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者:凱文凱利這個名字很多人都聽過,他在初版的一本書叫《必然》,裡面揭示了12個未來的趨勢。掌握這12個趨勢,就是拿到了通往未來世界的鑰匙。
陸羽:我了解了,這本書好像預言了很多事情,已經成為了現實。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這12個趨勢呢?
引導者:好的。這12個趨勢包括了:形成、知化、互動、使用、分享、屏讀、流動、重混、追蹤、過濾、提問、開始。
形成是指一個事物的形態正在變成另一個形態。我們的汽車過去是實體產業,現在卻出現了滴滴優步這樣的網際網路服務。我們的實體產品都會變成數據化的服務產品。而現在大火的新零售,本質上也是在實體的基礎上,升級進化,變得更加數據化、高效化。
知化是指智能將發揮大的作用。自從阿爾法狗贏了李世石,全民又喚醒了一波AI熱潮。然而這只是剛剛開始,人工智慧將充分的運用在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投資、醫療、廣告、工廠...基本人類的每個領域都需要升級進化。
互動是指我們在未來創造出來的科技產品都可以與我們互動,最近網飛推出了可以互動的電影,根據觀看者不同的選擇,你看到的電影解決也完全不同,這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參與感。可以說,互動就是反饋,反饋就是獲得數據的關鍵。未來的每個產品,都會儘可能得與我們互動,爭取獲得我們的反饋。
使用是指未來,重要的不是產品的擁有權,而是使用權。未來會有大量的產品供我們使用,而這個產品是不是我們的已經變得不再重要,滴滴,優步,愛彼迎,摩拜這些產品都在展示,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來臨,幾千年人們渴望擁有的需求開始變化,當物質極大豐富,是否擁有這個產品將不再重要。
分享在未來將成為常態,不僅是分享收穫,也是分享做事。一個複雜的事情,由於每個人都參與,貢獻自己的一部分力量,因而可以分享到快樂,分享到做事的成果。這些都將去中心化,人們自發行動,自發分享,自髮結束。
屏讀,顧名思義,在未來充滿了螢幕,大大小小的螢幕,成千上萬上億的螢幕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娛樂、學習都將與螢幕打交道,不知道這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流動,未來的數據和信息都是流動著的,我們在手機里瀏覽的信息流新聞,我們的各個數據,將會全部流動起來,串聯起來,發揮他們真正的作用。
重混,過去的一個行業裡面有不同的要素,在未來我們會將這些要素提煉、整理,重新組合。比如銀行過去有取錢、貸款、換貨幣等等。但未來,很可能我們會把取錢和買東西重新組合在一起,我們會把貸款和信用積分重新組合在一起。熊彼特說:創新,就是新組合。只有更適應未來的組合,才能成為全新的趨勢。
追蹤。在未來,一切都會數據化,都是可以通過數據追蹤的。你的廣告有沒有效果,你的產品出現了問題是誰的責任,都可以追蹤到。要做到這個程度,前提是足夠多的模塊,數據化。
過濾。未來的信息將越來越多,甚至產生信息爆炸。人們將出現新的需求:過濾自己不需要的信息。比如花錢不看廣告,比如不知道如何選擇時,就選那個需要付費而不是那個免費的產品。如果你能做出過濾無效信息的產品,一定在未來大受歡迎。
提問,未來提問比解答更重要。因為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的答案。提出一個全新的問題,引發大家的思考,拓展大家的認知邊界才是最重要的。
開始,改變正在開始,如果你不去擁抱變化,一定會被時代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