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一些國家宣布停止大米出口。這引發了全社會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關注。隨著國內經濟逐步復甦,國內大米到底夠不夠吃?從公路幹線大米的運輸情況就可見一斑。來自國內貨運信息配載平台滿幫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四月份,全國大米運輸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是:黑龍江、吉林、江西。其中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運輸量占到全國總量的四成,連國內水稻主產區的湖北也恢復了供給能力,躋身全國第五。在大米輸入量上,山東位於廣東、黑龍江之後,排名全國第三。
有意思的是,在全國大米運輸熱門線路中,山東有一個城市作為山東省內的糧食集散地脫穎而出。不是省會濟南,不是北方小商品、物流集散地臨沂,而是出產魚台大米的濟寧。由京杭大運河延續下來的商貿慣性,使這座城市在糧食物流上的輻射力超過了比它更靠近江蘇的臨沂。從淮安和鹽城運來的大米,源源不斷地輸入到這個北方糧食物流集散地。
黑、吉兩省大米運輸量占全國總量四成
4月16日,滿幫平台卡車司機董師傅剛剛拉了滿滿一車大米從老家吉林白城市運到北京。因為疫情董師傅在家休息了兩個月,3月份復工後就開始往北京拉大米了。現在需求量越來越大,過兩天他還會再拉一車過去。
吉林省位於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帶上,是中國主要優質粳稻生產基地,近年來糧食調出量始終居全國前列。董師傅常年往返吉林、北京、河北一帶運輸大米,今年已經是第九個年頭了。從吉林裝好貨,24個小時左右就能到北京。董師傅常年拉大米,東北大米年年豐收,大米運輸沒有淡旺季。今年因為有疫情,他擔心貨會變少,但這個兩月跑下來發現完全沒啥影響,「貨源很多,大米肯定夠吃,老百姓完全不用囤。」董師傅說。
4月20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綜合數據顯示,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應充足。
大米運入量,山東排名全國第三
滿幫大數據顯示,今年3-4月,全國大米運輸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是:黑龍江、吉林、江西、安徽、湖北。從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東北產區,其中黑龍江和吉林兩省運輸量占總量的40.57%,是國內大米運輸的絕對主力省份。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大米輸出量也躋身前五,可見,隨著疫情的緩解和糧食加工業的復工復產,作為中國水稻重要產區的湖北省,重新恢復了強大的供給能力,也進一步穩定了國內的糧食儲備。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截至4月18日,全國春播糧食已經完成意向面積的21%,進度比去年加快1%。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雙季稻」政策後,早稻種植面積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即使國外限制糧食出口,我國大米供應也是充足的。
滿幫大數據顯示,3-4月,北京市的大米主要來自雲南、河南、黑龍江和河北四地,其中,雲南省不僅是雲貴高原大米產區的主要省份,也是泰國大米運入國內的重要樞紐地區。
常年運大米的董師傅對價格很敏感。董師傅的大米主要送往北京順義區、房山區、通州區。卸貨後,貨主會將大米陸續搬運到北京各大超市、學校和糧油市場。「現在大米價格很穩定,和往年比起來沒啥變化,每斤的價格差不多在一塊三四。往年學校食堂的需求量很高,最近北京陸續有學校開學複課了,五一期間量應該會逐漸加大。」
年糧食流通量600萬噸!江蘇大米運到濟寧
滿幫大數據顯示,去年五一期間,全國大米輸出最多的五大省份分別為:黑龍江、江西、湖北、江蘇、安徽。大米六大產區中的東北產區、華東產區、長江流域產區均有覆蓋,占比也相對均衡,較全年來說,運輸量也沒有太大的波動。從熱門線路來看,分布亦是如此。
從去年五一期間大米運輸的熱門線路來看,來自山東的濟寧作為北方糧食集散地的地位凸顯出來,其輻射力達到了國內大米主產區的江蘇鹽城和淮安。而首批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的臨沂,在糧食物流上,竟然輸給了地處京杭大運河中段的濟寧。
由於歷史原因,位於京杭大運河邊的濟寧,一直以來就是名震南北的糧食集散地。在糧食產量方面,濟寧市年產560萬噸,占山東省的1/9,全國的1/100,年糧食流通量更是高達600多萬噸。而濟寧當地產的魚台大米,更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其中稻穀產量20961萬噸。今年,隨著餐飲業加速復工,以及各地刺激消費政策的陸續出台,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無疑將會再次拉升公路貨運量的回暖勢頭,大米作為國人餐桌上最重要的主食,運輸量也有望達到去年同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nBCy3EBfwtFQPkdGX-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