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源•自然生態|秋已立,暑難消 京津冀的暴雨洪水,和去年湯加火山噴發有關?

2023-08-12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課程資源•自然生態|秋已立,暑難消 京津冀的暴雨洪水,和去年湯加火山噴發有關?

秋已立,暑難消

8月8日開始,我國進入立秋節氣,這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夏將盡,秋將至。但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結束,經過一個漫長的夏季,熱氣消散和氣溫降低都尚需時日,真正的秋高氣爽要等到白露前後。

對我國大部而言,立秋暑未消,尤其南方仍是夏暑正盛時。不少地方依然「上蒸下煮」,可謂是「秋已立,暑難消」。我國江南、華南等地氣溫高、濕度大,桑拿天頻現。

桑拿天的特點是氣溫高、濕度大、風速小,讓人們感覺非常悶熱,類似蒸桑拿。桑拿天往往比高溫乾熱天氣更讓人難受,這主要是因為在濕熱、風速小的天氣下,汗液的蒸發速度會大大降低,人體內的熱量無法及時隨汗液散發出去,從而體感會更熱。

桑拿天裡,氣溫高、濕度大,人更容易中暑,而且在悶熱環境下,人體消耗大,睡眠又容易不好,加上開空調、吹風扇,很容易導致傷風感冒。大家要牢記多通風、多喝水、多休息、少外出、少耽誤「三多兩少」五要點,巧妙應對桑拿天。

國家氣候中心介紹,今年7月29日至8月1日,颱風「杜蘇芮」殘餘環流攜豐沛水汽北上,受到華北北部「高壓壩」攔截,加上太行山和燕山山脈地形抬升等共同作用,京津冀地區出現一輪歷史罕見極端暴雨過程。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極端之一,就是累計雨量大。北京大部、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區特大暴雨,過程累計雨量100至600毫米,局地600毫米以上,最大雨量出現在河北邢台臨城縣,達到驚人的1003毫米(相當於兩年的降水量),北京市最大雨量出現在昌平王家園水庫(744.8毫米);京津冀地區平均累計降水量175毫米,超過平均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

第二個極端性體現在持續時間長。本次過程從7月29日開始,至8月1日結束,接近4天時間,北京降雨持續時間達83小時;河北邯鄲、邢台等地連續兩天出現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此外,本輪極端降水影響範圍廣。除京津冀外,山東、河南等省也遭受本輪暴雨過程影響。

為何今年夏天如此極端?有研究者認為與2022 年 1 月的湯加海底火山噴發有一定關聯

湯加火山爆發衛星圖,圖片來源:Wikipedia

湯加火山的噴發,直接把海量的水蒸氣投入了更高的平流層,進入這裡的水蒸氣就沒那麼容易落回地面了。據估計,這次噴發共向平流層排放了 1.46 億噸的水,直接令全球平流層的水含量增加了 10%~15%。相比之下,它向平流層噴射的硫氧化物,只有少得可憐的 42 萬噸,相當於皮納圖博火山的 2%。這些水並不會直接導致地表的降水增加,但是它作為溫室氣體,可以間接對氣候產生種種影響。

湯加火山剛剛噴發時,這些水汽還集中於噴發點附近。如今,噴發已經過去了一年多,額外的水蒸氣已經擴散到全球,尤其南北半球的中高緯地區受影響最大。所以,它的影響延後了一年才真正表現出來。

湯加火山爆發噴出的氣體,圖片來源:Wikimedia

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眾號等,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b5f49b19f486cf97e23a994185953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