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古城是我國南方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古城。也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三國文化之鄉。
荊州古城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荊州古城歷經十五個朝代,每朝每代都有毀壞和重建。
荊州古城由土城和磚城相互依託而成,城牆高9米,厚約10米,周長11.3公里,古城共有六座城門,每座城門包括城樓、箭樓和瓮城。還有三座城門是後來城市發展中,增建的。
我們今天下午先是坐船,從水路遊覽古城牆。
兩岸都種植有桃樹和柳樹等植物,現在春天,樹木都長出綠芽,翠綠的,非常好看。
荊州城牆上唯一的清代古城樓
遊玩的第一個景區,叫大北門。
大北門俗稱柳門,也叫漕門;清代改稱拱極門,城樓名朝宗樓。
朝宗樓重建於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公元1993年依原樣維修。
大北門保持了清代時候的原樣,裡面有瓮城等景點。
朝宗樓為重檐歇山式屋頂開間,進深各三間,四周有迴廊,內裝修走馬樓,高敞軒朗,宏偉壯觀。
大北門是古人送親友北上中原長交話別的地方,古人送別親友習慣在此折柳饋贈,故稱柳門。
宋代蘇東坡《荊州十首》詩:
「柳門京國道,驅馬及陽春」 即詠此。登臨眺堅,城內樓層鱗次櫛比,城外護城河宛如玉帶,岸柳輕排,詩情畫意,令遊人流連忘返「就是描述大北門的。
朝宗樓,取《尚書-禹貢》中的「江漢朝宗于海〞 之意,俗名大北門城樓,位於荊州北城垣西段,是荊州城牆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城樓。
朝宗樓為重檐歇山式屋頂,磚木結構,進深各三間,四周有迴廊,內部裝修走馬樓,高敞軒郎,巍峨壯觀。
一層設外廊,二層設井口欄杆。朝宗樓古樸端莊,氣勢雄偉,是荊州城牆上現存唯一的清代古城樓。
登樓遠望,城內樓層鱗次櫛比,城外古街得勝街與護城河,朝宗樓三者相映,護城河邊,岸柳輕排,詩情畫意。
拱極門
拱極門位於北城牆西段,俗稱大北門,宋稱柳門,明稱拱辰門,清乾隆時更名為拱極門。拱極門坐南朝北,外設箭樓城台和瓮城,城台兩側設台階和馬道。
箭樓
「箭樓〞為瓮城城樓,外壁與左有陃
壁開有箭窗,故名,是古代城池重要的軍事設施。
以上就是樂玩君的武漢旅遊攻略,下一篇,繼續給大家分享我在湖北旅遊經歷。
我是樂玩君,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如果你覺得我的旅遊小貼士對你出行決策有幫助,就請關注我的主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