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父母,即使賺錢不多,也是孩子的「一手好牌」

2019-10-24     駝小福

朋友前兩天去參加婚禮,回來以後就跟我抱怨,說被婚禮上的賓客給「刺激」了,一個個不是大老闆就是大學裡的教授,孩子上的學校不是貴族就是直接去國外讀書,孩子從小就有很高的起點。反觀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每天為孩子的事情勞心勞力,就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公立學校,這差別真是讓自己慚愧不已。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朋友的這種處境,但是普通的家庭只要具備以下這些特點,即使賺錢不多,也能夠幫助孩子。

重視家庭教育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雖然家境普通,甚至是貧困家庭,但是依然出現了不少人才,他們能夠在那樣的環境下有所作為,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這樣的家庭里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父母比較重視家庭教育。父母不僅在言行中影響孩子,同時也會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在現代的普通家庭里,想要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就要在閱讀上下功夫,一方面可以清楚孩子的學習水平,有什麼樣的愛好興趣,另一方面可以補充孩子的知識面,培養他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和歷史上高水平的作家進行心靈交流,提高認知。

願意推孩子一把

對普通家庭來說,想要孩子有出息,學習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孩子又是天性愛玩的,而且學習也很苦,如果家長不去幫助孩子,孩子就會選擇更加安逸的生活方式,沒有吃過努力的苦,孩子以後就要承受生活的窘迫。承受更多的痛苦。著名的主持人董卿曾說過,如果不是父親對自己的嚴苛教育,就沒有現在的董卿。所以普通的家庭對孩子來說其實也是一種磨練,只有吃過足夠的哭,才知道要加倍的努力學習、奮鬥。

普通的家庭可能沒有太多的金錢送孩子去國外受教育,但是他們依然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比如每周帶孩子去爬山,這樣不僅鍛鍊身體,還能磨鍊孩子的意志力。不過去爬山的話,一定要注意安全,除了要穿防滑的鞋子之外,山上氣溫比較低,最好穿件棉服,保暖性強,避免孩子感冒生病。

有遠見有格局

我的一個同學就有這樣一個父母,他們生活在農村,沒有什麼文化,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好,但是在同學小學升初中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在家中拿補助金上學,而是花了高價錢將同學送到了比較嚴格的寄宿學校,同學就是在這所學校從初中升到了重點高中,接著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大學。而和她同齡的小夥伴在家中上的初中,勉強的把高中讀完,少數人考了大專。同學畢業後想要出國,親戚朋友們都勸他父母,說不要浪費這個錢,女孩子上個大學就可以了,再過幾年就要嫁人了,學那麼多幹啥。但是父母並沒有反對她,只是告訴她,以後可能幫不了她多少了。後來同學在國外考研、考博士,還把弟弟也接了過去,一家人都跟著上了新台階。這位同學的父母就是非常有遠見的,因為知道自己的見識不多,不會幹涉孩子的選擇,也敢和世俗不同。

所以普通的家庭也不要氣餒,並不是只有給孩子優厚的生活才能幫助他,只要盡心的教育他,有一個好的性格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相信他一樣會成長的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QtIEG4BMH2_cNUgIV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