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周邊阿拉伯國家爭了幾十年了,包括爭一種特別重要的資源——水。以色列拒絕面積1200平方公里的戈蘭高地還給敘利亞,為什麼?就因為控制戈蘭高地,就可以保護以色列的重要水源——加利利海(太巴列湖)。
以色列與對正北方向的鄰國黎巴嫩關係也不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水資源的分配。在普遍缺水的阿拉伯國家中,黎巴嫩是個異數,黎巴嫩的水資源較為豐厚。黎巴嫩面積很小,只有10452平方公里,每年卻可以從國內獲得水資源約34億立方米。這是什麼概念呢?以色列人視為「母親湖」的加利利海,總蓄水量也不過40億立方米。看到黎巴嫩的水資源這麼多,以色列自然垂涎三尺。
首先,以色列早就盯上了黎巴嫩南部的利塔尼河。全長145公里的利塔尼河,發源於黎巴嫩中間黎巴嫩山以東,向西南方向流去,最終在西頓匯入地中海。利塔尼河本來和以色列沒有任何關係,但在十九世紀末期的1897年,猶太復國者首領赫茨爾就打算將利塔尼河當成猶太國的北部邊界。這樣有兩個好處:一、可以擴大猶太國的戰略縱深,二、猶太國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區嚴重缺水,利塔尼河可以提供大量用水。
猶太復國者商量好後,在一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上,猶太人就告訴黎巴嫩的代表:你們應該割讓一些土地給猶太人,如果你們覺得為難,最低也要把利塔尼河的一部分水源,引到約旦河河谷。
黎巴嫩當然不同意,猶太代表和黎巴嫩代表在巴黎和會上吵得臉紅脖子粗,誰都不讓步。看到猶太人提出的要求有些過分,憑什麼要求別人割讓自己的土地?而且,黎巴嫩在一戰時的邊界線,是英國、法國劃定的,義大利認可。所以,列強不可能自稱否定,與會各國否決了猶太人的提案。
但是,猶太人始終沒有放棄控制利塔尼河的努力。1941年,著名的本-古里安要求國際聯盟把利塔尼河劃給猶太人。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就是猶太人需要。即使國際上不怎麼支持猶太人控制利塔尼河,猶太人也早把利塔尼河當成自己的河流,多次宣稱猶太人絕不放棄利塔尼河。
黎巴嫩不會把自己的河流讓給別人,猶太人又想出一個辦法——租借。1949年3月,剛成立不久的以色列主動找到黎巴嫩,說:反正你們的水資源多到用不完,不如把利塔尼河75%的河水租給以色列,我們給大把的鈔票。
黎巴嫩無動於衷。
以色列非常著急,說出這麼一句話:「以色列太缺水,利塔尼河有這麼多的水源白白流入地中海,太浪費了,猶太人應該有所行動!」行動果然來了,1965年10月底,以色列進攻黎巴嫩,炸掉了黎巴嫩在黎以邊界附近的三座水庫。
意在警告黎巴嫩,但黎巴嫩依然沒有鬆口,水資源不能談判。
1978年3月,以色列再次大舉進攻黎巴嫩,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其中就包括利塔尼河。猶太人謀劃了幾十年的控制利塔尼河計劃,終於完成了。從1982年開始,以色列每年都會把利塔尼河5億立方米水資源用於國內的建設。
以色列南部沙漠多,以色列卻在沙漠地帶發展起著名的沙漠農業,那麼,南部農業需要的水從哪裡來呢?以色列在利塔尼河與約旦河之間開通一條20公里長的地下暗渠,利塔尼河的水經約旦河入加利利海,再通過約旦河南下,把乾旱的南部沙漠地帶打造成一個個綠洲。
另外,黎巴嫩南部還有一條哈斯巴尼河,南北走向,是黎巴嫩與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的分界線。哈斯巴尼河不是很長,但卻是約旦河上游重要支流,約旦河的水量多少,相當部分取決於哈斯巴尼河。另外,以色列的「母親湖」加利利海,有約三成的水資源來自哈斯巴尼河。
2000年5月24日,以色列從黎巴嫩南部所謂安全區全部撤軍,利塔尼河完全回歸黎巴嫩。但是,以色列說什麼也不放棄哈斯巴尼河,照常取水自用。甚至是黎巴嫩在2001年,要利用哈斯巴尼河的水資源為阿拉伯人造福,都遭到以色列的抗議。以色列警告黎巴嫩:趕緊收手,否則只有戰爭。
黎巴嫩的態度也非常強硬:你說了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