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1300多人,查凍扣資產超13億!南海通報2021年掃黑除惡成效

2022-03-04     廣州日報

原標題:刑拘1300多人,查凍扣資產超13億!南海通報2021年掃黑除惡成效

3月3日,佛山市南海區召開掃黑除惡鬥爭新聞發布會,通報2021年南海區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總體工作成效,介紹五大行業領域整治開展情況。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區掃黑辦常務副主任郭炎興介紹全區掃黑除惡工作成效和整治基本情況。區公安分局、自然資源分局、區住建水利局、區交通運輸局、區金融辦五家重點行業領域牽頭單位分別介紹相關行業領域整治進展情況。會上集中公布了各行業領域舉報方式和整治重點。

2021年南海涉黑涉惡刑事立案822起

郭炎興介紹了南海區在常態化掃黑除惡中,嚴打涉黑惡犯罪、攻克大案要案、深化「打財斷血」、鐵腕「懲腐打傘」、強化基層組織治理、治亂清源、鞏固長效機制、築牢宣傳陣地等方面的八項新成效。

2021年以來,南海全區共打掉涉黑組織1個,打掉涉惡犯罪集團2個,涉黑涉惡刑事立案822起,破獲刑事案件387起,刑拘涉黑惡犯罪嫌疑人1348人,逮捕558人,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13.38億元人民幣,5.06萬元港幣。檢察機關起訴涉黑涉惡案件5宗29人,法院一審判決涉黑涉惡案件2宗12人。

2021年,南海區重點對專項鬥爭期間涉黑涉惡案件財產進行依法處置,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人數為7人,判決已生效案件財產處置到位率為100%;排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16條,立案9宗9人,其中「保護傘」問題6宗6人,涉黑涉惡腐敗問題1宗1人,工作不力失職2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人,組織處理4人,移送司法機關4人。

此外,南海區還全面整頓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對村(社區)班子不團結、幹部違法亂紀、村級管理混亂、信訪矛盾突出等問題進行全面徹底排查,把南海5個軟弱渙散村居黨組織納入整頓。結合村居換屆,通過嚴格落實任職資格聯審機制,持續防範和整治「村霸」問題。

在五大重點行業領域中,各行業主管部門嚴厲打擊整治信息網絡領域電信網絡詐騙、自然資源領域違法用地、交通運輸領域貨車非法改裝、工程建設領域違法分包轉包、金融放貸領域「套路貸」等突出問題。通過完善專題部署、研討培訓、督辦落實、掛牌整治、規範「三書一函」等工作機制,將日常監管與重點整治同步推進,由點帶面,全面鋪開,落實重點整治工作,為南海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重要支撐。

堅決打贏五大重點行業領域整治攻堅戰

發布會指出,2021年是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的開局之年,南海區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大力推進信息網絡、自然資源、工程建設、交通運輸、金融放貸等五大行業領域整治,並以五大行業整治為契機,解決突出問題。根據廣州零點有數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調查,2021年,南海區掃黑除惡滿意率得分為88.77分,全區社會治安環境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黨風政風社會風氣持續凈化,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各項任務目標如期實現。

發布會強調,掃黑除惡是提升南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路徑,是打造南海城鄉融合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點的必要條件,是進一步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促進南海高質量發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有力舉措。全區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持之以恆做好掃黑除惡各項工作,更好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

發布會表示,2022年,南海區將持續提高政治站位,抓住五大行業領域整治的「牛鼻子」,以打擊為先,以防控為基,以監管為重,以立制為本,以明責為要,堅決打贏五大重點行業領域整治攻堅戰,帶動十大行業領域整治持續深入開展,確保涉黑涉惡案件數量大幅下降、行業秩序明顯好轉、制度機制基本完善、人民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繼續譜寫南海區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鬥爭的新篇章,全面打造品質彰顯、幸福宜居的現代化活力新南海。

數讀五大行業領域整治部分突出成效

信息網絡行業領域:2021年,共破獲電信詐騙案1382宗,抓獲涉嫌電信詐騙及關聯犯罪犯罪嫌疑人2114人;在全省率先發起了打擊網絡詐騙工作全鏈條集群的首個專案,抓獲185人,共挽回直接經濟損失約6120萬元,返還1094.2萬元。

自然資源行業領域:拆除及復耕復綠整治圖斑1071個,涉及違法用地宗面積5003.11畝(其中耕地2128.43畝),強制拆除面積10萬平方米。另外責令停工542宗,(已移交公安)刑事立案2宗。通過土地衛片執法查處違法用地446宗,立案處理246宗。

交通運輸行業領域:在車輛維修行業,對173家企業進行執法檢查,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62份。查處客運市場領域違法案件391宗。

工程建設行業領域:查處未報先建、違法分包、轉包等違法行為17宗,共處罰款金額約77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56萬元,妥善處理839條涉勞資糾紛款線索,化解「討薪」類信訪案件66起。

金融放貸行業領域:運用金融監管科技創新地方金融監管模式,將風險防控關口前移,對風險事件及時研判,做到打早打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藝明 通訊員:陳曾悅

圖/通訊員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霍澤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997ad8222e19d17cf5f718bbc155657.html







字畫兩會|路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