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月子期間婆媳容易出現矛盾,過來人說出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2020-03-09   莓果媽媽

婆媳之爭永遠是一個躲不開的話題,這個話題讓女人委屈,讓男人頭大,通常在月子期間開始爆發。小張是一位90後的媽咪,生產之後身體比較虛弱,丈夫的工作很繁忙,不能給小張密切的照顧。二人思前想後,考慮到二人的經濟壓力較大沒辦法請月嫂,於是決定讓小張的婆婆幫忙照顧孩子。

剛開始小張覺得自己和婆婆的關係還不錯,應該不會發生什麼矛盾,可是小張的婆婆從鄉下搬來之後,二人的戰爭就開始了。小張的婆婆思想比較傳統,小張的很多生活方式婆婆都看不慣,考慮到年齡的差異,小張想想也就忍了。

最讓小張無法接受的的是婆婆每天只給小張和小米粥和一些寡淡的菜湯,沒有什麼促進產奶的食物,甚至都沒有什麼營養。小張無奈向婆婆抱怨,婆婆卻告訴小張,她們當時坐月子都是吃這個,孩子也長得很好。小張看著同齡的媽咪紛紛曬著豐盛的月子餐,自己忍不住拍了照片發了朋友圈抱怨。

小張的老公看了有些生氣,質問媽媽為什麼就給小張吃這些。婆婆聽了對小張的老公破口大罵,「你真是娶了媳婦忘了娘,我不幫你伺候了,誰愛伺候誰伺候吧。」說完,小張的婆婆收拾好東西奪門而去,搞得小張和老公都很鬱悶。很多網友都說,婆媳在月子期間最容易發生矛盾,真正的婆媳大戰都是從月子開始的。

為什麼婆媳在月子期間更容易產生矛盾呢?

1. 第一次長時間相處

很多婆媳雖然在婚前或者婚後見過面或者交流過,但大多數時間不會太長,二人往往會為了面子相互忍讓。這種短時間的相處可能不會起摩擦,然而坐月子期間婆媳相處時間較長,並且很多時候都是婆媳的獨處,如果說因為丈夫在場或者兒子在場二人會為彼此留面子,那麼獨處簡直就是把二人之間最後的防火牆拆除了。因此,月子期間的長時間相處給了婆媳二人產生摩擦更多的機會,所以很多婆媳大戰是從月子期間開始的。

2. 飲食習慣差異

一般來說月子期間,媳婦需要婆婆幫忙準備一些飯菜。可是兩代人飲食習慣差異較大,口味的差異也大,很容易因為飲食起爭執。要知道媽媽經過懷孕和生產身體非常虛弱,並且月子期間給孩子喂奶也會讓媽咪焦慮和辛苦,這個時候如果食物不合口味,簡直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為了防止因為飲食起糾紛,兩代人最好事先做好溝通,防止出現婆婆做好了媳婦不愛吃的現象。其實,很多問題是沒有好好溝通引起的,二人如果能夠採取合適的方法,坐下來好好談談也就沒有那麼多戰爭了。

3. 育兒觀點的碰撞

老一輩的育兒觀點與年輕人的育兒觀點可能不相同,比如說老人不喜歡給孩子用尿不濕等等。婆婆覺得是自己的孫子孫女應該按照自己的意見來,更何況自己的年長經驗豐富,容不得媳婦質疑自己的育兒方式。兒媳婦往往覺得婆婆過於傳統,無法接受新事物。因此二人就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對於這個問題,其實老一輩的觀點不一定完全沒有道理,對於新事物也要學著讓老人接受,這是雙方都要努力的事情,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寶寶好。

如何避免月子期間的婆媳矛盾?

1. 請月嫂

事實上,婆媳自古以來就是一對冤家,婆媳之間出現問題也是在正常不過的。如果兩代人的觀點實在差異太大無法相處,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請月嫂吧。畢竟,婆婆年紀大了,媽咪身體虛弱,哪一邊都不能得罪。

2. 積極溝通

事實上有很多問題的關鍵在於,婆媳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如果說開了,大家的矛盾也就沒有那麼深了。因此,媽咪們不要忍著不說留下積怨,如果不方便單獨與婆婆談,可以找個丈夫在場的機會好好跟婆婆談談。

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也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婆媳關係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影響夫妻的感情生活。這個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夫妻二人能夠共同面對,男性不能總是逃避婆媳問題,應當積極溝通解決。

各位網友,大家覺得婆媳是不是一對冤家呢?大家有什麼處理婆媳問題的好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