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叔,注意身體,擦亮眼睛,別接爛片了

電影的歷史絕不只是經典佳片的歷史。

《日本電影110年》一書開篇,日本電影史學家四方田犬彥提出了這個觀點。

談起日本電影,人們可以說出《東京物語》、《七武士》、《千與千尋》,會想起黑澤明、宮崎駿,山口百惠。

它們是日本影壇經典作品、代表演員,如同山峰中五嶽,河流之長江,但它們集合起來,卻構不成日本電影,更無法幫助觀眾全面了解日本電影背後潛藏的日本。

唯有爛片的峽谷與佳片的高峰相呼應,才能顯示電影之全貌,甚至庸俗電影、爛片對電影真實水平的展示意義遠高於佳片。

不只是日本電影,這一觀點對中國電影依舊有效。

歷經冷清,再冷清,更冷清的暑期檔,終於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帶動下實現了爆發,媒體、公眾的目光一股腦地都聚集在了這部堪稱"國漫之光"的作品之上。

超越《紅海行動》,超越《復仇者聯盟4》,樂觀者甚至估計它能夠打破《戰狼2》的票房神話。

華語動漫電影出現爆款,作為華語電影觀眾的我們亦與有榮焉。

但如果去掉《哪吒》這個超級爆款,或者暑期檔未能出現《哪吒》般的爆款,沒有它救世,剩下的多數暑期檔電影究竟是什麼水平呢?

五年籌拍、投資3.6億,上映十五天,斬獲1.2億票房的《上海堡壘》;周可執導,吳鎮宇、周迅、祖峰參演,上映五天,票房僅千萬的《保持沉默》;好萊塢巨星加盟,中國台灣偶像演員王大陸、張榕容主演,票房兩千萬的《素人特工》。

以及今天的主角《龍牌之謎》。

《龍牌之謎》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暑期檔的爛片有著相似的口碑票房雙撲街的悲慘結果,但卻有著各式各樣導致不幸的原因:

主要演員演技不過關,導演能力不足;編劇腦迴路清奇,故事雜糅、沒有重點;IP改編失敗,原著粉絲不買帳;海報中巨星主演,實際中巨星友情客串。

踩中其中任何一個"雷"都能導致電影失敗,而《龍牌之謎》準確無誤地踩中了所有雷

堪稱暑期爛片的集大成者

從影片立項之初,不輸好萊塢大片的豪華陣容就成為《龍牌之謎》的主要賣點,"成龍大戰施瓦辛格"更是成了影片的宣傳語。

一個是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傍身、華語功夫片的最高成就者成龍;一個是美國前任州長、好萊塢老牌功夫硬漢施瓦辛格。

不用說大戰,僅兩個superstar共同參演,就足以讓這部電影閃閃發光。

更別說,影片中還有憑藉《兩桿大煙槍》走紅的英國演員傑森·弗萊明,憑藉馬冬梅一角成名的"麻花一姐"馬麗。

四位演員參演的電影總數不下幾百部,總票房更是難以估算,任何一個都是十億+票房演員。

宣傳海報中,片方將四位演員大頭照粗暴地立於其上。

施瓦辛格大爺、成龍大爺居中,弗萊明大爺、馬麗分列左右,再加上俄羅斯女演員安娜·邱麗娜、"龍女郎"姚星彤。

設計簡明,重點突出,生怕觀眾不知道影片的豪華陣容。

BUT

當電影落幕之後,我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

《龍牌之謎》又玩了一次影版《愛情公寓》的套路,並且比"公墓"玩的更狠。

影片中確實存在幾位電影大咖,但戲份大小絕非片方宣傳所示,正確順序應該是:姚星彤>安娜·邱麗娜>弗萊明大爺>成龍大爺>施瓦辛格大爺>馬麗。

所謂的成龍大戰施瓦辛格也是噱頭大於實際。

兩位年過半百的功夫明星被困倫敦塔監獄之內,既沒有拳拳到肉的酣暢對戰,也沒有激動人心的正邪對抗。

為數不多的對手戲也不過是對口相聲,打個嘴仗,過個嘴癮。

而且這難得的嘴癮也僅僅出現在影片的開頭與結尾,活像是影片的附加彩蛋。

主演變龍套,大戰變嘴仗。

預告中的賣點成為槽點,帶給觀眾的至多不過是失望,畢竟幾位大咖還在,但影片稀碎的故事對觀眾造成的就是百分之百的絕對傷害了。

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龍王在睡覺時睫毛垂到土裡,長出茶葉,中國人便以收割茶葉為生。

為了管理茶園,龍王將法力封印龍牌之中,送給白法大師(成龍飾演)以及女兒成蘭手中。

之後,為了龍牌,黑白魔法師展開了殊死爭鬥。

對於觀眾來說,披著東方神話外衣講著正邪奪寶的好萊塢大片並不少見,只要兩部分內容可以和諧共生,觀眾依舊會買帳。

可惜的是,《龍牌之謎》未能達成東西方審美、文化的和諧共生

影片中以英國為背景的部分,充斥著英式幽默,有著成龍大爺和施瓦辛格的男男CP,有著誇張的英倫貴族生活;以俄國為背景的部分,就成了冰天雪地降妖除魔、徒手打強盜的公路片,處處顯示著戰鬥民族的與眾不同;

以中國為背景的部分又成為另一種風格,誇張的人物造型、色彩強烈的色彩對比,以及分分鐘出戲的特效場面,活脫脫一部華語奇幻大劇。

奇幻、冒險、英倫風,毫不搭調的三種戲劇風格齊聚一堂,火星撞地球

前一秒,主角成蘭在西伯利亞大草原上茹毛飲血;下一秒,成蘭就必須在東南丘陵上種植茶葉。

前一個場景,女二號達德利小姐在英倫城堡中自由自在;下一個場景,就必須乘風破浪,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緊接著,她又來到了中國茶園。

為了適應場景,演員只能不斷變化風格,成為百變小天才。

探險類電影中,人物從熟悉場景進入陌生場景後,緊張、恐懼,與危險勢力鬥智斗勇讓故事充滿看點,異域的文化、風景也會豐富畫面,讓影片更豐富。

從英國的倫敦塔,到俄羅斯的原始森林,再到中國茶園,《龍牌之謎》的拍攝場景跨越了大半個地球,卻勾不起觀眾的絲毫感情。

一切都像是格式化的場景,甚至有些直接用電腦特效代替,毫無美感可言

以上是影片看得見的槽點,看不到的背後,還藏著另一個巨大槽點。

定名《龍牌之謎》前,影片的曾用名為《中國遊記》,曾用名之前,影片還有個曾曾用名《魔鬼的精神2》。

沒錯,這部電影還是一部超級IP的續作。

2014年,《魔鬼的精神》第一部上映,首月入帳4000萬美金,成為當年俄國電影的票房冠軍。

票房驚人,影片的口碑卻未盡如人意,豆瓣僅有1000人標記看過,評分只有可憐的5.9,IMDB評分也只有5.3。

稀碎撕裂的故事,不知所云的恐怖,以及那漫長的時長都成為影片槽點,唯一的亮點僅剩影片中逼死強迫症的恐怖怪獸。

第二部換了片名,換了主演,卻沒有完善該系列的槽點,反而為了通過華語審核,將前作中的恐怖氛圍減弱,將恐怖探險弱化為正邪對抗。

中俄合拍、成龍大戰施瓦辛格,《龍牌之謎》頂著媲美好萊塢大片的華麗噱頭,卻有著華語爛片的成色。

曾經的時代偶像如今年近花甲,步入中老年,確實打不動了,但如此"掛龍頭賣狗肉",除了收穫罵名、晚節不保外,再無他用。

龍叔,注意身體,擦亮眼睛,別接爛片了。

碼字民工:小配角

免費編輯:威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