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6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全都讀對算你厲害

2020-01-01     網上新疆

1、伊犁,讀yīlí,犁讀二聲,而不是四聲

小編想了一下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讀四聲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中國有個很出名的企業叫伊利,所以耳熟能詳,把很多人帶跑了吧....



2、龜茲讀作 qīu cí

很多不了解新疆歷史的人容易讀成是:guī zī。龜茲是古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庫車一帶。


3、巴音郭楞蒙的「楞」

巴音郭楞(léng,二聲)被誤讀成愣(lèng),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地級行政區,有華夏第一州之稱。


4、莎車

是新疆喀什地區的一個縣,也是新疆總人口最多的縣。葉城縣、莎車縣古時曾經為莎車王國,漢族人在注音時往往是音譯,但當地的維吾爾老人以及當地一些研究突厥語的文獻專家說,他們以前讀為莎sūo車(一聲)。後來文字改革統一後,就一致要求讀為莎shā車,連政府也不例外。現在統一讀作shāchē(一聲)。


5、哈密(地區、市)

「哈」讀 hā,一聲,不讀三聲,新疆人常讀三聲。哈密地區和下轄的哈密市位新疆東部。「哈密」一名有多種解釋,如「太陽」(古突厥語)、「大門」(維吾爾語)、「沙子」(維吾爾語)等。



6、伊吾(縣)

「吾」讀 wú(二聲),不讀wū(一聲)。伊吾縣位新疆東部東天山北麓,為蒙古語「旋風」之意,因其地處蒙古高原向天山山脈過渡的戈壁地帶,常有旋風颳起而得名。


7、鄯善(縣)

「鄯」讀shàn(四聲),不讀三聲。西漢時有鄯善國(古樓蘭國更名),地當今若羌縣羅布泊、羅布荒漠及米蘭鎮(兵團36團團部)、若羌鎮、瓦石峽鄉一帶,其國都為今若羌縣且爾乞都克古城遺址。今鄯善縣在吐魯番盆地東部,為清朝設縣時以古鄯善國名為縣名。



8、托克遜(縣)

「遜」讀xùn(四聲),不讀sūn(一聲)。新疆人常讀為sun,一聲或四聲。托克遜縣在吐魯番盆地西端,「托克遜」為古突厥語 Tokhsun 的漢譯,意為「九乘十」即「九十」之意。



9、車師(族、絲路古道)

「車」讀 jū(一聲),不讀chē(一聲)。「車師」為我國西北地區古老的民族。西漢前西域有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即今吐魯番市交河故城遺址),國人為突厥部車師族(後稱高車族),北涼時有麴伯雅建立的高昌王國(後傳麴文泰),公元640年,唐平定依附於西突厥的麴氏高昌國。後人稱其國王麴伯雅、麴文泰為「麴氏」,再演化為「車師」。



10、準噶爾(盆地)

「噶」讀 gá(二聲),不讀 gé(二聲)。「準噶爾」為額魯特蒙古四部落之一部,蒙古語意不詳。百分之九十的疆外省份的人都會把「噶」字讀成「格」音,新疆人也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其實內蒙古已經有一個「准格爾旗」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含義。


11、阜康(市)

「阜」讀 fù(四聲),不讀三聲。阜康市為昌吉回族自治州下轄市,1776年設縣,縣名為清乾隆帝賜,意為「物阜民康」。



12、富蘊(縣)

「蘊」讀 yùn(四聲),不讀wēn(一聲)。新疆人常讀wen,一聲。蘊縣為阿勒泰地區下轄縣,1937年從布倫托縣(今福海縣)分設為可可托海設治局,後更為富蘊縣。



12、喀納斯(湖)

應讀 kā nà sī,「ka」讀一聲,不讀 hǎ nà sī,「ha」一聲或三聲。「喀納斯」為蒙古語「陡峭」,因該湖、河位於哈薩克族聚居的阿爾泰山中,哈薩克族稱其為Kanas(操突厥語系的民族無「h」音)。



13、焉耆(回族自治縣)

「耆」讀qí(二聲),不讀jī(一聲)。新疆人常讀jī。西漢時有焉耆國,國名為古吐火羅語,意為「火』。1913年設縣,今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轄。今維吾爾族稱「焉耆」為「喀喇沙爾」,意為「黑城」或「(宗教)聖城」,因「喀喇」在突厥語中為「大」、「偉大」之意(如喀喇崑崙山,意為「偉大」、「神聖」的崑崙山,但不可譯為「黑色」的崑崙山)。


14、尉犁(縣)

「尉」讀yù(四聲),不讀wèi(四聲)。尉犁縣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轄縣。西漢時有尉犁國,國名無考,有人認為是古印度語或源於古于闐國尉遲姓氏。今維吾爾族稱尉犁縣為「羅布淖爾」,「羅布淖爾」為蒙古語,因其境塔里木河注入羅布泊且其境居民(維吾爾族羅布人的先民)多為因羅布泊乾涸而沿塔里木河適徙來此,故後人稱其為「羅布淖爾(人)」。



15、且末(縣)

「且」讀jū(一聲),不讀qíe(二聲或四聲)。但是現在已經習慣讀作「qiemo」,大家也認同了這種讀法,所以也是正確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轄縣。其境西漢有且未、小宛國。《大唐西域記》稱其為「沮未」,又曰其名「折摩馱那」,學者解釋為「沙城」今維吾爾族其為「車爾臣」,語意不詳。


16、喀什(地區、市)

「喀」讀kā(一聲),不讀 hǎ(三聲)。新疆人常讀hǎ,三聲。突厥語系的民族無「h」音。西漢時有疏勒國,清朝有疏勒縣,1954年從疏勒縣分設喀什市。維吾爾族稱喀什為「喀什噶爾」。「喀什噶爾」有多種解釋,一為「各色磚房」(古突厥語),二為「玉石集散地」(古吐蕃語)。

真是漲姿勢啦,哈哈~這些字你都讀對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kx1bG8BMH2_cNUgCV7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