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期 | 中國少年營——廣西站

2023-05-18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2023暑期 | 中國少年營——廣西站

2023暑期 | 中國少年營——廣西站

中國少年營

廣西

跟中國國家地理

2023年7月29日—8月4日

《中國國家地理》2018年01期 廣西專輯 (上)

《中國國家地理》2018年02期 廣西專輯 (下)

活動內容簡述

在本站活動中,我們將跟隨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深入 岩溶地貌,探訪壯麗的 地下天坑,考察中國典型的 喀斯特地貌;我們將探秘奇特的 洞穴生物,探討洞穴生物的 褪色之謎

我們探訪崇左的 喀斯特森林,尋找靈長類家族中的一個神秘支系—— 白頭葉猴;在北海地區,我們將探訪「重返海洋」的海生獸類—— 中華白海豚;深入北部灣沿海的 紅樹林潮間帶,探索特殊的生態組成,考察 遠古活化石——鱟

活動信息

活動時間:

2023年7月29日—8月4日 (共7天)

活動地點:

南寧(集合&返程)、崇左、北海、樂業

活動費用:

8800元/人

活動組織方: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

活動形式:

單飛或親子(青少年限9—16歲)

活動中將根據年齡分班級管理

隊伍由中國國家地理考察領隊、專家、指導老師、攝影師、來自全國的小隊員及家長組成

報名連結:

中國少年營——廣西站

四張名片看廣西

01

山水形勝——喀斯特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後為石灰岩受化學溶蝕以及流水侵蝕、重力崩塌等地質作用以及所產生的地質地貌現象的統稱。「喀斯特」一詞又為岩溶地貌的代稱。

廣西地貌影像圖

廣西岩溶地貌及峰林峰叢分布圖

青山簇簇水中生,船在山上行

桂林·陽朔·灕江第一灣

德天瀑布

崇左峰林平原

桂林峰叢峰林

大石圍——廣西的「明星」天坑

河池東蘭駱駝山

巴馬水晶宮

滑動查看更多

廣西降水豐沛,紅水河—西江幹流橫貫中部,眾多支流繞山穿谷,區域內碳酸鹽岩地層廣泛分布,喀斯特地貌尤為發育。地表凹陷、崖壁陡立,這裡是天坑的王國;崢崢露骨、碧蓮玉筍,這裡是峰叢峰林的世界;石柱懸樑、豁然開朗,這裡還是地下溶洞的天堂。

02

洞天福地——生態秘境

喀斯特地貌不僅造就了廣西聞名天下的地質地貌景觀,在地質演變、氣候水文以及化學元素遷移等長期作用下,還使得區域內形成一個個獨特的生態「島嶼」。進入喀斯特山林,你將會探訪到那些已在峰叢或是溶洞裡隱居千萬年的奇妙仙葩,鮮為人知而又珍稀瀕危。洞穴生態系統依舊充滿了謎團和未知。

宛如仙境般的地理環境

發現洞壁上的苦苣苔

一種大型真菌,形似靈芝,色如白玉

長壽之鄉——祥貝易水灣

茶園周邊的侗族村寨

巴馬百魔洞成了康養「聖地」

百歲老人

滑動查看更多

同時,宛如仙境般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眾多長壽之鄉和康養天堂。長壽區域的自然環境(氣候、水源、土壤、生態)和社會環境(社會、經濟、文化、生活方式)與眾不同,正是這種自然與人文的獨特組合,形成了眾多特別有益於人類健康的福地。

03

甜香八桂——中國糖都、果籃子

種蔗成林,中國糖都。廣西地處低緯,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屬亞熱帶季風和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沛,光熱充足,紅土之上,遍植甘蔗。自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和產糖量穩居全國第一,首位優勢逐年鞏固。而今,蔗糖產業已然成為廣西絕對的支柱產業之一。

種蔗成林

甘蔗主產區——崇左大新縣

2016年廣西甘蔗產業布局圖

滑動查看更多

在緯度和地形的影響下,差異化的氣候和土壤為眾多水果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廣西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又生長著成千上萬畝的溫帶水果,而每一種水果又有多種品類。

桂林南豐蜜橘迎來豐收

陽朔金橘基地

大化百香果園

田東芒果

廣西佳年農業火龍果基地

滑動查看更多

在這裡,全國70%的果樹都可以栽培,其中火龍果、芒果、百香果、柑橘、柿子年產量位列全國第一。甜香八桂,水果家園,廣西被譽為北回歸線上「最豐盛的果籃」。

04

海上絲路新篇章

廣西南部的海岸線,東起合浦縣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侖河口,長達1595公里。沿著這條海岸線,這裡有豐富的沙灘資源,有優良的水質和豐富的海洋生物,自然與人文的交織,造就了一眾獨特的海灘,也成為北部灣重要漁區。

廣西海灘分布

廣西海水養殖功能區劃

蚝柱連片如同農田

水產養殖方興未艾

漁港碼頭上的收穫與喜悅

宜居宜業的海港

海中翻騰的中華白海豚

潿洲島南灣鱷魚山景區

北部灣港躋身全國「雙前十」

滑動查看更多

蜿蜒的海岸線上,分布著一個個天然良港。早在漢代,這裡就擁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口岸。今日,北部灣是中國大西南地區重要的出海口,是中國大西南和華南地區貨物的出海通道。欽州港上演著臨海工業與傳統漁業的對決,防城港作為中國-東協合作的「第一城」,北海港將重啟21世紀海上絲路夢,三港使用共同稱謂——廣西北部灣港。在這裡,海灘與海港的發展二者兼得,廣西乃至中國的藍色經濟之夢,開啟新篇章,破浪遠航。

本站活動亮點

01

探險天坑地心,翻閱地質史書

多樣的喀斯特地貌景觀

「桂林山水甲天下,廣西處處是桂林」,廣西,八山一水一分田,我們將遨遊在喀斯特的世界,看「石山點點、青若綴螺」。在地質地貌學老師指導下,解讀廣西喀斯特地貌的成因、類型及特點,領略喀斯特地貌區典型的自然風光。

岩溶作用過程

天坑,並不是隕石撞擊的結果,也不是超自然力量的創造,而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種,是流水和岩石長期作用的傑作。天坑的形成是先有條地下河,地殼上升,河流下切,形成地下洞穴,洞穴頂部不斷塌陷,形成地下大廳,再繼續塌陷,連地面也塌陷了,就形成了天坑。

天坑的形成

我們還將在專業洞穴探險隊的保障下,學習速降技術,進行天坑速降,深入這片原始的喀斯特天坑;進行一系列的地質考察和洞穴生命探究。

天坑繩降

溶洞中的田埂狀沉積

邊石壩和塔珊瑚沉積

大石圍天坑

大石圍天坑剖面示意圖

洞中的綠色世界

滑動查看更多

02

探索洞穴與洞穴生命

根據自然光的強弱,洞穴可分作3個光帶,有光帶、弱光帶和黑光帶。不同地帶內生活的生物也不盡相同,洞穴生物遵循著「逆行演化」的規律,有些形態或生理特徵進化了,有些「無用」特徵則發生了退化。

洞穴生態系統

盲眼金線䰾,俗稱盲魚

例如盲眼金線䰾,是洞穴動物中的一個特殊類群,隨著漫長的歲月流逝,它的眼睛因無用武之地而退化,喪失了視覺功能,變成了今天的「盲魚」。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影像調查組對洞穴初步考察

這種「一簾幽夢」的景觀是扁角菌蚊科幼蟲所為

扁角菌蚊科的幼蟲,俗稱幽簾蟲

「幽簾陷阱」捕食飛蟲

盲蝦(未鑑定種)

盲樹卷蟲

滑動查看更多

03

尋找最稀有的猴子—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一直被認為是其它猴類的白化個體。直到1957年,它們才被確認為一個未曾記載過的新物種。由於當地居民對森林長期砍伐,加上用「白猿」泡酒可延年益壽的迷信傳統,這個中國獨有的珍稀猴類在當時僅存200餘只。

白頭葉猴在吃嫩芽

白頭葉猴採摘木棉花

白頭葉猴在石壁上

崇左白頭葉猴

滑動查看更多

令人欣慰的是,經過數十年的規劃保護,在專家的帶領下建立起一個個白頭葉猴保護區。如今,這些最為神秘的中國靈長類動物在崇左的叢林中悠然生活。

04

耕海遠航——北部灣

北部灣的海岸開發較晚,在其他沿海省市沿岸大肆建工廠、蓋海景房的時候,這裡的岸線保持了最原始的風貌,成為了中國沿海地區最原始純凈的海域。海岸線以峽谷的形狀深入內陸,環境多樣的海岸線加上優良的水質和豐富的浮游生物,使得這裡成為海洋生物的樂園和繁盛的耕海牧場。

北海銀灘

一排排大蚝養殖筏架

滑動查看更多

北部灣的宏大場景,讓人駐足的同時,不由得會將目光轉到廣西海灘的微觀世界。在中國細節最豐富的海灘上,最精彩的部分在海沙身上彙集。由於大量的熱帶海洋生物殘骸和火山碎屑等成分的沉積摻雜,使得廣西海沙色彩豐富,赤橙黃綠俱全。通過顯微觀察與分析,海沙的微觀世界更是各種珍寶層出不窮。純潔透明的石英沙、火山噴發的橄欖石、羊脂玉般的珊瑚螺貝碎屑、甚至綠松石,共存於方寸。

色彩不一、類型各異的海沙樣本

對海沙進行分類和篩選

載玻片上待觀察的海沙

滑動查看更多

05

守護潮水與爛泥間的天堂——紅樹林

紅樹林具有凈化海水、防風消浪、促淤護岸、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突出作用。其中,紅樹林作為三大濱海藍碳生態系統之一,可以捕獲和儲存大量的碳。與陸地生態系統存在碳飽和現象不同的是,濱海生態系統土壤中固定的碳可以長時間、大儲量埋藏,有「海洋綠肺」之稱。

陸地與海洋的碳循環簡圖

紅樹林生態系統手繪

紅樹林海岸

海洋中的碳循環

滑動查看更多

在紅樹林潮間帶生長著頑強的植物,樹下隱居著種類豐富的魚蝦螺蟹。它們都練就了一套應對潮水漲落的特殊生存技能,是紮根海邊的綠色衛士。

漲潮時分,一葉扁舟劃入北侖河口的紅樹林

紅樹林水陸交替的生長環境

紅樹林群落中分布著許多奇特的樹種

灘涂上的招潮蟹

海欖雌的指狀呼吸根

滑動查看更多

06

邂逅河口生靈——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又名印度太平洋駝背豚,由於喜歡在淺海活動,就我國而言,中華白海豚是較容易見到的鯨類。北部灣是我國最容易見到中華白海豚的地方之一。

鯨類的演化

我們將跟隨研究者,乘船來到北部灣的河口、海灣地帶,尋找被稱為「海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我們將共同探究「鯨、豚」這一類水生哺乳動物「重返海洋」的秘密。

中華白海豚的地理分布

從初生的深灰色慢慢褪淡為成年的粉紅色

處於「青春期」的暗灰色中華白海豚

處於「老年期」的粉紅色中華白海豚

邂逅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

滑動查看更多

07

探秘遠古怪咖——鱟

鱟(hòu),是一種古老生物。其先祖板足鱟類可追溯到距今4.5億年前,那是三葉蟲、奇蝦等無脊椎動物繁盛的地質歷史時期。如今,鱟的近親早已滅絕,而鱟歷經數次生物大滅絕,繁衍至今,成為「活化石」。

北部灣地區的鱟

清代聶璜在《海錯圖》鱟腹贊中這樣寫道:背劍腹柔,形如缺正,一口當胸,其足二九。《海錯圖》一共四冊,前三在北京故宮,第四冊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而關於鱟的繪製,一腹一背,隔海相望。

《海錯圖》第四冊中的鱟

上世紀90年代,鱟試劑引入中國,由於鱟血的巨大需求導致中國鱟被大量捕撈。此外,鱟的堅硬外殼因含有大量甲殼素而被用於工業,還有些鱟被人類製成食物,擺上餐桌。過度的人為捕撈、棲息地的破壞,導致中國鱟的數量呈現「斷崖式」下降。

海灘上大量中國鱟的蛻殼

中國鱟雌雄辨別

鱟受驚時,會摺疊腹部豎起劍尾

流水線上的鱟

鱟的棲息環境

陽光下的守「鱟」志願者

滑動查看更多

在我國北部灣地區,優良的自然環境得天獨「鱟」,這裡生存著一大批中國鱟。今日,中國廣西北部灣正大力採取保護措施,努力守「鱟」,留住鱟。

行程介紹

D1-7月29日(周六)

南寧集合|單飛青少年全天安排接機。

-歡迎晚宴,開展行前說明會以及「跟中國國家地理看廣西」主題講座,了解活動的組織細節和注意事項,同時幫助孩子們架構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D2-7月30日(周日)

南寧——樂業

-南寧出發至「世界天坑之都」——樂業。

-在專業後勤團隊的保障下,學習探洞繩降,深入喀斯特負地形——天坑。

-進行一系列的喀斯特洞穴探險和地質考察,發現廣西地下最隱秘的自然奇觀。

-在岩溶專家的講解下,探討天坑的前世今生。

D3-7月31日(周一)

樂業

-探秘奇特的洞穴生物,探討洞穴生物的褪色之謎。

-了解洞穴生物的「穴居」生活,參與洞穴生態系統研究,探索眾多謎團和未知。

D4-8月1日(周二)

樂業——崇左

-探訪崇左的喀斯特森林,探秘喀斯特地區形成森林生態系統的秘密。

-叢林徒步,發現南方喀斯特奇特植物,尋找靈長類家族中的神秘支系——白頭葉猴 。

D5-8月2日(周三)

崇左——北海

-途中探訪中華白海豚棲息河口,尋找中華白海豚;與保護工作者交流,了解該物種的生存現狀和保育工作。

-開展「鯨豚」主題講座,從進化、習性、聲學等不同角度,認識這一「重返海洋」的海生獸 。

D6-8月3日(周四)

北海——南寧

-考察特殊的潮間帶類型——紅樹林潮間帶,探討紅樹林潮間帶的生態組成和其特殊的生態意義。

-調查遠古活化石——鱟的棲息分布情況,認識紅樹林中的奇特生物。

-返回南寧,晚上進行課題彙報、結營,並頒發考察證書。

D7-8月4日(周五)

南寧返程 | (單飛青少年全天安排送機)。

特別說明

本行程為常規線路,因受疫情、交通、天氣、政治、軍事管控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響,領隊有權根據實際情況對行程作出合理調整。

費用說明

活動費用:

8800元/人

費用包含:

活動全程交通、專家指導、餐飲食宿、課程、門票、後勤保障、公用裝備、保險等

費用不含:

往返南寧的大交通

退款政策:

若因不可抗力原因,導致活動取消或部分隊員無法參加,所付的活動費用將全額退還。往返機票等相關預訂費用,需隊員自行協調解決。

報名方式

微信報名:點擊 下方小程序連結,進入「中國少年營」報名平台,了解並選擇對應的活動,提交報名信息。

我們會在接到信息後與您聯繫,引導您完成報名流程。

諮詢方式: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

電話 (工作日9:00-18:00)

(如加微信請註明「諮詢少年營」)

歡迎廣大青少年及家長來電諮詢、交流!

點擊下方小程序

快來參加中國少年營吧!

參加中國少年營,你將經歷到

探人之所未至,見人之所未識

採用繩降的方式進入天坑地心

孩子們圍著鄂溫克族飼養的馴鹿

孩子們在秦嶺偶遇川金絲猴

西沙群島的底棲魚類——鬼鮋

在熱帶雨林里發現的螢光植物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與名師大家同行

西沙的船長在講述航海「奇遇記」

劉全波教授在分享玄奘取經的故事

鄭希龍老師帶我們考察藥用植物

敦煌藝術家杜永衛在創作彩塑

歷史學者才仁加甫講述土爾扈特東歸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走進自然,讀無字之書

一隻刺魨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

在植物學家的帶領下嘗百草

在西藏曲水乘坐牛皮船考察

尋找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

孩子們驚嘆於王蓮葉子強大的承重力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生動的文化生活體驗

孩子們學習科學的博物繪畫

在白馬藏寨體驗獨具特色的圓圓舞

漢代河倉城遺志外的求知少年

孩子們學習製作傣族包燒

清晨的陽光灑向露營地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領略尖端科技,見識國之重器

造訪國家天文台,領略天文科技

觀看考古人員修復秦始皇陵兵馬俑

親歷FAST射電望遠鏡,一眼萬年

聽大副講述郵輪複雜的駕駛系統

在南藥基因庫了解我國中藥資源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學習科學研究的有效方法

學習製作具有科學價值的植物標本

在鸚哥嶺為樹蛙營造產卵場所

在王朗保護區查看紅外相機

體驗紅樹林的育種工作

學習最先進的植物種子儲存方法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學做系統的科學考察報告

彙報「古代玉門關究竟在何處?」

講述自己對雨林保護的看法和建議

記錄大熊貓的生境特點

繪製西北乾旱區代表植物插畫

孩子們在西沙郵輪甲板上準備課題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嚴格的管理和團隊紀律

在西沙海風中成長的中國少年們

領隊正在指揮隊伍有序地跨越溪流

晚上,孩子們在會議室認真聽講

我們的隊伍整齊地穿梭在沙漠中

安全有序地行進在大興安嶺叢林中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小營員的榮譽

中國國家地理頒發的科學考察證書

孩子們能夠通過課本了解省份概況

課題彙報優秀班級獲得特色獎品

用於講座互動的各種獎品

來自中國國家地理的精美獎品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答家長問

你們是誰?

向上滑動

「中國國家地理·青少出行」是中國國家地理的青少年&親子活動平台,由「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組織策劃,包括:中國少年營(寒暑假長線活動)、周末少年行(城市周邊短途活動)、「中國國家地理小記者團」,以及「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青少會員」組織。

我們的職責是帶領全國的青少年,在各學科權威導師的引領下,通過參與各地分站活動,行走中國,認識中國,獲得書本無法觸達的鮮活知識,增強獨立思考、科學發現、文化認知等多種能力,在活動中「贏」得自我成長,在成長中「贏」得未來時代。我們堅信看過中國的孩子更強大!

想了解更多活動細節,請查看下方滾動條

向上滑動

一個活動有多少人?帶隊老師有幾位?

每站活動的參與人數在30至50人之間。我們將按照年齡、興趣分班級管理。在總領隊的統籌下,各班主任相互配合,有序地管理好各班日常的生活、紀律以及活動。

或許您認為隊伍大會影響活動質量,而實際上,隨著隊伍人數的增加,我們為活動所配備的指導老師和專家就越多,所涵蓋的學科領域越廣,小營員們在活動中可以接觸到更寬的知識面。同時,一些體驗、參觀、訪談環節,我們將以小班為單位交替進行,以保證活動的體驗感和質量。

我們的老師團隊由"隨隊老師"和"駐地專家"組成。隨隊老師包括中國國家地理科考領隊、各學科老師和攝影師;駐地專家主要為沿途各地的學科專家。

隨隊老師和孩子的數量比不小於1:7,例如,2020年甘肅站隊伍共50人(包含15位家長和35位孩子),我們配備了7名隨隊老師和3名駐地專家。

2020年甘肅站十位老師

活動中是什麼樣的食宿標準?

住宿:在較為發達的城市,住宿標準不低於四星級酒店;在地方縣、村莊、保護區等設施相對簡單的活動地點,將優先選擇或安排具有當地特色的民居體驗;在相對安全且舒適的環境中,也會安排露營。

飲食:在城市、地方縣、村莊活動時,我們將在餐廳進行自助餐或圍桌餐;特殊情況下,例如較遠的行車、無條件的野外,將安排路餐或營地餐。

無論哪種食宿形式,我們都將保證食宿的衛生條件與安全性。

單飛的孩子接送機如何進行?

我們的工作人員將與家長們密切配合,完成活動集合和返程當天的接送機工作。我們會根據家長提供的航班信息制定詳細的接送機安排,並於活動前與各位家長聯繫,告知接送機安排和接送機老師的信息。孩子落地後,按照家長給到的聯繫方式,與接機老師單線聯繫。接送機完成後後,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告知家長。

針對9—12歲的孩子,家長們還可以辦理無成人陪伴兒童乘機服務。值機後,由機場工作人員帶領登機,飛機落地後,機務人員將帶領您的孩子下飛機、提取行李,並在確認接機老師身份信息無誤後,將孩子交給我們管理。及時通信以及人員的無縫對接將保障孩子的安全。

報名之後無法參加活動怎麼辦?

因疫情、交通、天氣等不可抗力因素,國家頒布的有關法律法規或行政機關制定發布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政策、命令,導致活動取消或部分隊員無法參加,所付的活動費用將全額退還。往返機票等相關預付費用,須隊員自行承擔。

因自身原因不能如期參加,隊員在活動開始前30天以上(含30天),可向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申請退出,我部將扣除3%的手續費,剩餘97%的活動費用可退還隊員;在活動開始前30天以內提出申請,退款將不予受理,但可以申請更換參加的人員。

你們有哪些以往的活動案例呀?

這裡只列近五年的青少年活動案例,如需了解本部門其他活動,可關注「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微信公眾號查看。

2017年

三門灣海島夏令營(浙江)

鸚哥嶺少年科考營(海南)

寮國熱帶雨林親子營(寮國)

2018年

「中國國家地理號」西沙群島親子營(海南)

香格里拉國際少年營(雲南)

絲路文化親子營—張掖、敦煌站(甘肅)

鄱陽湖觀鳥·古徽州文化冬令營(江西)

2019年

昆蟲戶外課堂(北京)

王朗國際少年營(四川)

英國博物館親子營(英國)

海南熱帶雨林童軍營(海南)

環中國海少年科考營:南海、東海、黃海&渤海站

2020年

西沙群島少年科考營(海南)

跟中國國家地理看中國——中國少年營 第一季

甘肅、陝西、四川、海南、江蘇、貴州、雲南、廣西站

2021年

跟中國國家地理看中國——中國少年營 第二季

青海、西藏、山東、遼寧、京津冀、新疆、內蒙古、黑龍江、江西、廣東、重慶、吉林站

2022年

跟中國國家地理看中國——中國少年營 第三季

34省級行政區的36條線路 全盤上線

你們是如何保障活動安全的?

向上滑動

首先,我們在設計每一站的活動時,都會充分考慮活動中的不穩定因素,規避不安全環節,從設計上保證活動的整體安全性;

其次,每一站活動在執行前,領隊都會實地探路,了解各個活動環節的場地、路線、環境,排查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保證安全性的同時,對活動整體進行合理安排;

另外,我們的活動均會向當地相關部門,例如政府管理部門、保護區管理局、景區管委會進行報備,並獲得由相關部門提供的安全保障和後勤支持;

活動中,隊伍有嚴格的安全紀律,同時老師們會對小營員進行有序的管理和安全培訓;在手機的使用、作息時間、日常衛生與防疫等方面,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

隊員評價

上下滑動查看

-END-

內容編輯 | 李興意

微信編輯 | 李興意 劉蘊玥

圖片 | 陳銳 劉玉栓 王寧 黃耀高 李晉 吳敬 任遠方 於繼東 王慶坤 滕彬 趙亞輝 王寧 陳亮俊 黃嵩和 郭慶華 王宏武 程斌 黃孫濱 田明義 黃煉 賴守強 高東風 嘉楠 徐建 李想 劉光秀 陸祖澤 林文洪 凌福龍 周金鵬 陶子 王愷 蒙有蔚 劉思陽 棣棠 美境自然 新南海 《海洋世界》檸語 北港股份 北部灣港集團 南國早報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 廣西農業信息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地道風物 中國國家地理網

往期回顧

// 1

圖文和中國少年營一起踏山尋海!

// 2

圖文這個夏天,中國少年營的腳步到了哪裡?

// 3

視頻中國少年營 · 青海站

// 4

視頻中國少年營 · 寧夏站

// 5

視頻中國少年營 · 西藏站

// 6

視頻中國少年營 · 雲南站

// 7

視頻中國少年營 · 貴州站

看過世界的孩子更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d50bcfc7484a0a4b7a9643b6a2787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