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創新生態是孕育 獨角獸企業必要環境

2024-07-11     鄭州日報

「獨角獸是一隻『獸』,是新物種。新物種一定是在生態中基因複製錯了,變異出來的,所以一定是從生態中來。自然生態本身是讓宇宙流動的一個環節,因此,它必然是開放的,不開放的生態是很難有變異物種出來的。」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原院長鬍志堅向記者分享了一個新穎觀點。

「有獨角獸多的地方一定是開放的。各個地方經濟發展創新發展的競爭力是什麼?競爭力比的就是看誰開放。」

什麼是開放創新生態?胡志堅說,由創新參與者及其所屬環境相互影響、共同組成的統一整體,應該具有天然的開放性。如果學過生態學,可以比喻一下自然生態,開放創新生態與自然生態具有相似的結構,開放創新生態與自然生態具備相似的運行邏輯,即知識、理念和思想就像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是創新生態的動力源;人才、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的循環構成物質循環,是創新生態運轉的基礎。

開放創新生態是「突變」孕育新物種的必要環境。胡志堅表示,創新要素異質性組合極易產生突變,從而湧現新技術、新物種、新模式、新賽道。

本報記者 徐剛領 孫婷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e0c7374013e99b8eb6d641409b3f6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