改變老人的生活習慣,讓專業照護與老人的日常生活相結合,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

學員上課。

目前,我國養老服務教師隊伍中普遍存在以下三種情況:沒有醫護背景,只具備實際照護能力;或者沒有臨床照護經驗,只具備理論知識;又或者具備醫護專業技能,但沒有融入養老行業的。

面對養老服務行業緊缺既具備豐富實踐經驗、又具備醫學知識醫護背景的專業師資隊伍,陳擎引以為豪地說:「我們的專職教師都具備三師證:醫師證、護師/士證、教師資格證或國家考評員證,且依託錦欣醫療投資管理集團豐富的醫療、養老資源和實體平台,我們要求教師每年至少有1個月回到臨床進行回爐學習和實踐工作。在開設新課程之前,教師都需要先進行臨床實踐論證,通過後才能開展授課。」除此之外,學校聘請川內30多家醫院和養老院的優秀院長、主任為授課專家,為學員們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有力支撐。學員畢業後,還會繼續為學員提供答疑諮詢和就業推薦。

對於教學質量的嚴格把控,陳擎堅持養老服務行業要發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師者更加任重道遠。養老服務工作除了要有責任心、細心、耐心,還需要不斷豐富護理知識和實踐技能。「養老服務行業的教師隊伍非常重要,只有不斷更新、提升、充實,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養老服務領域人才。」她強調道。

多年來,秉承著嚴謹的教學態度,成都錦欣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贏得了廣大學生的讚譽和社會認可。說到未來5年的規劃,陳擎希望,依託錦欣醫療上市集團強大的醫養背景,將學校發展成為醫學護理相關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標杆,建設更全面、更專業、更系統的培養體系,為社會各界輸出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

華西社區報記者 胡晴琴 學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