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9日晚,第二屆「曼」談教育論壇圓滿舉行!

2020-08-21   曼漢學院

原標題:北京時間8月19日晚,第二屆「曼」談教育論壇圓滿舉行!

北京時間8月19日晚8點,第二屆「曼」談教育論壇如期在線上展開。

整場論壇活動持續約90分鐘,由曼漢學院合伙人唐燕琪擔任論壇主持人,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傅瀟霄主任為致辭代表,邀請到了英中貿易協會智升科博士,牛津大學政經哲系傑出學生代表謝成鍇先生,英國劍橋大學教育學博士、曼漢學院金牌學術導師裴先慧博士三位特邀演講嘉賓。

在開場致辭中,傅瀟霄主任提到「這次論壇發起的背景是一個特殊的時機,我們談的是後疫情時代,疫情確實改變了一個世界,尤其是從教育行業來講,大家都重新去反思,是重新去審視我們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否還適應後疫情時代大家的需求。」

以後疫情時代國際教育與職業發展為核心展開,共同探索和解讀後疫情時代下,海內外華人學子在未來國際教育及職業發展道路的前景。這正是這次論壇的核心主題。

01

英中貿易協會董事智升科博士首先為大家帶來了「技能提升,未來就緒」的主題演講。因為相似的留學經歷,以及當前從事產業工作的背景條件,智博士結合當下的經濟環境,分析並講述了未來商業走向對人才的需要,以及對年輕人的要求。

當下疫情之後,整個社會陷入到了一個新的挑戰,這個挑戰應該說是前所未見的。一方面存在著巨大的波動,大家看到了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一般的商業市場,都在經歷了大的波峰波谷跌宕,另外一方面是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大家不知道未來的會是什麼樣,怎麼來期待疫情之後整個商業社會的走向。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我們說整個社會對年輕人期待就產生了不同的變化。

未來對年輕人會有哪些要求?智博士認為要做到「四有」:有使命、有視野、有價值、有地圖,隨後就四點分別做了解釋。

有使命:在當下社會變革中,每個企業每個個體,存在的意義都是希望能被明確地認知,被明確地定義。
有視野:要給自己的未來幾十年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超出舒適區的廣泛未來,這是一個長期的可持續追逐的目標。
有價值:確定個體在社會裡的定位,了解自己能為周圍人、社會貢獻怎樣有價值的服務或意義。
有地圖: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明確規劃,確定自己未來前進的方向。

分享最後,智博士還給大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大家在不同時期要對自己有戰略性的規劃,尤其是人生的規劃,不要懼怕失敗,應該去挑戰,去嘗試,去跳出你的舒適區,做很多你曾經為敢想未來就不一定敢做的事情。

02

緊接著,牛津大學政經哲系傑出學生代表謝成鍇先生為大家帶來了名為「全球化的青年領導力」的分享。

謝先生以「書生氣、江湖氣、英雄氣」三種特質開始了自己的分享。在他看來,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申請學校,都需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同時要為了目標而做出相應的努力。與此同時,大家需要學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積累一定的社會能力,繼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隨後,謝先生借回憶自己的社團辯論經歷,指出了領導力的重要性。

我覺得所謂的領導力並不在於你所承擔的職位,也並不在於你是多麼有權利,而是在於在同樣的群體當中,你做了哪些事情去改變現狀,那麼我覺得這個才是活生生的領導力,我們應該把我們的技能和知識轉化成能夠產生價值的領導力。

03

最後,英國劍橋大學教育學博士、曼漢學院金牌學術導師裴先慧博士為大家帶來了名為「21世紀的教育能帶給學生什麼樣的能力?」的分享。

裴博士主要強調了在疫情的大環境下該如何面對周遭發生的種種變化。找對工具去做對的事情,在確定目標的時候,要對自己和周圍環境都有清楚的認識。而不是繼續照搬老一套,忽略環境的變化對自己周遭帶來的影響。

裴博士著重強調了各人需要明確自己該以怎樣的態度去學習知識。她指出,我們不能只是單純的去學習,如果想要達到自己期望的目標,那就需要做好系統化的規劃,了解學習方法,預判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思考將事情做得更好的辦法之類。

在三位特邀嘉賓個人分享結束後,進入到了本次論壇最為精彩的圓桌討論環節。

主持人

在如今充滿複雜性、邊界模糊性的宏大時代背景下,我很想問問幾位嘉賓,你覺得目前有哪些更大的趨勢是值得我們這個時代的個體關注的?

智博士

很顯然,兩個大的趨勢正同時在中國和世界舞台上發生。

一個由於氣候變化所導致的整個人類對環境的關注。這個關注的下一層解剖之後,就會發現很多行業正在做自己具象型脫碳,做一些減少碳排放的工作。

另外一方面,基於今年5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了中國還有6億人月收入在1000人民幣以下。所以可想而知,這樣一個事實告訴我們,中國還有很大的城市化進步空間,到目前的統計數字來看,中國只剛剛接近了50%城鎮化的水平,所以城鎮化的水平還需要繼續提升。

謝成鍇

我覺得有一個是文化差異,中英或者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會越來越明顯。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來越突出,或者是變得越來越vocal,大家更能聽到中國的聲音。同時在科技時代下,我們不僅只是能讀能寫,現在更多的是你要能用電腦會技術,如果沒有這種數字能力,現在你就需要增強,這個和你未來的職業是有關係的。

另一個我覺得是執行力和生產力方面的改革。疫情帶給我們的一個看法就是,很多的產業如果你失業了,你沒有可轉移的技能,你會發現找一份新的工作非常困難。

裴博士

無論在市場上面,還是在經濟上面,或者在政治上面,我覺得培養的目標都很重要。

因為剛才智博士也提到了長期價值,當我們談到長期價值的時候,我很認同。這個是剛才講到的,我們要能發現哪些是優點,我們要抓住那些優點,然後把它發揮出來。但是我想在長期價值下面可以再講多一點點,就是我覺得 creativity的我們應該要多加一些我們的 creative在下面。

主持人

我們通過國際教育或者跨境教育,進入到西方主流社會的時候,我們要去解決的幾個痛點是什麼?

謝成鍇

我覺得是有三個主要的因素:

第一個是政治形勢,當然這裡是以國內政治為例,是要了解國內群眾的需求是什麼?

第二個是經濟生產,雖然工廠都是在國內,但是現在經濟生產的重心是在於國際貿易,所以國際關係對這個會有很大影響。

第三點是以高等教育為主的文化交流,人才之間的流動,大多數都是出現在國際教育之間。

智博士

人文的交流很顯然在這個過程當中發揮巨大的作用。我們說兩個國之間的關係大概分成三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國與國之間政府間的交流,另外一個是人文交流,還有一個就是商業交流。現在看到雖然國際形勢上政治環境很紛繁複雜,但是至少在中國方面,留學生群體一直在持續貢獻人文交流部分,還有很多我們的國際遊客去世界各地去旅遊,所以我們在人文交流的層面上是一直不間斷的。

裴博士

你在職場上面怎麼面對,我覺得溝通的平台是很重要。另外一個,我覺得自己也要讓自己認真面對自己的能力,我們要有自己的底氣,這樣才可以跟其他人去溝通好,在學習上面,我們也需要有對我們自己專業的底氣,這樣我們才可以在這個平台上面通過溝通獲得想要的榮譽,或者是去做出自己的貢獻

觀眾提問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我們的思維能力是我們很稀缺的,你覺得在企業的實踐中,思維模式跟商業模式該怎麼樣去建立這樣一種關係?尤其是當企業遇到挑戰的時候,如何去平衡這些心理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包括經濟資本

智博士

把創業變成一種習慣,同時你把失敗變成一種習慣,所有戰術性的勝利並不能能夠意味著戰略上的成功,所以戰略的管理應該變得更加有重要性。其次我覺得在現在疫情之後的情況下,與其要談未來怎麼能夠發展,莫不如先考慮我怎麼能先存活下來。

觀眾提問

未來的社會分工兩極化應該是會越來越嚴重,學習能力差的人可能成為未來社會上的一個弱勢群體,所以就會變成常說的「無用的人」,大家都覺得成年人上班之後,這個時間壓力就越來越大,時間越來越少。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您認為怎樣才能避免成為未來無用的人呢?

裴博士

努力,勤力。

如果你知道你一定要學這個知識,或者是你在日常上面有機會的時候,你去一點一點學習的時候,其實不用花你太多的時間。在我的教育理念當中,沒有無用的人,只有不努力的人。

最後,衷心感謝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及985高校上海校友會聯盟能夠這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與曼漢集團一起為大家帶來這場後疫情時代的教育論壇。特別感謝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傅瀟霄主任,三位特邀嘉賓:英中貿易協會智升科博士、牛津大學政經哲系傑出學生代表謝成鍇先生、英國劍橋大學教育學博士、曼漢學院金牌學術導師裴先慧博士能夠參與到本次教育論壇中來。

後疫情時代下,眾多海內外華人學子未來的國際教育及職業發展道路前景,我們將繼續共同探索。曼漢集團將繼續通過專注打造3k核心競爭力:「打破知識壟斷階層壁壘+一站式科研學術服務平台+最具客戶提升價值的科研項目」為目標;讓每一位科研路上的學子收穫成功!掌握未來!

活動主辦方

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

曼徹斯特中國中心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積極支持中英兩國文化、教育、商業的交流與合作。中心在中國長期支持中英企業的人才培養、支持中英政府機構及商會的活動,支持留英校友在中國地區的職業發展。中國中心與中國頂尖學府及商學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也與諸多知名英國企業簽署了人才培養計劃。

985高校上海校友會聯盟

聯盟由985高校上海校友會自願發起設立,面向優秀高校上海校友會互聯互通,共同服務校友、高校、社會!凝聚校友力量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助力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助力經濟疊代發展!

聯盟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政方針號召,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旨在為社會資源信息的有效融合配置搭建平台,促進各高校校友及企業的跨校交流。合作,抱團發展,整合資源,增強活力,展示名校風範,增強母校榮譽感和凝聚力。

活動承辦方

曼漢集團

曼漢集團 2016 年成立於世界第一座工業革命城市曼徹斯特,並在倫敦和上海設立分公司。曼漢集團旗下控股多家科技和教育公司,通過業務與投資雙輪驅動,逐步構建智慧城市、教育科技兩大事業品群。其中曼漢科技依託核心技術和行業資源,實現特定應用場景的項目落地,旨在打造面向未來城市與文化科技的綜合解決方案的供應品牌;曼漢教育是 British Council 官方認證的英國一站式科研學術服務平台,與數百名海外頂級院校博士及學界精英聯合創立,提供在線科研教育、博士孵化培育、新職業教育學等高端教育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