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持續低迷,為何專家卻認為還會大漲?

2019-12-04     不執著財經

根據中國社科院最新發布的《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2019年11月)》顯示,最近一年來,廣州、北京、青島、武漢等許多熱點城市的房價都跌回到了一年之前的水平。具體來看,廣州同比下跌3.37%,北京下跌3.99%,青島下跌11.67%,濟南下跌8.89%,長沙下跌6.62%,武漢下跌3.9%,鄭州下跌2.94%,西安下跌1.89%,福州下跌1.47%,石家莊下跌0.81%。

而從今年整體環境來看,基本上可以用「平穩」兩字來概括,。2019年第一季度樓市出現了「小陽春」現象,但第二季度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台,使房地產市場迅速退燒,第三季度房價仍是穩中有降,到了第四季度開發商為了衝刺業績,回籠資金,拉開了年底促銷大戰,但總體上開發商的業績大不如前。

面對當前房地產降溫,房價下跌的走勢,國內知名專家盛松成在某財經論壇上表示,現在大家可能房價會下跌,對於未來的房價走勢,盛松成認為,房價有可能在半年到一年之後會出現報復性上漲。具體原因是,當下房地產投資出現下滑、房地產貸款都處於回落狀態,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供給的下降,而目前調控限制只能延緩房價上漲,並不會消失,所以這樣的供需缺口可能會導致房價的上漲。

而我們則認為,近期房地產投資下行,主要是開發商庫存商品房出現滯銷,國內經濟又明顯下行,開發商投資房地產開始謹慎起來。再加上目前開發商債務也在今明兩年集中到期,房企融資難度在加大,房地產投資下行很正常。至於房地產貸款呈現下滑趨勢,主要是前三季度房地產增速較猛,很多銀行指標用完了,所以才延長了借貸。目前不要說新商品房入市,就連存量商品房都大量空置著,房價哪有像盛松成老師說的那樣,還會暴漲的可能?

實際上,專家們預測國內房價也未必靈驗,早在2017年,經濟學家任澤平就預測,只要土地財政沒改變,這輪房地產調控會在2018年下半年結束,而隨著樓市調控政策放開,貨幣政策的放鬆,到2019年下半年,房價會迎來一次報復性上漲。結果是房價不僅沒有上漲,不少地區房價還回到了一年前的位置。那麼,未來國內房價會怎麼走呢?我們認為,大城市房價會做出較大調整,中小城市房價下跌會比較明顯。

首先,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估計明年國內經濟會在5-6%之間徘徊。很多生意人會日子越來越難過,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就只能大量拋售名下房產,以度過危機。而當大量房產流向市場,房地產的供需關係就會發生逆轉。拋售房產的人多了起來,而買房的人卻少了,一些投資性購房也退了出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世界經濟歷史的,凡是經濟下行,房地產泡沫就沒有不破滅的。

再者,房地產調控還會持續下去。從國家層面看,早已明確,不會藉助房地產來拉動短期國內經濟。誓將「房住不炒」進行到底。這也說明了決策層已經認識到投機炒房的後果。再從各地房地產調控來看,2019年1-11月,全國各地共出台房地產調控554次(1月份68次、2月份21次、3月份15次、4月份60次、5月份41次、6月份46次、7月份56次、8月份60次、9月份48次、10月份67次、11月份72次),而2018年同期出台調控425次,上漲幅度高達30%。

再次,為了遲滯各地的房價下跌進程,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也有一些地方房地產政策出現鬆動。主要是在吸引人才購房落戶,公積金政策,首套剛需貸款等方面出現了邊際寬鬆,顯而易見,這是利好剛需、去化庫存 、化解樓市風險的重要舉措,而並不是要鼓勵投機炒作。

最後,房地產長效機制一直在建立健全中,未來房地產稅要出台,同時共有產權房、租賃房市場要發展,都會把商品房市場需求給擠出。長效機制的核心意圖是,高收入者住商品房、中低收入者可選擇共有產權房和租賃房市場。通過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來滿足大家住房需求。未來房地產市場根本炒不起來,只能有居住的功能,房價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

房價下跌城市現在來越來多,專家卻還憂心忡忡,擔心房價會逆勢而漲。平心而論,專家們說中的機率還是蠻高的。但過去說中並不代表未來也能言中。如今國內經濟不景氣,以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執行,並不支持國內房價的大漲。同時,部分地區對房地產進行鬆綁,主要是解決剛需問題,也並不是助推房價。而隨著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高層的「房住不炒」才住真正得以落實。未來國內商品房將逐步回歸合理的區間。一線城市心價穩中有降,二三線城市房價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調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0aP0m4BMH2_cNUgkX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