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位腦癱外賣小哥的故事上了熱搜。 這位外賣小哥,因為沒來得及拍照識別面部,導致系統無法確認是本人,被美團外賣封了帳號,引起大家的同情。 換成其他人,估計早就是抱怨+吐槽了。
但這位小哥接受採訪的時候,依然能笑著認真回答。 無數網友都說,被他臉上純真的笑容感動了。
更難得的是,事後不少網友要給這位小哥捐款,但小哥一一謝絕,表示要憑藉自己的能力賺錢。
多麼剛! 說實話,看到這個小哥用力生活的樣子,我淚目了。 一個平凡人,竭盡全力活得不平凡,就是霸氣!
不僅是他,在這場疫情中,還有千千萬萬的外賣小哥,開著電瓶車穿梭成城市的英雄。 用質樸善良這些詞形容這群人,已經太平庸了。
他們已經不經意地,活成了我們身邊,不可或缺的軍隊。
我們都缺他們兩個字——謝謝!
他們是餐飲店的救命稻草
說到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餐飲絕對算一個。 最近美團研究院《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行業的影響》報告里顯示:
26.5%的餐飲商戶資金周轉不開,37%的餐飲商戶表示資金極度緊缺。
線下堂食業務全面吃緊,很多餐飲老闆不約而同選擇「線上外賣」來自救。
沒有了外賣,很多餐飲店都活不下去。 這種關鍵時刻,外賣小哥就是餐飲老闆的救命稻草。 之前,深圳曝出有外賣小哥被確診的案例之後,很多地方都叫停了餐飲外賣服務,讓本身困難的餐飲業雪上加霜。
在北京打工送外賣的東哥,說自從深圳小哥被感染事件傳出之後,接單量更少了。 「年前大概一天可以接到40-50單,現在每天不會超過20單,收入差不多少了一半。」
這讓東哥感到很無助。 他老婆孩子都在老家,今年過節留在北京想多掙點錢,沒想到來了這麼大個疫情。 現在有家歸不得,在他鄉漂泊不定。
然而再殘酷的現實卻消滅不了的,是勇氣。 醫護人員用勇氣馳援武漢,普通人用勇氣保護自己…… 而他們,用勇氣,堅守崗位。
現實生活中,像東哥這種跑到一二線大城市干外賣的人,有很多。
疫情讓「多掙一點」的初心落空,但是空蕩的城市裡,他們卻始終堅持逆行。 除了因為在大城市生活,最大的安全感,來自銀行餘額。
更因為,如一個小哥被採訪時說的原因:「大家很需要我,我要去忙了!」
頂著風險,入不敷出,卻苦苦堅守。
只為了對這份工作價值篤定的熱忱。
他們是交通停運下的護送英雄
武漢封城之後,所有交通工具都停運了。 平時車水馬龍的馬路上,現在看見最多的,是外賣小哥的身影。
李浩潔是武漢某一外賣點的站長,當時武漢的幾所醫院急需運送餐食,李浩傑根據公司的安排,帶領手下的騎手去送餐。
一開始送餐的時候,他們都很害怕。
因為送餐的地點是武漢中南醫院,這所醫院在當時收治了大量確診患者。 但考慮到他們送餐的對象,是在醫院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直面死亡的是醫護,而只是給他們送一下餐,難道不應該嗎?
於是,他們義無反顧,成了醫護人員的愛心後勤。 有一次,他們要送一個蛋糕的訂單。 這個訂單是中南醫院檢驗科核酸檢測組的醫護人員下的,當時組裡有一位小姑娘過生日,父親剛剛過世,但她還要守在病房值班。
李浩潔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既心酸又感動,立馬騎著電動車去找蛋糕店。 但因為封城的原因,幾乎所有店都關門了,找了一下午沒找到。
後來有個蛋糕店的老闆,聽了他的請求後很感動,專門開店做了一個草莓奶油生日蛋糕。 為了小姑娘能吃上蛋糕,李浩潔費了很大力氣,終於把蛋糕送去了醫院大廳。
一個平凡的姑娘,一個平凡的蛋糕,平凡的小哥送上一段不平凡的記憶——這些事,在武漢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有一個姓李的外賣小哥,主動幫老奶奶到中南醫院取藥,還用視頻記錄了這次經歷。
他準備好消毒液、防護服,護目鏡之後,才去醫院。 花了一個小時,從1樓,到3樓,到5樓,再跑到8樓,最後下樓。 取藥的過程只需要幾分鐘,但前前後後準備消毒的過程,花了好幾個小時。
你也許想問,他不害怕嗎? 怕! 小哥說,消毒的過程,心裡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但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他們比我更難,能幫就幫吧!」 是啊,就是這麼簡單!
從來沒有天降人間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這些平凡人有多麼龐大而可貴? 只需看一個數字——6.1萬。
這是餓了麼聯合全國500多家餐飲店,為全國醫護人員累計送出了的愛心餐數字。
這個龐大的數字背後,一定是數萬名外賣小哥們不顧生命危險,日以繼夜穿梭完成的。 外面的人不知道,其實在騎手之間,一直傳著這樣一個段子:你都已經當騎手了,還在乎傳染病? 聽上去比較自嘲,但這就是現實。
外賣小哥們,一邊拿自己來嘴硬,一邊為別人心軟。 其實別以為我不知道——盡力而為,是他們生活的第一信條。
他們是
無家可歸的「高危人群」
因為每天四處走動的關係,很多租屋子住的外賣小哥,被房東盯得死死的。
比如在上海租房的阿星,最近就被房東趕了出來。 房東說小區正在封閉式管理,不給人員四處走動,你經常在外面跑腿的,天知道不會帶來什麼病毒? 阿星很無奈,到現在還在外面找房子。
城市給了他幫助他人的資格,也給了他無家可歸的沉痛。
被拒絕、被苛責、被晾在一邊,他們似乎都習慣了。 比如,北京的小哥李小光,因為小區封閉一度聯繫不上顧客,在小區門外的寒風中,整整等了一個小時。
這一袋價值400塊的商品,他怕丟,怕投訴,更怕收件人著急。 如果丟了,他這一天就白乾了。 他們的工作效率因此比平時降低了好幾倍。 但干外賣的,等待,也是使命。
這一點,他認。 然而更讓人心酸的,是收件者那種避而遠之的眼神。 多少人從小哥手上收到外賣會說一句「謝謝」? 估計,更多的,仿佛看到了流動的病毒一樣,扭頭就走。
但現實中的外賣小哥,對此更多是體諒。 自己的確是穿梭在感染的可能性當中,這不能怪他人。
至此,我想起了一句話:一個人最美的樣子,就是對別人慷慨,對自己嚴苛。
他們是古道熱腸的匿名英雄
你認為外賣小哥就只會送藥送餐嗎? 那就錯了。 生活在武漢的外賣小哥老計,有時會收到一些跑腿的訂單。 有一個訂單竟然是:幫一個離漢的主人找失蹤的貓。
那天,老計和其他人,一路掃樓,掃到第33層,終於看到它的身影。 但那隻貓很高傲,不聽話,老計用小魚和貓糧引誘都不成功,又用玩具逗它,還是無動於衷。
最後,它還一溜煙跑到了隔壁單元樓的樓道里。 老計沒辦法,因為年紀大了不能跨過去,只好下了33層樓,又上33層樓。
把貓降服了之後,拿到了幾百塊報酬的老計,終於鬆了一口氣。 他說:現在哪裡有比命還珍貴的東西?貓的命也是。
2月17日,騎手小邱接了三個單子,都是一個女孩下的單,他覺得好奇怪。 女孩第一單先買了感冒藥,第二單也是買藥,第三單買了無煙碳。
他覺得事有蹊蹺,在平台私信了女孩,買碳幹啥? 他留意到這個女孩的送貨地址是酒店,酒店有空調應該不會冷,即便感冒了也不會需要用碳取暖。
平時騎手是不能加客戶微信的,但小邱覺得女孩可能要輕生,於是加了女孩微信。
聊天就此開始。
小邱越聊發現越不對勁,他趕緊報警。 當警察去到現場,屋內瀰漫著濃烈的酒味和血腥味。女孩躺在床上,左手手腕被割破,再遲一步,後果將不堪設想。
小邱知道後也心驚膽跳,幸虧自己敏銳,不然就可能斷送一條性命。 但做完這件「勝做七級浮屠」的好事之後,他依然沉沒在城市的人海里。
提著外賣,迎著寒風,默默無聞。
外賣小哥們就是這樣,你可能在點外賣的時候才和他們有一面之緣。 但這一面之緣,在這段特殊時期,他們是用生命的堅韌在支撐。
我們也許也差點忘了,他們也是普通人。 會餓,會困,會在工作11個小時30分鐘之後,累成一攤泥。
會痛,會愁,會在陌生人的接納中感動,會在城市的拒絕中感到心酸。 他們,是困境中樂觀忙碌的普通人。
走過每一條城市的大街,跨過每個需要幫助的斜坡。
他們,吃得苦,扛得重,寂寂無名,卻內心溫暖。
有人打趣說,宅在家裡,突然發現原來人生簡單到只有三個剛需: 床、外賣、手機。 停水停電沒問題,不停外賣就能活下去! 沒錯。
平凡如外賣小哥,的確不是超級英雄。 他們更恰如其分的角色是——為眾人抱薪者。 請你不要讓他們孤獨地扼於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