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月以來,A股連續四周黑色星期一(都是下跌行情),全球疫情還在持續升溫,導致股市也是全線延續大跌趨勢,中國雖疫情相對控制住,但國內經濟和A股同樣仍受到波及,被動的形勢震盪格局,今天兩市再次繼續縮量調整,盤中雖然一度大跌如期回補了下方缺口,但是最終截止收盤仍是下跌。
從最近四周的盤面來看,每周都是如此;大家每周末都在期待降息,基本上都是失望,而本周末依舊沒有全面降息,反而是IPO比以往多了一家,這個利空也是相當明顯的。為什麼今天沒有砸下去,大家要知道,量能的下跌,導致市場沒有賺錢效應,但好在是跌的不多,再砸也砸不出什麼東西了。
其實市場目前的問題就是沒量,我說的沒量並不是沒錢,而是市場沒有賺錢效應。賺錢效應需要市場推動上漲,更需要持續的熱點;如果沒有持續熱點需要市場釋放利好,或者是市場足夠便宜才能吸應資金,目前看,在當前時段時機不成熟,特別是國外的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
周末也還是有一些有用的信息的:國內方面,中央政治局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財政部、發改委均透露要擴大地產專項債規模,預計2020年新增專項債3萬億,較2019年專項債規模2.15萬億明顯增加。根據中性測算專項債,加上其他地方專項債可用作項目資本金、降低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這幾項政策,預計2020年基建投資為19.28萬億、同比增速5.89%。說明國家也在用一些舉措來刺激市場,而且也是再次提到基建這個點。從3月份以來,基金已經開始吸廉價的籌碼的籌碼,3月23日,資金再度借道ETF抄底A股,股票型ETF逆市吸金近100億元。在3月27日有22.40億元的資金凈流入。一周凈流入101.97億元,3月份凈流入527.11億元,今年以來凈流入769.43億元。特別是在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長表現平穩,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繼發力釋放政策紅利,且資本市場估值相對較低,外資在高資本回報的吸引下將持續流入A股。這也說明A股後市的走勢大家都是非常相信並期待的。創業板可以看到今天的調整還是非常明顯的,可見二月份科技股的大漲所導致現在的創業板仍在延續調整,預計四月份仍要繼續震盪調整。這個缺口的回補短時間應該不存在,如果創業板迎來上升,那也說明A股的行情到來,所以我推測預計在疫情國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然後創業板科技股領漲,主線新基建等多點開花,估計到時創業板能再創新高,所以現在還是繼續等待降息類消息的刺激,可能會提前刺激下A股,會迎來一波短暫的行情。
盤面上,農業和口罩醫療相關盤中有所異動,表現相對強勢,一度出現多隻漲停個股;中船系盤中異動明顯,整體快速拉升,中船防務漲停;汽車、磷化工、特高壓、水利建設、建築建材等盤中也均有不同程度的異動,只不過整體的持續上攻性不強。這也是屬於正常情況,畢竟大盤處於弱勢下,很難有突出的逆勢表現。總體來說說,整體弱勢明顯,短線的熱點也較難把握。
截止收盤時,兩市交易的約3800隻股票中,上漲股票不到五三分之一,超過三分之三二股票下跌。不計ST股和剛剛掛牌的新股,漲停和漲幅超過10%的股票僅30多家;包括漲停股票在內,上漲超過5%的股票只有134家。僅43隻非ST股跌停或跌停超過10%;跌幅超過5%的股票有500多家。今天得熱點基本都已經熄火了,僅農業,雞肉、豬肉有所效應,雖然指數跌幅不大,但是個股殺傷力還是較大,導致今天的普跌行情。
A股2700點關鍵性位置,到底該如何操作呢?
從今天整個市場的表現看,市場明顯是跟隨著上周五全球市場的不做為出現了調整的走勢,儘管說市場今天調整,但好在的是依然未能跌破2700點,因此在市場未跌破2700點之前,我們不能輕易說做空,經歷過去年一年的都能走下來,更何況堅持更多年的股民,炒股能一直活著的才是成功的,而不是飛蛾撲火,已持續解決戰鬥,這是個細活,必須要慢,2700的位置是可以適當的下注,但是切記不要梭哈,要給自己留有餘地。
始終堅信這一點,我國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加上復工已經逐步推進,經濟的活力已經逐步釋放。各項有利於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政策也逐步出台,而且A股的下跌空間也是有限的。總之,股市還在尋底、磨底階段。這個時候,如果空倉或者倉位不重,可以繼續多看少動,等待時機。
免責聲明:文章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作者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作者已力求文章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意見並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作者無關。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9121020072349124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