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荔縣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為抓手,推行「二會三訪四完善五強化」工作機制(召開問題剖析會、發展座談會,訪黨員幹部、信訪群眾、貧困戶,完善整頓方案、任務清單、黨員承諾、工作檯帳,強化班子建設、幹部培訓、陣地建設、服務群眾、制度規範),增強軟弱渙散黨組織「免疫力」,幫助「強筋壯骨」,讓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推動脫貧攻堅,開展掃黑除惡,實現鄉村振興的堅強戰鬥堡壘。
「二會」謀篇布局,扭住「病灶」不放鬆召開「問題剖析會」查清「病根」。按照「不設比例、不定指標、應整盡整」的原則,根據軟弱渙散十種原因,由縣級領導帶隊深入鎮村解剖「麻雀」,逐條逐項對照,剖析問題癥結,先後排查出19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同時,組建17名縣級領導牽頭、19名第一書記駐村、210餘名縣鎮村幹部參與的聯合整頓「專家團」和「攻堅隊」,縣委書記與每名包村縣級領導、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逐一簽訂責任書,「一村(社區)一策」制定「作戰圖」,確保招招過硬。召開「發展座談會」找准「病因」。整頓工作組深入村(社區)召開發展座談會,聚焦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產業發展、集體經濟、美麗鄉村、旅遊旺縣、品質城市、社會治理、兩個改革等工作,發動黨員群眾講意見、談看法、提建議,逐條匯總,綜合研判,制定措施,有效織密整頓轉化「規劃網」。「三訪」靶向施策,瞄準「頑疾」不動搖「訪黨員幹部」摸實情。整頓工作組勇當「排頭兵」,深入宣傳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脫貧攻堅、各項惠民政策,詳細了解村「兩委」班子建設、黨員教育管理、集體經濟發展等情況,把脈問診,吃准實情,建問題清單,提整改措施,先後收集意見建議143條,摸清了底數,掌握了實情。「訪信訪群眾」解民困。以「七五」普法為契機,深入信訪群體,了解主要訴求,找准問題「病根」,落實專人化解,從源頭上化解社會矛盾,從根本上減少不穩定因素。縣檢察院深入包聯許莊鎮劉官營村開展平安創建、普法教育和法律知識宣傳,幫助3戶長期上訪戶解開思想「疙瘩」,促進了村級和諧穩定。「訪貧困戶」分民憂,以「三化三規範」(在貧困戶中開展綠化、凈化、文化「三化」和衛生習慣規範、物品擺放規範、行為風氣規範「三規範」行動)活動為載體,入戶了解貧困戶在住房、就醫、上學、用電用水,以及產業發展等存在的困難,建立幫扶台帳,細化幫扶措施,凸顯幫扶成效。目前,為92戶貧困群眾實施了電網改造,黨員幫扶互助組開展活動136次,技術培訓2100人,加快了貧困戶脫貧步伐。上下聯動「四完善」,抓住「處方」不鬆勁完善整頓方案,照單開方「配藥」。聚焦存在問題,縣委組織部會同紀委監委、統戰、政法、民政、信訪等部門進行專題研判,縣委黨建領導小組會議綜合研究,「一村(社區)一策」形成整頓方案。召開整頓工作動員會,成立整頓工作領導小組,細化各項措施,明確整頓任務、方法步驟和實現目標等,做到邊整頓、邊完善,充分實現「領導、部署、責任」三個到位。完善任務清單,對症「下藥」治療。召開整頓工作推進會,印發《大荔縣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任務清單》,重點實施「一攬子」計劃、抓好「一把手」選配、突出「一竿子」到底、建立「一整套」機制等,明確四大方面13條具體任務;聚焦「二會、三訪」收集的意見建議,逐一健全完善,有力有序推進,實現「一舉多得」,切實把組織優勢發揮好、利用好、轉化好。完善黨員承諾,突出作用發揮。圍繞整頓工作各項舉措,村(社區)黨組織採取「黨員提、支部議、黨委審」的形式,對黨員年度承諾內容進行再審核、再完善,充分發揮黨員在宣傳政策、結對幫扶、矛盾化解、美麗鄉村等整頓工作中的作用,進一步強化黨員在黨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完善工作檯帳,鞏固整頓效果。按照黨支部規範化標準化建設要求,逐項細化措施,對標整改提升,規範完善各類黨建資料,做到歸類科學、管理規範,使整頓工作轉化為提升支部標準化水平的重要舉措。刀口向內「五強化」,盯住「療效」不走神強化班子建設,提升支部戰鬥力。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一肩挑」和實施「113鄉村振興人才工程」,對長期不履行職責、組織生活處於癱瘓狀態、群眾反響強烈的黨組織書記進行調整;對村「兩委」幹部不團結、搞內耗、貽誤工作的,化解積怨、形成合力;對思路不清、經驗不足、工作滯後的,加強培訓指導,提高能力水平。埝橋鎮黃營村、段家鎮解放村等3個「軟」「散」班子整體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增進了團結、形成了幹事氛圍。強化幹部培訓,提升支部凝聚力。依託西農大培訓基地、縣委黨校和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對軟弱渙散村(社區)「兩委」幹部進行專題培訓;組織軟弱渙散黨組織書記到先進村(社區)蹲點跟班「示範培訓」和「一對一」結對幫扶「重點培訓」,開設政策理論「基礎課」、基層黨建「必修課」、產業發展「專業課」、破解難題「公共課」,讓軟弱渙散黨組織書記在提高政治站位中「賦能」,在掌握新思想中「加力」,在「修煉」基本功中「提升」。強化陣地建設,提升支部向心力。結合美麗鄉村、全域農業公園建設等,整頓工作組積極爭取資金項目,健全完善制度,配齊配全設施設備,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營造濃厚黨建氛圍。東城街道北大社區、雙泉鎮北龍池村、韋林鎮長城村等3個活動場所規範提升,打牢硬體基礎。通過開展理論學習、科技培訓、文體活動等,使活動陣地成為黨員群眾「會客廳」,理論學習「充電站」,科技培訓「信息港」。強化服務群眾,提升支部組織力。提升「縣大廳、鎮中心、村代辦」三級便民服務機制,村幹部每周固定一天上門為老弱病殘等群體代辦服務,凸顯黨員幹部服務群眾新氣象。同時,對村情穩定,集體經濟薄弱的,幫助理清發展思路,提出可行性措施,圍繞「村黨組織+」模式,開展抓黨建促脫貧助振興主題活動;對基礎設施落後,無錢辦事的,包聯部門主動協調項目資金,實施修路打井等一批民生工程。縣供電分公司協助包聯兩宜鎮南貝村,在開展「三個一」(村「兩委」班子、黨員帶頭建設一畝設施農業、成立一個專業合作社、爭做一名新型職業農民)黨建主題活動中新建大棚17座,硬化生產路630米,新打機井8眼,壯大了集體經濟,形成了示範效應。強化制度規範,提升支部執行力。對標《支部工作條例》《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農村工作條例》,健全完善軟弱渙散黨組織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主題黨日」等黨內製度,實施縣、鎮、村、黨小組、黨員「五級承諾」,推行農村黨員分類管理,認真落實「八個一雙簽雙述」機制,包抓縣級領導每月不少於2次到村(社區)指導工作,解決重點難題。實行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周報告、月彙報」制度,先後5次督查檢查,做到科學化幫扶,常態化督查,不斷激活黨組織「細胞」,促進轉化提升,迎頭追趕,已有13個軟弱渙散黨組織達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