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的第一天,俄軍發射了上百枚巡航飛彈和近程彈道飛彈,其後,也陸續發射各類飛彈,甚至有分析人士開始懷疑俄軍發射的「伊斯坎德爾-K」是否真的超過了《中導條約》的500公里射程限制,因為很多被打擊地區根本就超出了飛彈最大射程。
但事實表明,俄軍的先發制人並未起到預想中的效果:烏克蘭軍隊的指揮系統照常運轉,烏克蘭空軍也沒像俄羅斯國防部說的那樣遭到毀滅性打擊,而烏克蘭防空網仍在有效運轉,不少俄羅斯戰機和巡航飛彈被擊落。很顯然,不僅僅是烏軍事先有了防備,也與俄軍飛彈不夠,火力打擊不夠充分有關,相比北約在類似行動中潑水一樣發射巡航飛彈,俄軍顯得很「克制」。
落在基輔市區的KH-31超音速飛彈殘骸
而地面推進的俄軍似乎也出現了問題,迄今為止,都沒有爆發大規模交戰,這在適合機械化作戰的烏克蘭平原上是很難理解的。俄軍繞過了那些烏軍固守地域,或許是試圖快速抵達基輔城下,但快速奪取基輔的計劃已經隨著俄軍空降兵未能有效控制機場而失敗。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俄軍在本次戰爭中,不僅暴露了缺乏制導武器的窘境,甚至很可能連常規武器彈藥也缺乏,英國政府的情報顯示,如果誰高強度作戰的話,俄軍的彈藥很可能只能堅持3-4天,這也是俄軍在開戰之初沒有進行高強度火力壓制,也沒有與烏軍進行大規模交戰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俄軍在敘利亞就已經暴露出了制飛彈藥嚴重不足的困境,而且,因為資金和技術上的困難,一直難以增加庫存。雖然俄軍在敘利亞使用了幾次巡航飛彈,但主要是向北約展示威懾力,畢竟,相比使用巡航飛彈,打擊毫無防空能力的反對派武裝,還是出動駐敘俄空軍更加划算。
同樣,俄軍的大量武器彈藥也消耗在了頓巴斯前線和敘利亞。很多人以為蘇聯遺留下來的武器彈藥用之不盡,事實上,多年的對外出口和俄軍訓練等,已經消耗了大部分,俄羅斯在重新武裝敘利亞政府軍的時候,不得不直接抽調俄軍現役裝備,這也是以色列稱敘利亞政府軍通過內戰,將裝備水平提升了至少一代半的主要原因。
敘利亞政府軍的重武器大多是俄軍現役裝備
現在,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已經不用多說。而在技術上,尤其是進口零部件上,則遇到了嚴重問題。雖然俄羅斯國內軍工企業依然能夠滿足俄軍在輕武器和部分彈藥上的要求,但在複雜技術裝備和高端彈藥上,由於缺乏來自西方的先進零部件,根本無力滿足俄軍要求。沒錢沒原料,怎麼製造足夠的彈藥?畢竟,在與同樣高度機械化的烏軍作戰時,俄軍很可能會很快出現武器彈藥缺乏的困境,畢竟,口糧和燃油短缺的窘境,現在已經不同程度的出現了。
俄軍試圖用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套模式,以最小代價迫使烏克蘭政府投降的戰爭冒險,已經失敗,現在或許要調整戰術,當然,這也是羅斯政府呼籲與烏克蘭政府談判的主要原因,但俄羅斯政府提出的那些條件,尤其是要求烏克蘭軍隊放下武器,與其說是談判,不如說是要求烏克蘭政府投降。烏克蘭政府自然拒絕了俄羅斯政府的談判要求,並在證明了自己不會被俄羅斯迅速擊敗後,獲得了來自西方的大量經濟支持和軍事援助,信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