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縣「直播水稻」畝產千斤

2021-10-19     東北網

原標題:肇源縣「直播水稻」畝產千斤

東北網10月19日訊「直播水稻」,顧名思義就是在稻田地里直接播種,「直播水稻」是縮減種植成本的有效渠道。肇源縣鲶魚溝實業集團通過五年的直播跟蹤實驗,今年「直播水稻」喜獲種植成功。秋季實地測產畝產水稻平均超千斤。該種植方式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解決了春季種植期間人力不足的問題,為水稻規模化直播種植提供了可借鑑經驗。

眼前這片已經泛黃的水稻,就是肇源縣鲶魚溝實業集團種植基地第七分廠的「直播水稻」試驗田。這也是該分廠連續在該地塊進行第五年的直播種植。

近鄰直播種植地塊就是經過春季插秧種植的水稻,雖然方式不同,但兩處地塊都呈現了豐收在望的景象。為了進一步對比直播與傳統種植方式的種植效果,鲶魚溝實業集團還邀請農業技術推廣專業部門與法律公證部門相關人員,共同對兩種種植方式水稻進行測產。經過等面積實際檢測,名不經傳的水稻直播方式讓現場的旁觀者眼前一亮,沒想到走了春季種植捷徑的「直播水稻」也有了一個穩定收成。

種植戶楊嶺說:「我種了18年的水稻,按照以往的經驗,覺得插秧的地塊測產要比『直播水稻』高出100斤左右。現在,要不是親眼所見,我肯定不能相信,『直播水稻』的產量真的是比插秧田還高,值得研究,經驗值得推廣。」

在七分廠測定「直播水稻」產量的同時,鲶魚溝實業集團分布全縣其他鄉鎮多個種植基地也同步進行對比測試。實測結果顯示,鲶魚溝實業集團所有的直播實驗點位畝產水稻均超過1000斤。「直播水稻」不但產量跟了上來,重要的是春季播種育秧、插秧生產成本得到大幅度縮減,水稻生產走出低成本種植的新路子。

水稻一直是農戶的「鐵桿莊稼」。同時,也是春季里種植比較費力的一個品種。前期的生產環節多,生產成本高,一直是困擾種植戶擴大生產的一個主要因素。通過水稻直播方式的介入,讓傳統的水稻前期生產實現了「落涯式」的降低。低成本、少環節的生產方式種植將成為推動水稻生產的一股新流。

鲶魚溝實業集團是肇源縣重要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也是全縣水稻規模化生產的核心企業。多年來,企業秉持生態、綠色科技種植理念,積極探索水稻種植方式的轉變,引導基地種植戶節本增效、有機增收的生產軌道。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種植,鲶魚溝實業集團不但有了自己的當家種植品種,更重要的是企業還提前謀划走「小麥式」種植方式的探索。經過五年的持續實驗,今年終於在水稻直播生產中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為該企業解決農業生產勞動力不足以及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樣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95981552_9996239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