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人,早把人生調成了極簡模式

2023-12-19     十點讀書

原標題:真正厲害的人,早把人生調成了極簡模式

生命是一場旅行,我們在路上不斷地尋找,追求,擁有。

年輕時,我們總是在做加法。

人際關係方面,以為朋友圈有很多好友,每天都有朋友聚餐就是快樂。

而到中年,知我者無二三,能和零星好友聊人生已是幸事。

年輕時,我們以為物質越充實越有面子,追求名牌,以為logo加身就能被人看得起。

而到中年,見慣了身邊的榮華富貴,大起大落,逐漸對物質祛魅,重新愛上斷舍離。

從加法到減法,這並不是在走人生下坡路。

而是我們終於明白了生命的本質是「極簡」。

想要找回內心嚮往的那種,簡單、平靜、純粹的生活狀態。

身邊很多朋友過了40歲,就開始迷戀上斷舍離。

鄰居王姐前幾年是囤貨狂魔,把家裡的書房專門弄了個大柜子來囤紙、洗衣液、洗潔精。

後來發現過量的物品堆積在家中根本用不完,大促越來越多算下來也根本沒省幾個錢。

有一天她整理囤貨的紙箱子,閒下來時讀到一句話:

「你的房子每一平都很貴,不應該用來放垃圾。」

這句話點醒了她,促使她盤算家裡每個柜子的「存貨」。

買來只穿了一次的假毛皮外套、再也不想背出去的過時包包、毫無用處的旅遊紀念品......

為了這些再也用不到的「垃圾」,她買了一個又一個收納箱,學習許多收納竅門,但家裡卻還是亂糟糟。

轉變發生在被迫開啟斷舍離之後。

慢慢地,她定期清理家中不需要的物品,扔掉那些不適合她的物品之後,她反而明白了自己適合哪種穿衣風格。

隨著物質精簡,她的消費也越來越理性,不再那麼容易就被「321上連結」誘惑。

更加清楚地思考,「我是否真正需要,我擁有了之後該怎樣使用」?

這種謹慎擁有,珍惜使用的念頭,讓她擺脫了「一定要擁有」某件物品的執念,減少了許多內耗。

家裡物品的減少,也使得王姐花在家務上的時間越來越少。

以前她動不動就忙整理、收納,如今,東西越來越少很容易就收納完了。

她開始把更多時間用來專注自身,學習瑜伽、繪畫。

極簡斷舍離,就像她生活中的一個正循環按鈕。

更明亮舒適的生活空間,更多的存款,更多的專注於自我的時間。

讓她在中年幡然醒悟:

原來有時候,人不一定要通過「擁有」才感到幸福,「放手」也同樣可以獲得快樂。

想像一個場景。

你剛剛換了工作,聽到有同事在背後議論你。

一開始你決定「算了算了」,但越想心裡越過意不去。

當你下班回家後,是會選擇繼續內耗,還是換個腦子和心情,去做別的事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很難做到完全不在乎。

於是在深夜的輾轉反側中,在一遍又一遍內心小劇場的重演中,給自己的心靈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情感負擔。

都說被情緒所裹挾,是人生悲劇的根源。

有的時候我們也需要給自己的情緒、心靈,多多做減法。

拿剛才的例子來說,繼續徹夜內耗下去,你能得到的只是兩個黑眼圈,和一晚劣質睡眠。

而當你用以下三步:

1、認知這種想法不好,只會帶來負能量;

2、覺醒我要轉變生活方式,換個腦子;

3、行動去洗個澡吧,然後看個電視劇!

1、認知這種想法不好,只會帶來負能量;

2、覺醒我要轉變生活方式,換個腦子;

3、行動去洗個澡吧,然後看個電視劇!

三個簡單的思考和行動,將會讓你與負能量隔絕開來,重新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

這其實就是心靈極簡:

定期清理自己的思維,明確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情感干擾,從而獲得更多的自由和幸福感。

許多成功的人,都能夠不同程度超越情緒。

他們不會讓情緒左右自己的行為,而是通過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來保持內心的平靜。

比如藉助冥想、呼吸練習、運動等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當然,注重身體健康也對情緒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健康的生活方式會給人帶來積極的多巴胺,促使我們面對負面反饋時有更強的心理韌性,更積極的思維方式。

優秀的人,不是沒有情緒,而是心中能容得下事。

給自己的心靈做減法,把目光從爛人爛事上移開,多關注自己鍾愛的人與事。

唯有如此,才能理解並調控自己的情緒,從容不迫地享受生活每一刻的美好。

相比於物質極簡,心靈極簡,圈子極簡才是人到中年最應該踐行的事。

還記得年輕的時候,我們總覺得朋友圈裡有成百上千個好友,是件多麼「有人脈」的事。

但中年以後,看懂了一些人情世故,比如太過幸福會遭人嫉妒,混不好了又遭人嫌棄。

才明白所謂人際關係,很多時候成了一種利益交換,真心為你人生祝福的朋友少之又少。

越長大,越不會為了不必要的人際關係而內耗。

不理解你的人,何必要求他硬要懂你?

不接納你的圈子,何必厚著臉皮硬去融入?

在精簡圈子方面,有以下三點可以供大家參考。

首先,減少社交場合。

參加那些你真正感興趣的聚會,而不是為了應酬而參加。

少一些推杯換盞,阿諛奉承,多一些朋友敘舊,知心閒聊。

拋掉繁亂的社交,和真心祝福你的人深交,便可撿回你遺失的社交愉悅。

其次,學會拒絕無用社交。

那些你不想和他聊天吃飯的人,八百年不聯繫上來就問你借錢的人,喜歡在背後說人壞話的人......

但凡讓你覺得不舒適的場合,你都有權利不去,也不必為自己的拒絕找藉口,你本來就有拒絕的權利。

要知道,珍惜你的人捨不得為難你,有良心的人不好意思為難你。

最後,挑剔交友,學會獨處。

朋友在精不在多,別去強融任何圈子和人,除非為了工作等等不得已的需求。

不要假裝熱情加入你沒興趣的寒暄,不要不好意思離開興趣缺缺的聚會,不要不敢拒絕那些不想去的邀約。

減少對身邊人的以來,因為人生到最後,大家的最終課題都是與自己相處。

一步步豐盈自己的精神世界,確保一個人時能獨立獲得快樂,讓自己不必忍受孤獨,而能享受孤獨。

這樣,便可以擺脫複雜的關係和無用的桎梏,用心創造最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不讓自己被瑣碎的事情所困擾,過上輕鬆卻有分量的人生。

人到中年,從多到少,從繁到簡,其實是對生命的覺醒。

當我們拋棄過度囤積的物質生活,我們才能真正不被物慾所包圍,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當我們學會掌控情緒,不被負面消息和評價所影響,我們才能擁有更強大的心靈,去抵禦生活的風雨。

當我們遠離冗雜的人際關係,和真心愛我們的人相處,我們才能更好地體驗愛與被愛,提升自己的生活體驗。

極簡,是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一種選擇。

讓我們一起,從繁雜到簡單,從覺醒到升華,走向更美好的生命之旅。

共勉。

作者 | 雲菲兒,簡介:快樂生活每一天。

主播 | 佳音,十點讀書籤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ffe42cb45c8af4af186d3aab4b1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