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宅在家無聊?跟著電影,一起做科學實驗啊

2020-02-15     電影敗家子

孩子坐不住,但門又出不了?咋辦?敗家子跟你分享分享自家的套路:看電影+做實驗。

看電影好理解,這是我本行。各種老少咸宜的電影,隨時信手捏來;但光看電影也不行,久坐傷腰,於是我就想了個辦法——挑些特定的影片跟孩子一起看,然後找其中比較吸睛的簡易物理化現象,跟孩子一起在家做實驗。

你還別說,這套路真的好使。一部電影拖拖放放2小時,做實驗準備加執行加失敗加收拾,又2小時。一套下來,小孩子能安靜4個小時!

經過我在群里的號召和嘗試,發現這招對三年級以下的小朋友有奇效——尤其是幼兒園的小朋友特別喜歡,他們又沒網課,又是好動的年紀:看電影動眼動心、做實驗動腦動手,正好。

問題是:哪些電影配哪些科學實驗呢?且聽我道來。

註:實驗照片來自我本人,所有道具和實驗過程都經過我親自操作過,請務必在家長陪同下進行。

《地心歷險記》系列:簡易指南針

跟有冒險精神的孩子一起看的電影,必須充滿想像力,同時又沒有太高的理解門檻。《流浪地球》、《星際穿越》這種,對幼小銜接段的孩子來說,有點兒過於艱澀了。《地心歷險記》這類有趣好玩、有驚無險地冒險題材加一點點軟科幻的電影,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我個人比較推薦第二集,岩石強森作為新一代的肌肉男星,同時卻還有擁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容易讓孩子投入。加上巨型鰻魚、大蜜蜂、霸王蜥蜴橫行的原始叢林,能刺激好些天沒出門的大人小孩的感官。而大冒險,當然需要指南針!看完電影,可以跟孩子一起動手做個簡易指南針。

實驗:簡易指南針

材料準備:縫衣針*1、圓紙片*1、手機指南針*1、清水、托盤*1、條形磁鐵*1(這個可能難搞些,大超市工具櫃檯那邊有,不行就用磁吸盒代替)

實驗步驟:將縫衣針在磁鐵上沿同一個方向摩擦;將圓紙片和縫衣針放置在水面上;用手輕碰紙片改變指針的方向;靜止一段時間並觀察針的指向。

《阿唐奇遇》:熱脹冷縮

雖說《阿唐奇遇》的劇本還是不行,但技術方面已經比較先進了,算是國產動畫里的頂級水平。《哪吒》、《白蛇》都不太適合年紀過小的小朋友,《羅小黑戰記》倒是不錯,但我想不出能結合什麼實驗。那麼這部講茶寵冒險的《阿唐奇遇》,就顯得很珍貴了。

不會變色的茶寵阿唐,想變美,就踏上了尋找「美」的冒險之旅,然後跟半路遇到的機器人,一起發現了真善美。故事老套,好處是小孩子能看懂。其中還有很多科學知識可以說,比如有的茶寵為什麼會變色?有的茶寵為什麼會噴水?而我們做的實驗,當然就是噴水茶寵的原理:熱脹冷縮咯。

這個實驗很簡單,我就列出具體過程了,怎麼表現都行。

《彩虹》:自製彩虹

這部《彩虹》是1995年的老電影。雖然老,但很浪漫,充滿童真的那種浪漫。孩子們去追尋彩虹的源頭,結合大量超自然的表現,以及一些真實懸案的穿插。使得這部兒童電影,有著同類電影所缺乏的臨場感。

加上自導自演的坎城影帝鮑勃·霍金斯,可說是專門給小孩子準備的經典電影入門之選。而我為這部電影準備的科學實驗,自然就是自製彩虹了。

實驗:自製彩虹

材料準備:手電筒*1、鏡子*1、托盤*1、白紙*1、清水

實驗步驟:本實驗必須全程佩戴護目鏡;將鏡子斜靠在托盤一側;在托盤中倒入適量的水;將白紙豎於托盤另外一側;用手電筒垂直照射鏡子和水的交界處;調整燈光的角度直至白紙上出現彩虹。

《懸崖上的金魚姬》:泡泡城堡

除了幾部全受眾的動畫外,宮崎駿的作品都有著明確針對性的受眾。比如《紅豬》是給大人看的,而《懸崖上的金魚姬》,真的就是給小孩子看的。也正因為低齡的設定,這部電影其實沒講什麼大道理,就是天真活潑,看了舒爽。

雖然故事模板是悲慘的《小美人魚》,但整個故事卻變成了童趣十足的假期生活,正適合這個點,大人小孩兒坐下來一起看。其中充滿了正能量的努力。而我為之配套的實驗,就來自小魚波妞玩水泡的名場面:泡泡城堡

實驗:泡泡城堡

材料準備:清水、洗滌劑、白糖(自備)、托盤*1、膠水*1、彎曲吸管*1、塑料攪拌棒*1(可以用筷子代替)

實驗步驟:在水中依次加入白糖、洗潔精和膠水;充分攪拌;在托盤中倒上少許攪拌後的溶液;將吸管沾上溶液後在托盤較濕處吹出多層泡泡。

《憤怒的小鳥》系列:神奇的慣性

帶孩子看《憤怒的小鳥》時,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這是部小遊戲改編的低齡動畫,但主創中有人刻意加入了一些政治玩笑和隱喻,小孩子應該是看不出的,大人看出來也別搶著翻譯哈,自得其樂就好,而且那些玩笑,藏得其實聽高明的。

主角胖紅就是只不怎麼會飛的鳥,是遊戲里最常見的「兵種」。電影中為了搶回被綠豬奪走的蛋,胖紅帶隊突襲,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那麼我們的實驗也呼之欲出了:當然就是發射胖紅的根本原理:神奇的慣性

實驗:神奇的慣性

材料準備:清水、白紙*1、塑料量杯*3

實驗步驟:將紙張放在桌沿;然後將裝有水的量杯放在紙張上;快速的抽掉紙張;將三個量杯疊加在一起再次嘗試。

《冰雪奇緣》系列:彩色雪

迪士尼近幾年最火的IP中,肯定有《冰雪奇緣》的名字。不一樣「雙公主」設定,讓習慣了公主被拯救的觀眾耳目一新。而艾莎的冰雪魔法,也讓無數大小朋友一起歡呼雀躍,希望自己也能有揮手成冰的絕活兒。

我原本想做個結冰的實驗,後來發現有點兒麻煩。但孩子提醒了我。《冰雪奇緣》系列中,有一部《生日驚喜》的外傳,其中艾莎召喚出的小雪人,變成了粉色,特別好看。於是我就準備了如下這個美不勝收的實驗:彩色雪

實驗:彩色雪

材料準備:清水、塑料攪拌棒*1、色素-紅*1、色素-藍*1、造雪、托盤*1

​實驗步驟:分別將紅藍色素滴入水中;攪拌;在兩個裝有造雪粉的量杯中倒入適量色素水;靜置;倒置量杯查看是否有水流出;將量杯中的物質倒入托盤中就做出了美麗的彩色雪了。

《神偷奶爸》系列:火箭發射

其實,《神偷奶爸》的成功,主要在於《小黃人》,所以這裡推薦的《神偷奶爸》系列,也包括《小黃人》的電影。片子講述並不邪惡的「大壞蛋」格魯,企圖在小黃人的協助下,完成各種奇怪的案件。整體洗白後,越來越溫馨,完全就是家庭電影了。

其中各種造型浮誇、但又趣味十足的道具,也是潮玩圈子爭相效仿的對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格魯的火箭,雖然月亮沒有偷到,但我們道具流是不問結果的。於是乎,這次的實驗也就呼之欲出的:火箭發射

實驗:火箭發射

材料準備:透明膠帶*1、剪刀*1、透明塑料瓶*1、白醋、餐巾紙*1、小蘇打粉、漏斗*1、木塞*1

實驗步驟:取適量小蘇打粉於餐巾紙上;如視頻所示將小蘇打粉包裹起來;檢查小蘇打粉是否泄露;在瓶中倒入大約200ml的白醋;將小蘇打粉用木塞用力固定在瓶口;切勿讓小蘇打粉與白醋接觸;在寬敞的戶外將瓶子快速倒立於一個圓筒內;距離火箭至少5米以外觀察火箭發射。

《功夫》:看得見的聲音

每逢推薦,必有《功夫》。這個電影我不多介紹了,屬於周星馳電影中,老少皆宜的典型,段子很淺,鏡頭語言誇張,小孩子看這個,跟看《貓和老鼠》感覺差不多。同時還能提前體會下,高超導演的光影操作。反覆看,沒問題。

其中最有意思的,肯定就是各種大隱於市的高手,以及他們拿手的武功了。這次實驗也跟武功有關。神鵰俠侶中,「小龍女」包租婆的獅吼功,在大鐘的加持下,差點兒就擊敗了火雲邪神,可謂超一流的功夫。那麼,這次我們就來看看:聲音的樣子

實驗:看得見的聲音

材料準備:透明塑料瓶*1、美工刀*1(小心哦)、剪刀*1、防護眼鏡*1、海綿膠*1、雷射筆*1、氣球*1、鏡片*1

實驗步驟:本實驗必須全程佩戴護目鏡;在視頻所示位置;借用剪刀和美工刀將瓶子剪開;在視頻所示位置將氣球剪開;將氣球套在瓶子上;將小鏡片固定在氣球上;打開雷射筆照射小鏡片;調整位置將雷射束反射到桌面;對著瓶口說話;觀察桌面雷射的變化。

電影無窮,科學無盡

還有許許多多的電影中,蘊含著無數的科學知識。今天分享這些、班門弄斧,無非想提供一個親子接觸的好辦法。如果有其他「好電影+簡單實驗」的例子,也歡迎告訴我。

我總覺得,電影不該是一個純藝術或純商業的東西,他能承載更多。

​這就當是我的一次實驗吧,當電影作為載體,其實用性是否會有新的延展?科學與電影能否更巧妙地結合?這些問題,留待未來,我們慢慢解決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MdlSnAB3uTiws8K-GlD.html
















鞏俐的《手》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