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負循環,拖垮你的生活

2019-05-14     亮叔聊卡

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有一個能量場,決定了你生活的狀態。

1

相同的起點,有的人活得越來越好,有的人活得越來越差。

作家毛南講過自己的故事:

剛畢業那會,他有兩個壞習慣;熬夜和購物。熬夜,是為了打遊戲,結果是,第二天起不來,總是遲到,沒精神,工作也做不完。

今天的推到明天、明天的推到後天,結果每天都在加班,就是不不打遊戲了,也還要加班,但工作還做不好,一年下來沒長一毛錢工資。

他也喜歡購物,但工資不漲,沒錢。怎麼辦?開信用卡,工行的、建行的、農行的……四五張,拆東牆補西牆,卡里的錢越欠越多,連過年的車票錢都沒有。

三年下來,沒存到一分錢不說,還欠下四張信用卡,越滾越多,每個月發下來的工資還不夠還貸,而且一直循環下去。

他這才發現,從一開始,自己的生活就處於一種負循環的生活狀態:熬夜——沒精神——工作做不完——再熬夜;購物——沒錢——開信用卡——購物——又沒錢。

  • 所謂的負循環,指的是當下的生活狀態、所作所為,對自己是透支的,而不是增值的。

三個維度最能體現:工作、身體與金錢。

你的態度決定了,你是在過有增值的正循環生活,還是在過透支的負循環生活。

2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000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55.3%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00—2000元,77.8%的受訪大學生稱,身邊透支消費普遍。

關於大學生超前消費的原因:

63.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超前消費觀影響,62.0%的受訪者直言是攀比心虛榮心作祟。88.5%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亟需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這個數據很驚人。

因為有一大批的大學生,在還沒進入社會開始工作之前,就提前將自己的生活狀態拖進負循環之中。

一個真實的例子:

廈門,一名華廈學院的大二女生,用手機拍下自己的裸體,在多個借貸平台貸下257筆欠款,總計57萬985元,無力償還,父母被威脅,裸照被散布。女子走投無路之下,給父親發了一條簡訊:可是這一次,我真的覺得很累,你說眼不見為凈,那我只好消失在你的眼前,不讓你心煩了,是啊,你怎麼會有這樣一個女兒……」然後焚炭自殺。

這樣的新聞總能見諸報端。

中國年輕的人負債情況並不樂觀。

報道稱:中國18歲到35歲的一代,對信貸消費有著前所未有的熱情。數據顯示,中國年輕一代身背的債務,竟達到了他們月收入的18.5倍。

超額消費只能帶來兩個後果:

欠更多的錢,開更多的信用卡,把自己拖死;滿足欲升高,下次消費時,你必須花更多錢買更好更貴的東西,才能滿足你對消費的慾望,如此循環。

只有年輕人才會相信,越愛花錢的人越有錢。

花錢和掙錢,永遠是兩碼事。

超額消費只會讓你變得更窮,僅此而已,不能給你帶來任何有意義的增值,和投資相差了幾億個層級。

  • 超額消費,就是負循環。



3

《半島晨報》的報道,在中國,每年有60萬的人因過度勞累致死,超過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

其中,男性居多,IT業過勞死的年齡最低。直接死因包括: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瘤、心瓣膜並、心肌病和腦出血。

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高、心理壓力大,加上長期缺乏鍛鍊,導致一大批年輕人,還沒來得及享受勞動的收益,就已經過勞而死。

去年6月,34歲的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在乘坐地鐵時突發腦溢血去世,同事稱,這幾年工作太拼,長期加班熬夜。

2015年3月,深圳的IT男張斌,被發現猝死在酒店的馬桶上,僅36歲。凌晨1點,他還發出了最後一封工作郵件,常常加班到早上五六點,又接著上班。

類似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

中國人的身體狀況已經到了慘不忍睹的境地,各類重大疾病,不斷上升,並且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

《2016年中國人健康大數據》提醒,在中國,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罹患癌症,一個罹患糖尿病,至少一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中國社科院《人才發展報告》指出:

有七成的人有過勞死的危險,白領的亞健康比例高達76%,這些人中,如果不注意調整,將有2/3的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並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還覺得自己年輕無所謂,熬夜、不鍛鍊、透支身體、死命工作。

那麼,你所有努力都將白費,你的人生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透支狀態。透支的是未來生命,是你還未享受的大好年華。

  • 透支身體,就是負循環。



4

  • 我們的生活狀態,通常都自帶反饋機制,且在不斷地自我加強,當你處與好的狀態下,所有的事情傾向於讓事情變得更好,如果是壞的狀態,事情就容易變糟,越來越糟。

就像馬太效應,要麼越來越好,要麼越來越差。

所以,同樣的起點,有的人越過越好,有的人卻越過越差。

不是他比你更優秀,而是循環的狀態不一樣,正循環的生活越過越好,負循環的生活越過越差。

最絕望的對比是:比你有錢的人,不僅活得比你好,還活得比你健康、比你長壽。

不是因為他們有多牛逼,也不是他們有多努力,而是他們懂得,如何將自己生活走上正循環的軌道。

  • 健康的作息、規律的運動,讓你的工作更加有勁,升職、加薪,帶來更多的財富;而正確的金錢觀,能讓你的積累越來越高,這樣的人生就像開掛一樣。

所以,關鍵是,如何讓自己擺脫負循環的怪圈:

1.活得長,是最高收益的投資

投資講究收益,但沒有一種收益比得上投資長壽。

有位記者採訪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學者,詢問成功的途徑,學者說,哪來的什麼途徑,我不過是比別人活得長而已。

活得長,意味著規律的作息、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鍛鍊,也意味著好的生活狀態、工作狀態。

和別人相比,你有更多的時間提升自己,有更長的時間享受快樂。

鍛鍊也就必不可少,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說,有體育特長的人在社會上更容易取得成功。

大多數西方人,尤其是美國領導人,都有體育上的一技之長。

如果你還沒有一技之長,趁還來得及,趕緊去學。

2.延遲滿足

美國心理學教授蘿拉·E·貝克把延遲滿足定義為:「等待一個更適宜的時間和地點來從事一個更誘人的行為或者獲得一個慾望中的物體。」

講人話就是,克制自己的慾望,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學會等待。

人的弱點,恰恰是急,急著過標配的生活,收入趕不上消費,就想到透支。

比如iPhoneX,1萬的月薪,有的人要立刻滿足,可能接下來的半年的時間內都要吃土,你又錯過了半年的發展時間,沒錢投資、沒錢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我的一位同學,研究生期間便賺了十萬,也沒多做什麼,就是接導師的項目,偶爾兼職,消費簡單。

但這十萬,對剛進社會的人來說,起點大不一樣。而大部分的大學生,還在挖空心思,怎麼去民間借貸。

3.有效反饋

同樣是煮飯,有的人也能煮成世界明星,比如日本的「煮飯仙人」村嶋孟,每天都有無數慕名而來的人排隊等候,就為了吃一碗世界最好吃的米飯。

米、水、時間、溫度、灶具,做到極致就是成就。煮一輩子飯的人太多,但煮飯仙人卻只有一個。

因為大部分人只是簡單的重複,只有他在不斷思考、改進、提升,這樣的重複才有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_VTImwBmyVoG_1Zjl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