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的房地產市場,原本是一片大好的返鄉置業潮,今年卻顯得格外冷清。
在河北邯鄲,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為吸引返鄉置業人群,不少項目推出了諸多優惠活動,如憑返鄉車票專享置業特惠、到訪禮、現場抽獎、成交額外折扣等。但由於原本春節期間計劃開放的售樓處關閉,所有活動均被通知取消,線下活動重啟時間另行通知。
在四川遂寧,有開發商表示:「現在房款專款專用,工程款撥付緊張,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會有好多促銷活動,雖然單價不怎麼變,但有變相折扣和送家電家具等,會讓總房價回落一些,很多樓盤都會經常做促銷活動。」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則表示,現在即便相關管理部門不會關閉售樓處,各大開發商自己也會關閉售樓處,因為很少人來。
這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沒了買房的人,市場人氣似乎一瞬間就被抽空了。
人氣,就是房地產的「心臟」,現在樓市的「心臟」則出現了短暫的停頓。
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26日,至少18個省市區暫停開放商品房售樓處,包括成都、南昌、福州、昆明、南京、贛州、宜昌、湛江、騰衝、綿陽、鄂州、廣西、德清、攀枝花、雅安、樂山、自貢、廣州(部分樓盤)等地。
1月26日晚間,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也向會員單位並全行業發出倡議,倡議書指出,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暫時停止售樓處銷售活動,擇機再行恢復。
沒人買房,再多的房子擱在那裡,也是不折不扣的鋼筋水泥。
筆者認為,這樣的狀況,會導致2020年樓市付出3個「代價」。
1,上半年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增大。
現在已是1月末,返程客流越來越多,今年的返鄉置業潮消失,已經毫無懸念,這個春節不少城市會出現低成交乃至零成交,也絲毫不會讓人意外。
每年的1-6月份,都有兩波房地產銷售大潮,一次是三四線城市靠返鄉置業大軍帶來的熱銷,一次是靠年後3-5月份所謂「小陽春」的帶動。
然而,今年不光是三四線樓市最大的「仰仗」打水漂了,一二線城市期待已久的「小陽春」也很有可能告吹。
原因很簡單,即便現在返程,在形勢沒有好轉的前提下,樓市裡的人氣不會有絲毫反彈,在生命與安全面前,沒人願意把房子當成一件重要的事。
返鄉置業和小陽春一旦消失,1-6月份的房地產市場將會迎來更大的回落壓力,房企、中介、二手房賣家只能「吃悶虧」了。
2,樓盤施工進度、交付進度會延遲。
春節期間大部分工地已經停工,建築工人返鄉,但現在很多城際班車已經停運,工人在春節後也難以返崗,因此新開工以及項目建設進度必將受到影響。
還有即將交付的房子,體量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大。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房地產市場,絕大部分賣的都是期房,交房周期基本上都是兩到三年左右,每過兩三年,都會出現一波交房潮。
2009年是期房銷售的一波高峰,隨後的2011年進入交房潮,相隔2年。2013年的時候也出現了一波銷售潮,到了2016年,就出現了第2波交房潮,相隔3年。
這一波2016年至今的房價上漲,到2020年必然會出現第3波「交房潮」,規模要比前兩波大的多,其中很多房子都集中在2020上半年交付。
但是,讓諸多業內人士和專家大跌眼鏡的是,眼下這種局面,必然會導致延遲交房的出現。
3,中小房企的生存境遇會更難。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的公告顯示,2019年宣告破產的房地產相關企業數量多達525家,且進入2019年下半年之後,破產房企數量正在增加,12月份創下全年最高點。
去年的形勢已經對小開發商如此「不友好」,又碰見2020年這樣的形勢,中小房企的境遇可想而知。
數據顯示,2020-2022年,房地產境內債到期量分別為4316億元、6212億元和3764億元。2020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償債高峰期,連續6個季度到期量超過1200億元。
巨大的還債壓力下,如果無法及時將手中的期房、現房賣出去,大型房企可以靠融資「活下去」,小開發商或許只能甩賣項目求生了。
不過,2020年的樓市倒也不必過分低估,20天之後或許會出現「轉機」。
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
1,過了正月十五,形勢或將大有不同。
今天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表示,可預見的在一到兩個潛伏期間,出現拐點,大概是20天到1個月左右,如果每天的案例出現趨勢性減少,樓市恢復人氣也會是很快的,只不過不會出現類似2018、2019年那樣火熱的行情罷了。
2,20天以後,工廠復工、返程上班、學校開學、工地施工。
各行各業都會步入正常的狀態,房地產也是如此,很多人覺得20天的時間太短,事實上,今年假期能夠延長3天已經殊為不易。
飯店要營業,工廠要復工,農民工要養家,剛需要攢錢,有房族要還貸,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彼時經濟活動包括房地產的施工、銷售,也都會逐步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