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許多朋友發來的問題,例如:高層樓裝集成灶好不好?能同時裝頂吸和側吸嗎?集成灶好不好?……諸如此類。
說到廚房,出油煙機是個逃不掉的話題。側吸、頂吸以及新晉寵兒集成灶,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掰扯掰扯。
1.高層走公共煙道的儘量別裝集成灶,性價比不高
2.撇開具體型號比較,都是耍流氓。
3.那看什麼呢?看風量風壓。
4.作為煙機,集成灶和頂吸側吸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下排風,一個上排風。
5.這裡集成灶只與側吸和頂吸作比較,更多關注排煙功能。
先從大家疑問最大的集成灶開始。其實,近下新熱的集成灶並非新品,10年前就賣過一波。
從源頭處吸油煙,風力大,還不占上面頂櫃的空間,集成灶這個產品,一聽就很好啊!所以當年賣得也挺好。
為什麼沒賣下去?因為會爆炸!不開玩笑,那時候的產品,從設計上就有安全隱患,深井式的出風口離灶台太近,火星容易捲入煙道,會發生爆炸事件。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現在的集成灶,已經在不斷的進化中解決了這個問題,因此在油煙機的賽道上,基本能夠和頂吸、側吸這種傳統油煙機並排奔跑了。
但集成灶依舊有其缺陷,就像側吸和頂吸油煙機一樣,需要在不同情境下使用。
劣勢1:下排風可能油煙倒灌
下排風是集成灶才有的特點。很多小區裝公共煙道,抽油煙機裝在煙道旁的話,集成灶煙道更短。
這種情況下,一個玩不好,油煙就倒灌。
上煙道排風的頂吸和側吸,就算離煙道近,屋內也有一段緩衝煙道。
有朋友會說,沒事,小區有副煙道,對我家沒影響。(副煙道就是指公共煙道內你家煙道口延伸出的一截,目的是減輕公共煙道對家庭排煙的影響,具體如下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一般情況下有副煙道的排煙管基本沒有油煙倒灌問題。
但你裝集成灶的話,物業一般會讓你和樓下鄰居共用副煙道。(等於放棄自家煙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走自家的副煙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走鄰居家的副煙道
你知道嗎,低層煙越往上飄,在管道內,風壓越大。
那麼可以想,明明350Pa風壓的就能解決排煙,集成灶要450Pa才能在鄰居的油煙道里擠出去。
你家的油煙真是要拼盡全力擠出去……
而且,風壓越大,煙機價錢越貴。而且還是有油煙倒灌的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止逆閥是個不錯的解決辦法,所以高層裝集成灶,必裝止逆閥,還得選好的那種。不然樓下今天吃蒜蓉韭菜,還是吃爆炒肥腸,一進廚房你就一清二楚。
讓你走副煙道的高層還是放棄集成灶吧……
但止逆閥只能防止油煙倒灌,想把自家煙道的煙排出去,還是得靠大風壓。不然煙就留到自家的煙道里。
所以高層裝集成灶為什麼性價比不高?因為下排煙止逆閥必須多加,貴,需要更大風壓,更貴。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劣勢2:煙道占收納空間
還是煙道,這次指的是自家煙道離公共煙道較遠的情況。
上排煙的頂吸和側吸走的是吊頂上面,因此不占柜子空間,而集成灶的煙道會占地櫃空間(要開孔)。
開孔也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如果離公共煙道近的話,對收納空間就不造成侵占(但會出現第一點油煙倒灌的可能)。至於風箱,無論哪種都會占,所以沒什麼區別。
風箱可以理解為除吸風口外的東西。
劣勢3:鍋具高度有限制
集成灶的吸煙口離灶台底部一般是250~350mm,大鍋不怕,就怕高鍋。
一個300mm的老式蒸鍋就能讓集成灶夠不到頂,更別說層層疊起來的蒸屜了。
當然如果覺得水蒸氣之類的不需要吸走,那也沒關係。
之前有坊間傳言,集成灶吸力過大的話會影響火力。這倒確實一個問題,不過也看型號和品牌,而且受灶台本身火力的影響,這個評價不一定準確。
其實還會有一些其他擔憂,例如有些一體機壞了一個部分就要整體全換,再例如集成灶整個放那又大又丑不好搭櫥櫃,或者工作噪音太大等。
這是部分機型的問題,用心挑的話,基本可以避免。(不好搭配櫥櫃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大,其他基本都有解決了的型號或品牌)
集成灶也有一些側吸和頂吸無法替代的優點。
優勢1:油煙不過臉,吸得更乾淨
從源頭上吸走油煙的,只此一機,別無他機。鍋具上緣的150~400mm是油煙產生區。集成灶的吸煙口就設在這,正好可以把油煙一齊吸走。
煙霧從產生到擴散是有規律的,一般來說,煙霧在150-250mm處產生,250-400mm為收縮升騰區,400mm以上就會瘋狂擴散。所以黃金排煙區應當在400mm以下。
別小看油煙不過臉,目前只有集成灶能做到這種安全健康的護膚操作。愛美愛做飯的女士請優先考慮集成灶。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朋友吐槽「炒菜根本聞不到菜香」是完全有可能的。倒不是因為吸力大,只是排煙位置好。
優勢2:清洗相對更簡單
拋開一鍵清洗這個褒貶不一的功能,單看位置,集成灶就比側吸、頂吸好清理。集成灶的油盒位置在底部,面板也不需要抬頭抬胳膊慢慢刷。
至於內部的清理,所有煙機都很麻煩……
但在對比清洗功能的時候,倒並非看什麼油脂分離度。想要用得乾淨用得久,還得看葉輪上有沒有以及有多少層鍍膜。
油脂分離度和你想的恰恰相反,它是指把多少油脂留在了自家煙道里,為的是防止公共煙道起火,國標為80%。
優勢3:不擋窗台陽光
如果家裡的公共煙道在窗台附近,頂吸、側吸顯然就不適合裝在這裡,一個集成灶,廚房採光不成問題。
頂吸和側吸都是上排風,優勢劣勢基本和集成灶反著來。例如煙道走吊頂,不占收納空間;鍋具隨便選,位置絕對夠。或者炒菜油煙過臉,對皮膚不好;清理相對麻煩等。
但頂吸和側吸也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優勢。
1.側吸優勢:個子多高都不碰頭
側吸是小編覺得性價比最高的煙機,一是比集成灶便宜,二是同等風量風壓下,比頂吸效果好。便宜這個就不說了,效果好主要是因為吸煙口低。
個子高的男生們也不用找藉口不做飯了,選個側吸,不會碰頭,也不用弓腰,做飯再喊累就叉出去打一頓。
2.頂吸優勢:完美融入櫥櫃,美得不可方物
大家也不用嫌棄頂吸,從銷量看,頂吸基本還是霸主,主要是因為技術成熟,而且相對便宜。畢竟歷經歐式和中式的發展,頂吸基本已經定型了。
小戶型首選頂吸,不占炒菜的地方。而且頂吸是最不影響櫥櫃視覺效果的油煙機。
風量、風壓和吸煙口位置,是影響排煙效果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吸煙口位置這個沒法改變,就不說了(幾乎無機能敵集成灶)。咱們重點來看看風量和風壓。
1.風量
風量是影響排煙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手放在吸煙口,感受到的就是風量。
一般來說三口之家至少選15m³/min。做飯經常爆炒煎炸的話,要選20m³/min以上。風量的國標為10m³/min,但目前做到18m³/min左右的比比皆是。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你拿15m³/min的集成灶和20m³/min的頂吸比,那效果肯定是頂吸好。
但大風量一般帶來大噪音,不想太吵的話,還要注意噪聲這個參數,一般來說,不大於65dB的話就可以了。
國家的標準是73dB。
2.風壓
如果你家在低層,或者沒有公共煙道,那麼風壓影響並不大。風壓的主要作用是幫你家的油煙擠進公共煙道,不然就等著油煙倒灌吧!
越往上風壓越大,高層必須選風壓高的煙機。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是 350Pa-450Pa,也有的煙機能做到七八百帕。選購原則是樓層住得越高,風壓需要越大。
管道的曲折程度也是影響風壓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麼灶台沒法亂搬——煙道就在那,拖太遠的煙管會讓風壓大打折扣。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可以說煙管口決定了廚房的位置。
至於煙機的用材、款式等,並不會對效果產生決定性影響,安全、自己喜歡就好。
1.樓層越高,風壓要越大,集成灶要更大。
2.一般情況下推薦側吸。
3.集成灶基本越新款越好用,技術在進步(價格也在進步)。
4.爆炒煎炸無論哪種風量至少20m³/min。
5.開放式廚房理論上用集成灶洗得更乾淨(但不好看),實際上型號選對了效果都差不多。
其實,關於集成灶,小編說到也只是一部分。畢竟它是一個一體灶,還要考慮灶具以及下帶機器(蒸箱或消毒櫃)的各項參數。
參考整個集成灶市場的情況,覺得集成灶可以一試,只是買之前一定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