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側,武陵山下,中國柑橘之鄉-雲貴門戶,柳城常德

2019-06-10   地理指南

在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差別很大,就拿種柑橘來說,估計有100個縣號稱自己是「柑橘之鄉」、「臍橙之鄉」。為了探尋真相,小編一搜,簡直蒙圈了,江西贛州、湖南道州、四川秭歸…..到底誰才是柑橘之鄉?江西人說他柑橘多,湖南人就笑了,湖南人說他單產高,廣西人就笑了……..,後面內容我們給大家盤點。

今天我們重點來說一下湖南常德市

一:中國柑橘的種植分布

1:長江上中游柑橘帶

位於湖北秭歸以西、四川宜賓以東,以重慶三峽庫區為核心的長江上中游沿江區域。

2:贛南-湘南-桂北柑橘帶

包括江西贛州、湖南郴州、永州、邵陽和廣西桂林、賀州等地。

3:浙-閩-粵柑橘帶

東南沿海地區,包括浙江南部、福建西部及廣東大部分地區,主要種植寬皮柑橘、柚類和雜柑類產業帶,溫州蜜柑、椪柑等。

4:鄂西—湘西柑橘帶

湖南、湖北西部地區,主要種植溫州蜜柑、椪柑、橙類以及少量的柚類。

二:常德簡介

常德城名源自《老子》「為天下溪,常德不離」;歷史故事「劉海砍樵」、「孟姜女哭長城」以及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等浪漫主義情結貫穿常德城二千多年的歷史,開創了常德獨有的「善德文化」。

常德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地處長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脈、雪峰山脈東北端。常德市東據西洞庭湖;西倚湘西山地;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漢平原;南抵資水流域。

常德市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向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過渡的地帶。氣候溫暖,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長;熱量豐富,雨量豐沛,春溫多變,夏季酷熱,秋雨寒秋,冬季嚴寒。

三:常德柑橘種植情況

說到常德的柑橘,不得不說到常德石門縣。柑橘,是石門的「名片」。石門縣自古產橘,唐朝弘文館校書郎、著名詩人李群玉(湖南澧縣籍)在《石門韋明府為致東陽潭石鯽鱠》詩作中,有「雋味品流知第一,更勞霜橘助茅鮮」句,對石門柑橘給予了「品味第一」的崇高評價。

1962年秋,時任縣委書記徐明魁拍板成立國營石門縣園藝示範場,縣委副書記覃正彥領軍開發橘園581畝,縣城邊的方頂山從此成為了「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的福地。

1963年11月16日,5100株「尾張」和2株「宮川」無核溫州蜜橘進入石門,千年橘鄉從此開啟了「無核」時代。

1968年秋,50噸蜜橘首次出口加拿大,從此拉開了石門柑橘連續出口41年並成為「中國柑橘出口第一縣」的帷幕。石門柑橘,從此一路高歌猛進。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品佳質優的石門柑橘。石門縣北部橫亘著海拔2098.7米的壺瓶山,東南則是海拔僅100米左右的洞庭湖平原,受此影響,北方冷氣流難進易出;冬天嚴寒:南方暖氣流易進難出,雨量豐沛。加上丘崗山地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這種特殊地理氣候環境下生產的果品,不僅糖分高,而且比同緯度同類品種早熟10天以上,極富競爭力。

每逢金秋十月,石門山山流金,園園淌銀,漫山遍野的紅橘令人賞心悅目,30萬橘農就幸福生活在「吃柑橘飯,住柑橘樓,讀柑橘書,娶柑橘媳,享柑橘福」的醉人橘林中。

四:其他「柑橘之鄉」盤點

1:黃岩蜜桔

黃岩是世界柑橘始祖地之一,也是中國優質柑橘生產基地,栽橘歷史悠久。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的寬皮柑橘品種溫州蜜柑的先祖——本地廣橘就在黃岩。1996年黃岩被國務院農村政策研究室等單位命名為「中國蜜桔之鄉」。

黃岩蜜桔屬寬皮橘類,果皮橙黃色,腎形,中心柱空,果肉柔軟化渣,甜酸適口。本地早果實扁圓形,果皮薄較光滑,汁多、有香氣;早桔果實扁圓形,槾桔果實扁圓形或圓錐形,果皮略粗糙,鬆脆,有香氣,耐貯藏;

2:宜昌柑橘

又稱三峽柑橘,為宜昌地區聞名的水果特產。宜昌出產柑橘的歷史悠久,現在宜昌栽橘的規模,居全省之冠,且有著眾多的優良品種。 春節親朋好友在一起聚會,人多的場合,水果食用的尤其多,而作為宜昌人,必備的水果就是宜昌的柑橘或者臍橙了。而且家裡來了客人,擺上一些色澤鮮艷的水果,方便漂亮而且惹人喜愛。

3:懷化柑橘

懷化市柑橘產量突破48萬噸,種植面積超過52萬畝,是湖南省最大的柑橘種植基地。懷化市主推的柑橘品種有油橘、枸橘和血橙。

4:溫州蜜桔

據史書記載,溫州栽培柑橘已有2400多年歷史。唐代溫州柑橘被列為貢品;至明代,日本高僧智慧從天台國清寺取經回國,途經溫州江心寺,把溫州柑橘引入日本,後經改良成為皮薄無核、味甜如蜜的溫州蜜柑。"桔柚白霜滿四鄰,擘來片片紅如玉。"溫州蜜桔別具風味,品質特好,因原產地在溫州,日本人就稱它為"溫州蜜桔"。資中當前來也大量引進了這個品種,並也成規模。

溫州蜜桔除供鮮食外,果實可制桔餅,果汁可釀果酒,果皮可提橙皮油,花可煉香精,又是良好的蜜源,落地果和桔皮則是優良的中藥材。

溫州蜜桔是溫州的特產, 桔林成片,花開時清香四溢,果熟時滿樹垂金,煞是一番好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