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揚州,這麼美

2019-10-11   惟亦若矣



揚州偏居江南一隅,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其靈動的山水自古以來就惹得無數文人為之代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些中國古典詩詞都讓揚州有著揮之不去的意境。秋意漸濃,揚州的古風遺韻在那些紅楓、古亭、桂花、梧桐的城市意象中散發出來,循著這些秋天的痕跡,在揚州的慢生活里去體驗古人般的風雅日子。

秋日湖景



紅豆

趣園茶社坐落在江南園林之中,在此開啟揚州的「水包皮」的安逸生活再合適不過。一蓋碗清茶就著一碟燙乾絲下肚,沿著園林悠閒漫步,幾步之外就是揚州地標瘦西湖。湖水逶迤綿延約三公里,秋高氣爽,湖水藍綠相接。沿途上五步一柳,遊船淺渡,花園裡仍然可以看見鮮紅的牡丹花與石榴花。不必去追尋景點,在和好友漫談中自然偶遇二十四橋。

如果是夜遊,可以登上熙春台望月,這裡正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如郁達夫所評:「二十四橋的明月是中國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

秋意園林

在揚州園林,你可以發現一種既不同於北方皇家園林,又不同於南方私家園林的奇妙。作為南北的介體,揚州園林具有一些皇家園林恢宏壯麗,高大挺拔的氣派,也蘊含著江南園林中的意境小品,風格自成一派。



沿著東關街進入中國四大園林之一——個園。個園憑藉竹石,在一眾氣派的私家住宅園林中脫穎而出,園中疊石藝術呈現出四時之景不同的特點。此刻,「秋山明凈而如妝」,風輕雲淡,驕陽褪去,園門兩側的各種竹子影影綽綽,投在假山上,呈現出無數的「個」字。

經過抱山樓的「一」字長廊,可以在園子的東部見到氣勢雄偉的山體——黃山石堆疊而成,呈棕黃色,稜角分明。延山而上,滿園佳景盡收眼底。「秋山宜登」,傍晚時分,棕黃的山石鍍上一層金光,宛如一塊含金的寶礦。


粉牆黛瓦下掩映的密密匝匝的紅楓葉,亭台下碧波投映著深黃、淺黃、明黃的樹葉,何園的每一方景色,都在告訴你,揚州的秋天來了。沿著東園的六角小亭攀援而上,沿著婉轉的石階通往樓廊,你會瞬間覺得自己就是園子的主人。閒居在此,倚靠著二樓的欄杆看亭院裡影影綽綽的花木,真切地體會居住在這裡的意趣。

三五廳堂內裝置著原主人的生活用品,觀覽中感受近代中西式風格的交融,敦厚的紅木質家具上雕刻著西洋印花,房間裡擺放的鋼琴、素描畫,帶來一種西式生活闖入中式大宅的即視感。

學院落葉



此時,揚州大學的大道上已經鋪滿了梧桐落葉。校門口附近有不少鹽水鵝的攤鋪,拎上一袋金燦燦帶湯的鹽水鵝,漫步在揚大瘦西湖校區。垂柳飄飄,學院的沉靜與清雅恬淡的自然風光融合在一起。校園內的建築青磚黛瓦,紅木門檻,有些江南建築的風味,富有年代感。

如果要仔細品味這種建築美學,文學院的走廊則不得不去,狹長的中式迴廊上開著一扇扇磚紅小窗,秋陽斜斜地透進來,窗外便是金色的梧桐與青松。僻靜的小道上,不免有與世隔絕的感覺,兩旁是灰撲撲的石房和木柵欄,野草旺盛生長,露珠和霧氣讓空氣中氤氳著一點濕冷的氛圍,這種寧謐的氛圍最適合嘩啦啦地踩滿地焦黃的落葉。

古巷漫遊



紅豆

揚州最尋常的生活藏在悠長的古巷,隱匿在寬闊的道路支幹,像是一條條工筆畫線條,勾勒出一幅江南的畫,一步一景,宛如畫中游。在尋找朱自清故居的路途中,會不自覺沿著揚州的家屬區進入安樂巷,古老而優雅的氣息從青磚條石中瀰漫開來,紅木大門外纏繞著油亮青綠的南瓜藤蔓。那些安靜的老房子都好像在訴說著一種家常的,悠遠的過往,或許被稱之為「歷史」。屬於市民家族代代相傳的故事,被封存在尋常巷陌之中。巷子裡附有指南標,到崇德巷的途中,有一條幽深的小巷緊靠吳宅。

安樂巷27號巷頭立著「朱自清故居」的牌匾,這座普通而清雅的宅院孕育出了這位文人雅士,他在這裡寫下了《我是揚州人》。宅院不大,內附有小天井,立磚鋪地,條石鑲邊,青磚細瓦,門窗雕花,還留存著朱自清居住於此的房間布置和生活用品。

紅豆

傍晚時分,古巷可以觀落日。秋陽宛如一個渾圓的鴨蛋黃,懸掛在蛛網般的小巷上方,柔和的金光灑在古巷的石榴樹上,那飽滿得裂開的果實散發著紅瑪瑙一樣的光澤。這是秋天,尋常豐收里的江南秋天。宅院內的老人坐在巷子裡擇菜、剝雞頭米和菱角,坐得極低,原來身下有小爬爬——一種極矮的木質小板凳。偶爾也打量著巷子裡的來來往往的行人。

尋揚秋味

當你在揚州嘗到一些食物時,你會覺得,那舌尖上的味道與肌膚上的秋涼形成一種通感,那是一口入秋的儀式感。尋覓當地菜市場,滿棚金黃飽滿的柿子,齜牙咧嘴的石榴,紫紅的美人指,還有圓潤豐碩的板栗,這些豐收的果實,都是秋。

地上養著肥腴的母雞,青石板似的大閘蟹,活蹦亂跳的石斑魚,這些時令的鮮貨,都是秋。道路上,洋溢著江南水滋味的菱角、蓮蓬、雞頭米,通通唾手可得,沾染著些泥水,現剝出來的,則甜嫩甘鮮,汁水噴溢,仿佛是在吃湖,吃秋雨。


紅豆

要吃花也可以,揚州可以找到各種形態的桂花糕、鬆軟的綠豆桂花糕、瓷實的運司桂花糕、軟糯的水塔糕。或把桂花灑在糕點上,或揉在米糕內,或包在裡面,一咬開就是流動的桂花香。桂花糖藕這樣經典的江南小食也恰當季,藕和桂花都是鮮的,浸到毛孔里的糯與甜。

汪曾祺的故鄉高郵就在揚州,因此鴨蛋不得不說,紅心流油的高郵鴨蛋正當季,蛋黃翻沙,在唇齒間流竄,揚州的餐桌上還有特色的雙黃鴨蛋,切成四瓣,像是一朵朵純白帶鵝黃的花。

而秋天又宜吃,揚州的清燉蟹粉獅子頭鬆軟化渣,放在嘴裡像在吃蟹肉,小小獅子樓的招牌紅燜獅子頭裡面藏著鹹蛋黃,表面灑上脆米,口感豐富


紅豆

富春茶社、花園茶樓的蟹黃湯包有兩拳頭大,兜住滿滿一袋帶黃帶肉的蟹湯,吸上一口,好像做了一回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