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問楊振寧:離世後,翁帆何去何從?大師回答透徹清醒

2024-10-09     龍梅

在一次罕見的公開場合中,主持人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

畢竟,年僅102歲的科學巨匠楊振寧與48歲的妻子翁帆相差54歲,他們的婚姻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質疑和批評。

楊老對於這個問題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如果有一天我不再人世,我希望翁帆能夠再婚,不要孤獨地度過餘生。

」。

台下頓時響起一片譁然,這番豪言壯語著實令人震驚。

然而,細細品味楊老的言辭,便能感受到其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獨特的愛情觀。

真愛之由來。

要了解楊翁二人的婚姻,就必須回顧其緣起。

那一年,楊振寧夫婦首次訪問了翁帆所在的汕頭大學。

當時年僅19歲的翁帆是一名大學生,卻被安排擔任楊振寧夫婦的接待引導。

初次見面就像老友般親切,很快,二人便產生了相見恨晚之感,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然而,當時在場的每個人都沒有想到,這種友誼竟然促成了後來令人驚訝不已的「姻緣」。

命運常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行事。

2003年,楊振寧的夫人杜致禮過世後,翁帆仍然給他寄去了賀卡,然而此時楊老卻已經孤獨地度過了許多時光。

這張無意的賀卡,竟意外開啟了楊翁二人之間情感的序曲。

楊老在失去愛侶後孑然一身,感到孤單,而在此時卻意外收到了翁帆的卡片;翁帆在為楊老提供照顧的同時,找到了一種前所未知的精神支柱。

楊翁二人的友情在日復一日的相伴中逐漸升華,最終在2004年決定步入婚姻的殿堂。

外界對此紛紛擾擾,他們卻視而不見,只是靜靜地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活到老、愛到老」的真諦。

愛與自由並非矛盾。

婚後,質疑聲更加密集,有人認為這只是出自「年老色衰」的交易;還有人認為翁帆不過是想嫁入豪門獲取財富。

楊老在本次公開場合將這些顧慮統統掃除:「我確實為她的未來考慮了很多。

愛情固然會使人變得自私,但真正的愛情同時也是無私的極致。

因此,我並不希望翁帆被世俗觀念所束縛。

」。

楊振寧解釋說:「一個女性同樣擁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不應為了任何一個男性而放棄自我。

儘管我已經年邁,但並不意味著無法理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

他補充道:「倘若我先行離世,我希望她能夠再婚。

如果真愛一個人,就應當賦予對方最大程度的自由,讓她不受偏見限制,自由地做自己。

」。

楊老感慨道:「愛情的最高境界是給予對方完全的自由,支持他/她無拘無束地追求幸福。

我陪她走過一段路,也期望她獨自走下去後能繼續前行、綻放生命的精彩。

」。

每個人都深刻認識到楊老那種淳厚的大智慧。

原來,放手與擁有並非對立,真正的愛情以自由為最高贈禮,既容納放手又包含深情。

恩愛點點記。

翻開楊翁二人的愛情史,每一頁都充滿了真摯的情感。

無論在公共場所還是私下裡,楊老和翁帆總是親密不離。

在公共場合,楊老總是挽著翁帆的手臂,把她當作生命中的一切;在家中,翁帆則溫柔地和楊老說話,悉心照料他的生活。

更加令人感動的是,楊老在公開場合頻繁地表達了他對翁帆的深情。

他曾這樣說過:「她是我生命中最後的意義,沒有她的存在,我的生命就難以延續下去了。

」。

這番深情,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一位年事已高的科學巨匠對妻子的情有獨鍾,正是愛情最美好、最溫馨的體現。

攜手走過20年。

儘管外界對他們這段婚姻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但楊翁二人卻毫不動搖,堅定地守護著他們的愛情。

從2004年結婚至今,他們已經共同度過了20個春秋。

在這20年里,翁帆作為年輕的妻子,悉心照顧著年長的丈夫,在生活中處處為他操勞。

比如,她總能細心地為楊老準備好保暖的衣物;烹飪一份清淡可口的家常便飯,並精心擺放好;一旦發現楊老身體稍有不適,她便立即悉心照料,孝順地伺候著他。

此外,翁帆在事業上也並未止步不前。

在楊老的支持下,她考取了清華大學的博士學位。

可以說,她成功地將愛情與事業融為一體,處理得井井有條。

與此同時,楊老以獨特的方式向翁帆表達著關懷。

例如,每次外出時,他總是牽著翁帆的手;有時候,只有兩人在一起出遊,楊老對他更加寵愛,推著她的輪椅,一舉一動都透露出慈愛。

他們彼此尊重,關愛對方,相伴到老,令人羨慕。

難怪旁人見到都會衷心祝願:「真摯的愛情,永不孤寂。

」。

歲月無恙誠摯之愛。

回望過去的20個春秋,翁帆通過愛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同時也用心守護著楊老後半生的晚年。

作為一名物理學家,楊老對宇宙的運行有著獨特的見解,但對於愛情,他更是了如指掌。

他常說:「愛情是一種純粹的精神追求,因此它無關乎年齡、膚色,只要雙方真心相愛即可。

有了愛,人生才算完整精彩。

」。

不可否認,儘管這段話聽起來平淡無奇,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

年輕健壯的時候,人們通常追逐權力和金錢;然而到了老年,唯有愛情的陪伴才能撫平歲月的流逝,賦予生命以意義。

翁帆不僅是楊老生命中最後的陪伴,也是他艱難的前半生中不可或缺的饋贈。

正如楊老所言:「一個人是否能健康快樂地老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在前半生的努力和奮鬥的程度。

我很幸運,在科學事業上曾付出努力,這正是我現在擁有她陪伴的原因。

」。

可以說,楊老在他們的愛情中展現了坦然、豁達與智慧,而翁帆則體現了包容、善解人意與勇氣。

正是這些情感,使他們的愛情能夠穿越歷史的長河,歷經歲月依然盛開不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fe36bbf9be85fefb3b4fa91001496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