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在門口放了個神奇箱子,引249萬人跟風,全世界都為它瘋狂

2019-08-02     藝非凡

帶走一本,留下一本。

Take a book,Return a book

最近,整個澳洲都陷入了瘋狂,人們紛紛走上街頭,尋找這樣一個個神秘的小箱。


這讓不少圍觀群眾都心生疑惑,這是怎麼了?

怎麼一幫人突然跑上街頭,面帶喜悅翻箱倒櫃地像發現了什麼寶貝。

而且像「傳染病」似的,家家戶戶都開始在自家門前,佇立這樣一個小箱,

這個神秘的小箱子到底什麼來頭?它怎麼能在一夜間走進千家萬戶?

說起這個小箱子,就不得不提到Bol大叔。

圖左滿頭華發的漢子就是Bol大叔

Bol大叔是個不折不扣的書蟲,退休後每天的生活不是在書店、圖書館,就是去往它們的路上。看書、買書、讀書,漸漸的家中的書堆積成山···

Bol大叔愛惜書籍,看完又捨不得賣掉、扔掉,但眼看一天天、一年年,堆積的書籍落滿了灰塵,甚至出現蟲蛀,Bol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大叔為這件事糾結不已,一天在看繪本時他卻突然有了主意,小時候,我們不總是和小夥伴們交換漫畫書看麼?

那為什麼現在就不能共享圖書了呢?要是每個人都把家中閒置的書拿出來交換,不僅可以讓書籍充分利用,節省資源,關鍵還可以讓人們省下一大筆錢,在澳洲買書實在太貴了。

說做就做,Bol仿照信箱的形式,做了一個小木箱擺在自家門口,木箱裡則擺滿了閒置的好書。

剛開始鄰居看到疑惑不已,「老傢伙,你這是要做啥?書放在外面,就不怕人偷走?」

Bol則笑笑回應,放在外面,就是要讓人「偷」的。

聽了他的話,大家這才恍然大悟,漸漸地社區里的人紛紛湊上前來,饒有興致地翻看木箱裡的圖書。

有的孩子看到一本好書,乾脆席地而坐品讀起來。

有人則為翻到一本許久想看的圖書,興奮不已。

就這樣,這個小箱子成了周圍居民最愛來的地方,很多平時交流不多的鄰居,也因為分享探討書籍,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整個社區一下子團結友愛起來。

但令Bol大叔萬萬沒想到的是,他擺出的書一本沒少,反而多了起來大家似乎冥冥中達成了默契:每帶走一本書,就會留下一本書。

這讓Bol深為感動,他把自己和圖書箱以及圍繞圖書箱發生的故事,發布在網絡上,網友一下子就炸了鍋,瞬間掀起一股熱潮。

人們紛紛效仿,在家門口按照自己的喜好,設計一個別具一格的小書箱。

從造型到結構設計,

再到塗鴉噴漆,一個小小的書箱,看每個人的神情就知道,他們投入了十分的認真。



而這樣挖空心思,專注投入做出的書箱,有的充滿藝術色彩···

有的滿滿的科技味道

有的則充分廢物利用,把閒置的鐵盒整修、刷上新漆,成為大肚能容的書箱。


還有的匠心獨運,又省時省力,直接把廢棄的冰箱利用起來。

門口枯死的樹樁,恰好可以做書箱,創意新奇,原汁原味。

這一個個五顏六色、新奇別致,又充滿地域特色、個性風格的書箱,成了一道道特殊的風景,

特別利於在現實生活和社交網絡主動傳播分享。



圖書箱的故事不斷被大家討論,而這枚普通卻神奇的小箱子,竟然引起ABC News的報導,點擊率超過249萬。

大家對這個絕妙的想法都讚譽有加。

「太棒了,我有一堆書想分享出去,但一直苦於不知如何分享,一想到要把這些書扔掉,我的心都碎了,不過現在好了···」

「多麼偉大的創想啊···不論我住在哪,我都會充分利用身邊的圖書館,現在這個圖書箱的創意,讓我驚訝!」

「這對每個人都是極好的,很多人都對擱置的圖書手足無措,現在它們可以被回收分享,我愛死這個主意了。」

不僅在澳洲風靡,這個有魔力的書箱,一經在社交網絡上轉發分享,很多國外網友也紛紛加入、創造有特色的小箱。

英國倫敦,充滿地域風格的電話亭書箱。

美國佛羅里達,一隻大公雞,透著自然的味道,足以代表它們的農場文化。

義大利,鮮亮的紅色,熱情而浪漫。

德國柏林一個書箱,也透著簡潔嚴謹。

紐西蘭,則一股淡雅的田園格調。

這些或大或小,或精緻或粗獷的書箱,就像一顆顆閃耀的星星,連接照亮了全世界。它不僅讓人體會到閱讀的靜雅,更讓人享受分享的快樂。

一枚小小的書箱,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它裝的是知識,分享的卻是信任、善意和美好。



圖片來源網絡,藝非凡編輯整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gU9W2wBUcHTFCnf6AO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