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3月31日電 推出全國首個「人才有價」評估平台、建立全國首個人力資本產業園、推動人力資本服務業寫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山東,在剛剛發布的《山東省人才發展促進條例》中,「人力資本服務業」自然也沒有缺席。
雙業並舉,濟南高新區已有一系列成功實踐
3月26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山東省人才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五十三條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積極促進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服務業發展,支持引進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育發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和品牌企業,培養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服務業人才。」
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服務業「雙業並舉」,濟南高新區已經有了一系列成功實踐,尤其是作為人力資本服務業的開拓者、引領者,在國內外引發廣泛關注。
一年多來,濟南高新區首創了「人才有價」評估系統,按照「四CAI」(才、彩、采、財)標準,通過大數據算法和區塊鏈技術,評估出人才的綜合身價、金融價值和崗位價值;
「人才有價」評估系統與銀行、保險、基金等機構聯動,構築起「銀行授信、保險擔保、政府補償、基金支持、配套參與」的多維金融創新協同機制。以「智慧財產權可作價、成果轉化能估價、人才團隊有身價」為突破口,探索全國首個以個人信用為基礎、創新人才金融的「濟南模式」,被列入人民銀行等國家六部委金融科技應用試點項目;
濟南高新區創建了全國第一個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產業園,構建了「生態賦能、金融創新、雙招雙引和業態創新」體系,創建了「全國人力資本產業公共服務平台」,構建了「金融+服務+科技」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
基於濟南高新區對人力資本服務業發展舉足輕重的貢獻,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鼓勵類新增「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服務業」;
1月11日,首屆全球人力資源·人力資本服務業大會在濟南成功舉行,全國首批人才銀行授牌,人力資本服務業合作項目簽約,全國人力資本產業公共服務平台聯盟區塊鏈系統發布,濟南在人力資本服務業繼續領跑。
打造人才高地,培育人力資本服務新產業
濟南高新區在人力資本服務業領域的種種開創性工作,初衷是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條例》出台的背景,正是山東將不遺餘力實施「人才興魯」,打造人才高地。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0年,山東將繼續加大招才引才力度,在具體操作層面拿出突破性的硬招實招,通過技術入股、合作經營等方式,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和團隊。對於大國工匠等高技能人力,山東將出台特殊政策予以保障。
在3月17日召開的山東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上,明確提出發起人才制度改革攻堅行動,將「人才興魯」戰略變為具體行動,構建全類別、全方位、全周期的高效制度體系,聚焦聚力打造人才高地。要讓人才發展有舞台,將人才與產業緊密融合,怎麼有利於成就人才就怎麼辦;讓人才創業有保障,出台人才發展促進條例,組建「山東人才發展集團」,提供全鏈條、全要素人才創業支持;讓人才價值有回報,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讓作出貢獻的人才「名利雙收」;讓人才服務有溫度,擴大「山東惠才卡」服務範圍,建立來魯人才對接服務專員制度,領導幹部要當好人才「後勤服務員」。
從人才身價評估到人才銀行掛牌、平台聯盟區塊鏈系統上線、「身價通寶」億元賦能計劃發布,濟南打造的全國人力資本產業公共服務平台,為人才、產業、資本的融合先行先試,目前已有35家金融、類金融機構與平台簽約,15家銀行對平台授信1500億元,大批人才、團隊或者實現了創業夢,或者解決了發展路上的難題。
在為人才提供更有價值服務的同時,濟南的人力資本服務業也見證了一個新興產業的萌芽、成長。正如《條例》所示,一年多來,全國人力資本產業公共服務平台、人力資本產業園一直在引進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育人力資源服務品牌企業,培養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服務業人才,一個千億級的人力資本服務業市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