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你這麼老,憑什麼演少女?」

2019-08-15     男神女神深度八卦

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海清的一番感言又將女演員的年齡焦慮,在閃光燈下聚焦放大。

海清、姚晨、梁靜等演技派,因年齡增長,正面臨著「無好戲可演,甚至不得不去當製片、監製」的尷尬處境。

可正如海清所言,雖然歲月的洗禮讓她們長出了皺紋,可閱歷的增長又讓她們變得更加成熟、寬容、優雅、知性。

作為中生代女演員中的一員,周迅也擁有這些年齡賦予的美感。

更難得的是,她還保留著最初的純真無邪和聰敏靈動。

那是她「永遠不老」的青春密碼。

歲月從不敗美人,「衰老」也有「衰老」的美。

容顏老去無法避免,但年輕的心態、熱愛生活的態度和富足的精神世界卻可以由自己掌控。

老去也是另一種美

周迅曾為自己增長的年齡而煩惱。

《如懿傳》中,出演十五歲的青櫻,網友直呼「周迅臉崩了」,「周迅別再演少女了」。

鬆弛的皮膚,眼角的皺紋,暗啞的煙嗓,都成了網友的槽點。

衰老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可在周迅這裡,這一課題分外難解。

「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我就開始哭,陽光再好我也在哭」。

在高顏值的演藝圈,周迅不算美艷,高曉松曾直言她「就是一普通美女」。

她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少女感」,嬌小的個頭,巴掌大的臉蛋,水靈靈的大眼睛,舉手投足都透著一股靈氣。

在觀眾眼中,她是《古墓荒齋》中古靈精怪的「小狐狸」;

是《大明宮詞》里可愛嬌俏、愛捉弄人的太平公主;

是《孔子》中靈動唯美的南子;

是《風月》中不諳世事,清純可人的小舞女;

是《畫皮》中為愛生、為愛死的狐妖小唯;

可青春不再時,也就意味著戲裡戲外周迅「少女」人設的崩塌。

與其他女演員相比,年齡的增長,對周迅來說,是更大的威脅。

《如懿傳》拍完後,周迅決定轉型。她想突破自己原有的設定,更深入地去接觸本真生活的人物。

恰好這時陳可辛給了她一個劇本《你好,之華》。

影片中,周迅飾演的家庭婦女「之華」真實可感,有煙火氣息,舉手投足間的韻味同樣能打動人。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而現實中的周迅,也有了歲月賦予的不一樣的美。

陳可辛說,在拍攝時,能看到周迅臉上的皺紋,但依舊覺得好看,因為這種好看有年齡感,很真實。

他認為周迅的「狀態非常好」,是他「近幾年看過周迅最好的時候」。

同年齡有獨屬於不同年齡的美,美不一定必須青春靚麗,內心充盈、氣質出眾,人格獨立,又何嘗不是一種美?

後來,周迅慢慢放下了對年齡的執念,開始從容面對逝去的紅顏,「好高興我開始變老了,我希望能得到相應的智慧。我的心一刻也沒有停止感受,我像一枚果子一樣慢慢熟透。」

隨著年齡的增長,周迅確實不太適合出演少女,但這並不妨礙她的美。

就像《風月》里她的一句台詞:「女人比姑娘漂亮。」

歷盡千帆,生活的閱歷,人生的智慧,態度的豁達,都賦予了她更多內涵豐富的美感。

心態年輕的人不言老

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也跟著變老。保持年輕的心態,就不怕歲月的侵蝕。

皺紋爬上了周迅的少女臉,卻刻不進她的少女心。

這麼多年過去了,她一如既往地率直、真誠,不曾被俗世所污染。

周迅出道的早,17歲就通過出演《古墓荒齋》踏入影視圈,從此人生一路開掛:

憑藉《大明宮詞》《煙雨紅顏》《紅高粱》等電視劇拿下金鷹獎、百花獎、白玉蘭獎、華鼎獎;

一部《蘇州河》,讓24歲的她成功封后,摘得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憑藉《如果·愛》《夜宴》《李米的猜想》等影片,成為拿下三金(金像獎、金馬獎、金雞獎)影后大滿貫的第一人。

影視界幾乎所有有分量的獎項,都被她拿了個遍。

諸多榮譽加身,奠定了周迅圈內大花的地位。可面對紛至沓來的讚譽,周迅沒有迷失自我。

生活中,她還是那個簡單自在、率性洒脫的小迅。

拍攝《那時花開》時,高曉松對周迅印象頗佳,「生活里還是清清爽爽的,一點妝不化,一盤腿,就全坐椅子上了」。

她去劇組面試,也根本不化妝。「因為我是經常被看了照片去的,他可以看到我化完妝後的樣子,那我就沒必要再化了。」

《龍門飛甲》上映後,素來不拘小節、中性率真的周迅又有了一個新的稱號:周公子。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周公子從不掩飾真我。

有次和桂綸鎂一起去聽彈唱會,跟一群樂評人在後台喝酒聊天。經紀人聽說後趕緊託人轉告她,不准叼著煙頭出來,被記者拍到了不好。

周迅滿口答應。

結果第二天,她抱著酒瓶子的照片就上了報紙。

經紀人哭笑不得,問她怎麼回事。

周迅說,你只是不准抽煙,沒說不讓拿酒瓶子啊。

榮獲法國文學及藝術騎士勳章時,周迅有一個「小小的問題」:「這個在法國(購物)能打折嗎?」

被記者問道「你怎麼理解男人」?坦誠相告:「不理解。」

在Met Gala 2015的時尚盛典中,眾女星紛紛發表高大上的感言,唯有周迅來了句「好多人啊」。

周公子的這些「耿直梗」一抓一大把,讓人笑到噴飯的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她的童真和純粹。

她是個沒有什麼偶像包袱的人,敢說真話,活得簡簡單單,瀟瀟洒灑。

不管她多大年紀,那種年輕的心態,能夠讓她永遠留在18歲。

熱愛生活的人不會老

周迅「不老」,不只是因為她心態年輕,還因為她熱愛生活,能夠從很小的事情中獲得快樂。

不拍戲、不宣傳時,她就宅在家裡,充分享受生活中細小的美好。

買回來一盞燈,有七種顏色,「很像夕陽下的顏色」,周迅非常喜歡。

於是長時間地靜坐著,不停變換燈光的顏色,在不同色彩下,幻想著不同的時空之旅。

閒來無事時,點上一炷香,聞聞它的香氣,看看煙霧上升是什麼樣子。

香灰遲遲不落,就耐心等著它掉下來。有些香燃燒過後,香灰是「一圈一圈捲起來的」,「完全是不一樣的」,周迅如是描繪道。

在美麗的細枝末節中,周迅充分體味著生命中的小歡喜。

七堇年曾說:「節儉對於生命的意義太重要,不是因為它高尚,而是因為它意味著,快樂可以來自很小的事情。」

乾乾淨淨的屋子,好聞的香氛,好看的燈光,好聽的歌,一盆花草,一隻寵物,在周迅這裡,都意味著一種不貪婪、不強求的快樂。

「現在我自己在家裡,我很輕鬆喜悅,然後我有各種各樣的音樂,我只要稍微有點低落,我就放開心的音樂,然後我就忘記了。」

有錢有名不一定快樂,真正快樂的人,是知道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捕捉生活美感的人。

現實有時蒼白,可如果我們願意,在生活的縫隙處,我們總能找到美,找到七彩斑斕的歡喜。

周迅懂得用心接收生活的每一份饋贈,從中找尋簡單的快樂。

在一個如此熱愛生活、尊重生命的人身上,你找不到一絲衰敗的氣息。

活得豐盛的人不怕老

周迅不僅活得年輕,更是活得豐盛。

活得年輕,讓她不會老;活得豐盛,則讓她不怕老。

眾所周知,周迅是一個努力追求愛情的人。

為了和男友竇鵬在一起,她毅然做起北漂;

直言李亞鵬「他滿足了我對男人的所有幻想」;

獲得金馬獎時,高調感謝戀人李大齊,還直接以「大齊」命名自己的一首歌。

在每一段愛情中,周迅都全情投入,卻始終換不來圓滿。

2011年做客《魯豫有約》時,她對愛情有了全新的認識:

「愛情固然很美妙,但我覺得它可能真的,不是生活裡面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人不能只為愛情而活,親情、友情都是一個人生命中無法割捨的情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周迅也越來越懂得關愛父母。以前她不會和父母擁抱、親吻,可現在她一進家門就會去親父母。

媽媽做菜時,她會從後面抱住媽媽撒嬌;

爸爸午睡時,她會細心地幫他掖被子;

經常帶父母出去遊玩,就連過生日都要回老家和父母一起。

對家人,她關懷備至,對朋友,她真誠坦蕩。

她和黃覺關係很好,有什麼心事都喜歡找黃覺傾訴。

而黃覺也不拿她當外人,想要什麼東西,就叫周迅給他買,不是買不起,而是他就喜歡這樣。

周迅每次也都來者不拒,「你把連結發給我助理」。

一次黃覺想要一輛五萬塊的自行車,之前周迅剛剛送他一輛十幾萬的摩托車,於是就說,你買個一萬多的不行嗎,剩下的錢可以捐出去,黃覺最後沒要。

周迅對朋友夠「寵愛」,有什麼想法也會直接說出來,不會藏著掖著。這種直爽單純的性格,讓她身邊從來不缺朋友,她與陳坤家人般的友情更是羨煞旁人。

文濤問陳坤:「你覺得這個迅哥對你來說是個什麼樣的朋友?」

陳坤回答:「存在唄。」

周迅接著補充:「現在幾乎就是像家人一樣了。」

生活中不是只有愛情,失戀不代表世界就此天塌地陷。

多陪陪父母,和朋友一起喝喝酒、侃侃大山、說說心裡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周迅來說,都是一種很好的情感寄託和放鬆方式。

她不止對戀人、家人、朋友有愛,更是對社會充滿大愛。

在公益慈善方面,周迅表現得很活躍。

從2008年至今,她一直致力於綠色環保和關愛特殊兒童等公益事業,多次擔任公益形象大使,還獲得過聯合國環保人物最高獎「地球衛士」。

可以說,周迅的世界是敞開著的,她的生命里有很多很美好、很有意義的東西,不單單只有愛情。

因為有家人、朋友的陪伴,因為有愛與被愛的能力,因為有大的格局觀,她不懼失戀,不怕孤獨,也不擔心年華的老去。

在愛情中跌倒多次後,她終於找到意中人,組建了幸福和樂的家庭;而在人際關係、生活方式、事業發展上,她也收穫了很多。

縱然時光流逝,世事變幻,我自活得豐盛。

這種源於內心堅定的力量,是歲月無法打敗的。

杜拉斯在《情人》的開篇中這樣寫道: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老去從來不是一件壞事。

變老的過程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那些途徑的風景,增長的見識,受過的磨難,取得的成就,吸取的教訓,人事的感悟,最終都會化作人性的魅力,成為生命中無法抹去的烙印。

對周迅而言,歲月不僅賦予了她閱歷和智慧,也讓她那份年輕的心態和富足的精神世界顯得格外珍貴。

周迅的心裡始終住著一個小孩,在浮華的娛樂圈摸爬滾打數十年,站起來身心仍是乾乾淨淨,不曾被污染;

周迅的心裡也住著一個小仙女,她會對生活施魔法,平平淡淡的日子,經由她的慧眼和妙手點撥,頓時變得趣味盎然;

周迅的心裡更住著一個大女人,她期待愛情,同樣期待其他美好的事物,在渴望愛的同時,也盡力地去表達愛,努力把生活過得多姿多彩。

既是孩童,又是仙女,又是大女人,周迅驕傲地說:「我老了,那又怎麼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2UfmGwBvvf6VcSZ-V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