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4日訊 「爺爺,我們來看您了,您頭髮長了,一會兒給您理髮;家裡缺啥,有啥活兒,我們幫您買、幫您干。」
3月1日9時許,82歲的馬維仁家,來了一群穿紅馬甲的年輕人,拖地、擦窗戶、倒垃圾、按摩,大家進門就忙活起來,馬維仁笑著說:「看你們忙得滿頭是汗,快歇一會兒吧。」
據了解,這只是讓胡路區團委組織的志願活動中的一項,讓胡路區,每天參加志願服務的青年志願者有300人,年初至今,志願服務近24000人次。
上門理髮老人樂開花
馬維仁,今年82歲,家住創業城小區,老伴77歲,老兩口身體硬實,性格開朗。
1960年,馬維仁從甘肅老家來到大慶,從干打壘到平房再到電梯房,他是看著大慶從一片荒蕪,到如今的高樓林立。
他吃過苦,也享過福,但說到來大慶開採石油,他從來沒有後悔過。
「爺爺,您的頭髮又長了,還像以前一樣剃唄?」
「行,聽你的。」
志願者趙志銘,一邊理髮,一邊跟老人聊天,老人被逗得哈哈大笑。
趙志銘,是名「00後」,也是一名在讀大學生,今年寒假,他加入了讓胡路區團委組織的志願者活動,經常為老年人上門理髮。
其他幾個人,也都是家住讓胡路區的大學生,記者看到,志願者們有的拖地,有的擦窗戶,不一會的工夫,老人家裡就收拾妥當了。
採訪中馬維仁豎起了大拇指:「頭髮長了我也不理,就盼著這幫孩子來,他們來了家裡熱鬧,我能高興好幾天。」
照顧老人幫忙幹家務
當日10時30分,志願者們來到了趙大爺家,還為他送來了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讓胡路區團委副書記孫秀玲告訴記者,趙大爺今年81歲,兒女都在國外,平時家裡只有老兩口。
因身體原因,老人上下樓不方便,也很少出門,得知此情況後,志願者們便定期上門看望老人,家裡買米、買面、搬運物品等重活,也都由志願者們幫著干,春節前,擦窗戶、收拾屋,志願者們上門幫忙打掃衛生。
看到志願者們來了,趙大爺高興得直拍手,拉著志願者的手,不停地說著自己近期的情況。
趙大爺說:「平時家裡太冷清,孩子們來了,不想讓他們幹活,就想他們陪著說會兒話,我們老兩口,看到他們就開心。」
志願者邸霖表示,只要有時間,他就會來趙大爺家幫忙,他還給趙大爺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
孫秀玲告訴記者,創業城小區老人比較多,他們對每個老人的情況都進行了登記,定期組織志願者上門,幫忙購買米麵糧油,幫忙打掃衛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免費為娃輔導功課
當日12時許,簡單吃過午飯,大學生志願者李星卓、趙志銘等人,帶著學習用品,來到了10歲女孩姜文慧家。
「哥哥、哥哥,終於把你們盼來了。」
看到志願者,姜文慧高興得又蹦又跳,掏出寒假作業,向志願者請教習題。
大學生志願者李星卓,耐心地講解著拼音的拼讀方法,講解作業中的各種難題,還拿出姜文慧的英語課本,對字母如何正確發音、英文單詞如何正確書寫、如何拼讀進行了講解。
李星卓還說自己上學時的趣事,鼓勵姜文慧好好學習,兩個人約定,暑假時,只要姜文慧成績好,就給她獎勵。
孫秀玲說,姜文慧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媽媽不在身邊,只有一個84歲的爺爺照顧她。
考慮到姜文慧的實際困難,區團委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到姜文慧家進行輔導並長期幫扶,為其購買學習用品。
類似姜文慧一樣的學生,還有很多,志願者們將通過結對子、上門輔導等,對留守兒童們進行幫助。
青年志願者幹勁足
採訪當日,在各個街道、社區的活動現場,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有的拿起鐵鍬清理積雪,有的打掃衛生,志願者們走上街頭,走進商戶,向居民、商戶發放宣傳冊,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孫秀玲說,青年志願者們的行動讓她感動。
大二學生李星卓,2020年疫情期間,為封閉隔離小區6棟樓600餘戶居民送菜,截至2020年8月,累計志願服務180多天,先後被評為讓胡路區團委「優秀大學生志願者」、2020年第四季度感動龍江好人等稱號。
「00後」志願者趙志銘,是黑龍江省藝術職業學院傳媒系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協助社區先後發放宣傳單1700多份、發布群消息300餘條、張貼公告200份,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加強網格化值勤。
「00後」志願者邸霖,到小區消毒、清理垃圾,多次獲得省市「優秀青年志願者」榮譽稱號。
今年3月5日是第58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第22個「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為了弘揚雷鋒精神,區團委還將繼續發起並組織類似活動,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志願者的隊伍中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mlk_ncB9EJ7ZLmJBZ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