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
浙二眼科中心又更更更忙了起來
不少家長都是帶著「遠視儲備」的問題來的:
「體檢說孩子遠視度數不夠,要緊嗎?」
「體檢說孩子遠視度數太高,怎麼回事?」
遠視的人,真的不容易近視嗎?
這個問題,是不是也困擾過你?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小咪媽媽,來浙二眼科中心,尋找答案……
@蘇大強家
大強:吳菲啊,今天我帶小咪去幼兒園,老師說咱小咪的遠視儲備不夠了,這啥意思啊?是說孩子要近視了嗎?
吳菲:爸,你別急,我去問問醫生。
吳菲:醫生,我們家小咪剛做了體檢,幼兒園老師給我們這個報告,還說我們家小咪有近視傾向,怎麼辦?
右眼(R) | 左眼(L) | |
近視 | 75度 | 50度 |
遠視 | — | — |
散光 | 25度 | 50度 |
裸眼視力 | 達標 | 達標 |
眼科醫生:看這個結果,小朋友的調節能力很強,裸眼視力還好的,不一定有近視,建議帶來我們浙二眼科中心做個散瞳驗光,這樣更精確。
眼科醫生小課堂
散瞳驗光
什麼是散瞳驗光?
在我們眼睛裡,有兩個東西與我們看東西的對焦密切相關,叫睫狀肌和晶狀體。就拿我們平時用的攝像鏡頭來說,長焦和微距鏡頭的設計和聚焦就是不一樣的,而睫狀肌和晶狀體這兩個東西,可以讓我們的眼睛類似於在微距、正常距離和長焦之間來回切換。年齡越小,這種聚焦切換的調節能力就越強。2-3歲至6歲孩子眼睛調節能力非常強,有些遠視、斜視、弱視的症狀很隱蔽,常規眼科檢查未必能查得出來。隨著年齡增大,這種聚焦切換能力會減弱,尤其是到了40歲以後,年紀大了看不清報紙或看得清報紙看不清遠處的原因,就是切換能力減弱導致的。散瞳驗光,就是利用藥物(睫狀肌麻痹劑)讓睫狀肌暫時休息一下,讓眼睛調節放鬆下來,來尋找最真實的屈光狀態。
散瞳藥對眼睛有傷害嗎?
散瞳藥對正常人的眼睛沒有傷害,只有短期看近處模糊和怕光的現象,這種情況很快會隨藥效衰退而消失。對兒童和青少年而言,一般沒有一些特殊的眼部結構異常的,完全可以用散瞳藥。
散瞳藥怎麼選?
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散瞳藥(睫狀肌麻痹劑)從藥效弱到強分別有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賽飛傑滴眼液、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膠。藥效越強遠視暴露越充分,給後續處理提供可靠的基礎。若考慮兒童是遠視程度高的,可選效用較強的;對於已有近視的孩子,可選用短效的散瞳藥。
@浙二眼科中心
在浙二眼科中心,吳菲拿到了小咪的初步篩查結果。
眼科醫生:就目前的檢查結果而言,小朋友暫時沒有近視,矯正視力也有0.6,對於3歲的小朋友來說是正常的。不過她的遠視儲備已經不多了,意味著發生近視的風險很高,從現在起就要多注意戶外活動哦,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同時最好少閱讀、避免書寫,有利於延緩往近視進展。
吳菲:2個小時戶外活動,哪有那麼多時間啊!
眼科醫生:我給你算算。每個課間10分鐘,一天就算4個課間,走到走廊上就有40分鐘了。在杭州,半小時的路上時間不算多吧,看看花花草草,來回也有1小時了。杭州還有不少學校要求跳繩,到小區樓下(室內跳和走廊跳不算戶外)鍛鍊個15-20分鐘。平時體育課打打籃球,踢踢足球,搞不好還能多練一項新技能出來呢!
周末了,還可以帶孩子去西湖邊、太子灣逛逛,或者去寶石山、北高峰爬個山。只要我們家長有這個意識,時間就是足夠的。
吳菲:那我們網上買護眼儀、護眼燈有用嗎?
眼科醫生:指望這些產品保護孩子視力、預防近視是缺乏科學性的哦。還是要多接觸自然光、多遠眺,這些通過護眼儀、護眼燈是無法實現的。不要讓孩子變得很宅,大人們要多陪伴孩子在大自然環境里成長。另外,在幼兒階段,儘量少書寫。在室內閱讀書寫時,要保持正確的姿勢,也要控制時間,如20分鐘到了要休息、放鬆、遠眺下。
吳菲:那是不是說小朋友的遠視越多越好?
眼科醫生:並沒有這樣的說法,正常的小朋友在相應年齡段會有對應的生理性的遠視度數。
年齡(歲) | 應有遠視度數(D) |
3 | 2.50~3.00 |
4-5 | 2.00-2.50 |
6-7 | 1.50-2.00 |
8-9 | 1.00-1.50 |
10-11 | 0.50-1.00 |
12 | 正視 |
眼科醫生:在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達到年齡對應的視力要求,沒有明顯的引起弱視的影響因素都是可以觀察的。
同時,每個小朋友的遠視儲備都是不可再生資源,用完了就沒了,就要近視了,如果過早用完那他就會比別的小朋友早一點近視。
當然,遠視也不是越多越好。就像你坐到瑪莎拉蒂裡面還是可能會被劫匪(弱視)打劫,沒開出門的大奔(先天性高度遠視)也可能會漏油(弱視看不見)。
眼科醫生小課堂
幼兒園體檢驗光一定準確嗎
幼兒園體檢驗光不比專業機構,驗光並不一定準確,小朋友的眼睛調節能力強,對視力表的熟悉程度、配合程度,以及檢查時周圍有無其他小朋友干擾,太多因素都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檢查結果。但幼兒園的體驗可以為是否需要進一步篩查提供參考,如發現有異常,需及時來正規醫院眼科門診檢查。
吳菲:那我們小咪以後近視很早怎麼辦呢。聽說有種OK鏡,有用嗎?
眼科醫生:符合條件的話,可以嘗試使用哦。
眼科醫生小課堂
OK鏡,是個什麼鏡?
角膜塑形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OK鏡,是一種特殊的隱形眼鏡,它是一種逆幾何設計的硬性透氣性接觸鏡,可以重塑角膜形態,從而暫時性降低近視屈光度數,提高裸眼視力。是一種可逆性非手術物理矯正手段。
使用OK鏡,通常要8歲以上,每年近視進展在75度以上,最適合中低度近視(無散光或低度散光)。同時,也需要無眼表炎症、乾眼及其他眼部異常,無影響配戴的全身性疾病,環境、衛生條件也要滿足配戴要求,並且需要依從性好,能夠理解角膜塑形鏡的作用機制和實際效果,能依照醫囑按時複查並按時更換鏡片。
夜間配戴OK鏡,晨起摘鏡後,白天就能擁有清晰的裸眼視力。小姑娘跳舞可以美美噠,男孩子打籃球也能帥帥噠。
臨床證實,對大多數配戴者,持續配戴OK鏡,能有效延緩近視的快速進展,近視進展的速度、程度可以減慢40%-60%。
驗配角膜塑形鏡是一門複雜的醫療技術,需要「量眼定製」。一定要在正規的醫療機構接受專業人員的驗配檢查,並使用合格的鏡片,做到規範護理、規範複查等。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使用的安全。
吳菲:醫生,我們家還有個二寶,我也怕她視力不好,有什麼辦法可以在家就觀察她的眼睛發育的嗎?
眼科醫生:當然可以,小寶寶可以對照下表來查看。
幼兒相應年齡的視力發育情況 | |
孕22天 | 眼睛開始發育 |
出生時 | 光感,視野窄小,看不見20cm以外的東西 |
1到2周 | 頭會轉向亮處,手電光時有少量輻輳 |
1到2月 | 視野明顯增大,左右眼會同時追視人的動作(注視移動的紅球及人臉) |
3個月 | 可追視移動的小物體(移動的鉛筆) |
4個月 | 會看自己的手,會伸手摸看到的東西 |
5-6個月 | 固視穩定(黃斑中心凹發育完成),立體感的建立也接近完成 |
7-9個月 | 視力約0.1,能穩准地拿奶瓶和玩具 |
1歲 | 視力大約有0.2,視野寬度慢慢接近成人 |
2-3歲 | 視力大約可達0.6左右,等到3歲左右時,有精細的視覺反射運動 |
眼科醫生提醒
在幼兒階段,小寶寶不能準確地表達感覺,因此許多先天性眼病及異常要靠家長細心觀察。如果發現以下異常情況,家長應該儘早帶小孩到醫院檢查。
發現黑色的瞳孔區顯現白色、黃白色反光
明顯的畏光流淚
不能注視眼前物體或不會追隨燈光轉動眼球
當遮蓋一眼時小兒無反應,而遮蓋另一眼時立即引起小兒煩躁、哭鬧
喜歡歪頭視物等
即使在此階段,家長未發現上述等異常表現,也應該3個月-半年左右帶幼兒來專業眼科做簡單的普通篩查。雖然幼兒可能很難配合檢查,但我們專業人員還是能發現其可能存在的嚴重的先天性眼病或異常(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腫瘤、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等)。
吳菲:今天真是了解了很多知識呢。醫生太謝謝你了。
眼科醫生: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記得三個月到半年再帶小咪來複查哦。
視力,從娃娃抓起
要想擁有長久且良好的視覺,我們要從小就重視對眼睛的呵護,並做好定期檢查。特別是在幼兒階段,就早期發現可能存在的眼部先天異常及弱視危險因素,並監控發生近視的風險。以下幾點,是我們可以幫孩子做好保護視力、預防近視、控制近視進展的:
從小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從小避免過度、過早、過近、過長的近距離用眼
近視的屈光矯正要到專業的醫院及視光機構接受全面全程的檢查。包括問診、規範驗光及視功能檢查、眼健康檢查、個性化處方處理。
對有近視的孩子,遵醫囑配戴眼鏡並定期複查關注近視進展
對近視進展風險高的孩子,如每年進展在75度以上的,要積極採取更積極的控制措施
近視防控沒有「神器、神藥、神醫」,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更需要從小開始。願所有的小朋友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文 /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視光部 楊鵬宇
指導 /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視光部主任 倪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