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地板陽性!專家提醒:十月,市民還需當心這些疾病

2020-10-03   佛山新聞網

原標題:這地地板陽性!專家提醒:十月,市民還需當心這些疾病

廣西防城港市10月1日深夜通報

常規檢測篩查中發現

當地一超市凍庫地板環境樣本檢測出

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10月1日,廣西防城港港口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新大新超市(港口汽車站店)凍庫地板樣本檢測陽性的情況通告》。

通告全文如下

10月1日,從港口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獲悉,為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文件要求, 近期港口區加強了冷藏冷凍肉品的主動篩查。9月30日,港口區市場監管局、疾控中心對新大新超市(港口汽車站店)樣本進行常規監測,其中超市凍庫的地板環境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港口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對涉及產品進行封存,對該產品進貨、庫存、銷售情況開展溯源調查,擴大對超市環境和產品的核酸檢測,排查可疑接觸人員, 對超市相關工作人員共140人開展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消除潛在疫情風險, 港口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將按照願檢盡檢的原則,在漁洲坪街道桃花灣社區開展免費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請廣大市民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同時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出入公共場所時佩戴口罩,減少聚集。

專家提醒,10月還需注意這些疾病!

10月,市民需要重點預防 新冠肺炎,同時還需要預防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登革熱、水痘等急性傳染病,並警惕沙門氏菌和副溶血弧菌等細菌性 食源性疾病以及水產品(特別是小龍蝦)相關 橫紋肌溶解綜合徵。

工廠、企業等集體單位以及人流量大且密集的交通工具、賓館酒店、旅遊景區等場所需重點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學校及托幼機構需重點防控 新冠肺炎、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和水痘疫情。

01

新冠肺炎

目前,我市處於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出現零星病例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10月國慶、中秋雙節假期,人群聚集增多、流動頻繁,市民應提高警惕,繼續保持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線、公筷制、使用「健康碼」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在人員密集的密閉半密閉場所、與他人小於1米距離接觸時要佩戴口罩。特定人群,例如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在密閉公共場所工作的營業員、保安員、保潔員、司乘人員、客運場站服務人員等以及就醫人員都要佩戴口罩。同時,減少開展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減少到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公共場所活動。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公共場所、公共運輸工具等要落實清潔、消毒等衛生措施。

工廠、學校、企事業等集體單位、醫院、密閉公共場所、農貿市場、車站等為重點防控場所,要按照相關工作指引要求,落實健康監測、重點地區人員篩查、分區分類管理、環境通風消毒和宣傳教育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疫情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健康部門。

市民若計劃在假期出遊,要保持警惕,在做足個人防護情況下安全遊玩,為了外出旅遊健康愉快,建議市民從以下幾大方面做好個人防護:

1.建議選擇境內旅行

不建議境外旅行,對於出境出國,有關部門有明確規定,公民應嚴格執行。強烈建議不是非常必要,不要出境,如實在必須出境,入境後應接受14天隔離醫學觀察。境內旅行建議選擇身體狀況良好時出行,尤其是老年人、孕婦和有基礎性疾病人員。如果身體條件不允許,建議儘量推遲旅行。

2.提前做好旅遊計劃

選好目的地和景點。提前網上預約,避開景區景點的尖峰時段。

3.全程做好個人防護

準備足夠數量的防護物品,例如口罩要備足。在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期間、人流密集的場所建議全程佩戴口罩。外出歸來、飯前便後和咳嗽噴嚏以後,要把雙手清潔乾淨。

4.注意旅途期間的飲食和環境衛生

建議選擇衛生狀況較好、通風設施比較完善的賓館和酒店,入住後建議經常開窗通風透氣。

5.每天做好自身的健康監測

在出行期間,如果出現咳嗽、發熱、乏力等症狀,應該首先做好自我隔離,戴好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到就近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6.提倡非現金支付

建議掃碼支付,減少由於現金支付造成的接觸風險。

最後,如果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並暫緩或取消出行計劃。

02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諾如病毒感染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胃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範圍廣,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或腹痛、腹瀉。可通過多種途徑感染,並不僅僅通過食物傳播。

預防措施:

(1)勤洗手、常通風、保持個人衛生。

(2)飲食飲水要衛生,食物充分加熱,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在外就餐不吃生冷、半生的海產品和水產品等食物。

對於被確診為病毒感染性腹瀉的患者, 需做到:

(1)居家隔離。

(2)規範處理嘔吐物,對污染的表面進行消毒,處理時應佩戴手套和口罩。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容易在托幼機構、學校、養老院等集體單位傳播擴散。托幼機構、學校、養老院、企事業等集體單位要落實健康監測制度;發現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病例異常增多時,立即向當地衛生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並配合開展調查和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控制疫情擴散。

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容易在托幼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聚集性疫情。預防手足口病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養成「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常通風、勤消毒」等良好衛生習慣,在手足口病高發期應儘量少去公共場所。家長若發現小孩出現發熱,手掌、腳底或口腔等部位出現水泡或者皮疹等症狀應該及時帶小孩到正規醫院就診治療,並且密切觀察孩子病情變化。

托幼機構和學校需嚴格落實晨檢制度,及時發現和隔離患病學生,同時加強消毒措施,嚴把病例痊癒返校關。

6月齡至5歲兒童的家長可按照「知情、自願、自費」原則,在預防接種單位為孩子接種EV71疫苗以預防EV71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幼兒感染EV71容易發展為重症病例)。

04

登革熱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突發高熱、皮疹和頭、肌肉、關節疼痛為主要症狀。

10月,我市高溫、多雨天氣頻繁,伊蚊活動轉趨活躍,也容易形成伊蚊孳生地,市民預防登革熱要「翻盤倒罐清積水」,尤其在下雨後必須及時清除居家(花瓶、盆栽托盤)和周邊環境(儲水容器、閒置器皿)的積水等蚊蟲孳生地。

此外市民還要做好防蚊措施,例如掛蚊帳、裝紗窗、噴洒防蚊水等。如出現突發高熱、皮疹,頭、肌肉、關節痛等症狀,應馬上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並配合醫生治療。

05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全身性丘疹、水皰、結痂為特徵,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0%發病。嬰幼兒和學齡前、學齡期兒童發病較多,易感兒童感染後發病率可達95%以上,因此水痘極易在人群密集的學校等集體單位傳播擴散。

如何預防水痘? 可採取以下措施

  • 適齡兒童接種2劑次水痘疫苗(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 開窗通風;
  • 勤快洗手。

針對水痘,托幼機構和學校需嚴格落實晨檢制度,及時發現和隔離患病學生,同時加強消毒措施,嚴把病例痊癒返校關。

06

食源性疾病

最近我市陣發性降水和高溫炎熱天氣交替出現,易引起細菌滋生而引發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細菌性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於吃了含有大量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類。引起疾病發生的常見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症狀為主要特徵。

如何預防細菌性食源性疾病?首先,集體單位食堂以及餐飲業應加強食品衛生管理;從業人員應注意食品操作衛生,刀具、餐具、砧板等生熟分開,清洗、加工食品時避免交叉污染。其次,市民應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喝開水;食品要燒熟煮透;少吃或不吃剩飯剩菜,如需食用,需要徹底加熱。

10月,農貿市場和餐飲行業紛紛熱賣小龍蝦,食用小龍蝦是引起水產品相關橫紋肌溶解綜合症的原因之一。橫紋肌溶解症通常表現為肌肉疼痛、乏力、腫脹、臉紅、出疹、以及小便顏色像醬油一樣的尿,也可出現發熱、全身不適、噁心、嘔吐、精神錯亂、精神激動、少尿或無尿等症狀。如果出現後面這幾種症狀,常意味著病情較重。

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病因複雜,發病的致病因素和機理仍然不明。總體而言,美味的小龍蝦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很安全的,但市民食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01

烹飪小龍蝦時要去除腮部及腸道,蝦殼用刷子刷洗乾淨並應煮熟煮透。

02

吃小龍蝦時建議適量有度,只吃小龍蝦的肉、避免吃其頭、內臟、蝦黃;同時避免其他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的因素,比如酗酒、過量運動、服用敏感藥物等。

03

如食用後24小時內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時到醫院就醫,並說明食用史。特別提醒對於食用小龍蝦容易引發過敏症狀的過敏體質者、曾經有過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的病人、痛風病人、已明確對蝦過敏的人群應謹慎進食或避免進食。

04

及時關注當地媒體信息,對於短期發病集中發生的區域和時間應該避免接觸。

05

有選擇性地挑選水產品,並注意保存和處理,避免變質和交叉感染,根據水產品食物中毒的特點預防和減少中毒事件的發生。

來源:健康佛山

編輯:佛山新聞網 溫茗斌

審校:利莉、陳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