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司令被自家飛機炸死?麥克奈爾擁有大好前途,結局卻如此荒唐

2023-05-23     史密記

原標題:陸軍司令被自家飛機炸死?麥克奈爾擁有大好前途,結局卻如此荒唐

在二戰中,有一位美軍司令在視察前線時,發生了一件尷尬的事情,他沒有被敵人殺害,反而被自家飛機給炸死了,而他因此成為了美軍在二戰中陣亡的最高軍職將領。

那麼,這個美軍司令是誰?他是怎麼被自家飛機炸死的?這起事故最後又是如何收場的呢?

首先,這位被自家飛機炸死的倒霉美軍司令,名叫萊斯利·詹姆斯·麥克奈爾。

1883年,麥克奈爾出生於美國的明尼蘇達州,作為一名軍人,他從一開始就獲得了很高的起點,就讀於美國西點軍校。

這所位於美國紐約州的軍校,是美國第一所軍事學校,也是世界四大軍事名校之一,在200多年的學校歷史中,這裡為美軍培養了眾多的軍事人才。

僅僅是和麥克奈爾同一時期的,就有「鐵膽將軍」巴頓、「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盟軍總司令艾森豪等,都是二戰中數得著的名將。

1904年,21歲的麥克奈爾以優異的成績從西點軍校畢業,隨後進入炮兵部隊成為一名軍官。

一戰期間,他跟隨美國著名的約翰·約瑟夫·潘興上將,擔任第1步兵師訓練參謀,奔赴法國作戰。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軍路上,麥克奈爾結識了同在一條船上的另一名作戰參謀,兩人無話不談,成了一輩子的摯友,但此時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位名叫喬治·馬歇爾的參謀,將來竟會官運亨通,成為美軍中呼風喚雨的大人物,甚至主動拒絕了美國元帥的寶座。

這樣看來,麥克奈爾結交的基本都是大人物,所以他的軍旅生涯也是一路「坐火箭」,35歲就被提拔為準將,成為一戰中美國陸軍最年輕的將軍之一。

1941年末,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此時他的老朋友馬歇爾已經坐到了陸軍參謀長的高位,正需要調動一批值得信任的軍官到自己身邊任職。

為此,他特地提拔了麥克奈爾,讓他來擔任自己的助手,負責陸軍的組編、訓練和裝備,並晉升他為中將軍銜。

麥克奈爾也不負所托,盡心盡力地做了很多的幕後工作,還因此得到了一個綽號「陸軍的大腦」。

不過,麥克奈爾畢竟當時已經快60歲了,對機械化作戰的認識不夠,而且他是炮兵出身,所以總是排擠坦克部隊,不僅主持削減了美軍裝甲師兵力和坦克數量,還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理論——「坦克是用來打步兵的,反坦克的是炮兵」,這就導致在戰爭初期美軍裝甲部隊始終發展不起來。

也正是因為麥克奈爾對坦克部隊的忽視,在美軍與德軍的第一次交鋒凱薩琳山口戰役中,美軍的謝爾曼坦克被虎式坦克吊打,交換比達到了驚人的8:1,導致盟軍中一度流傳「虎式坦克恐懼症」的笑話。

可是由於馬歇爾與麥克奈爾的特殊關係,其他將領和士兵雖然都看不慣他,卻也無可奈何。

此外,麥克奈爾為了掌握戰場的第一手信息,還經常跑到兇險之極的前線視察,結果在1942年被調往北非後,有一次麥克奈爾遭到了德軍的炮轟,不過他運氣很好,竟然躲過了一劫,從此在軍中以「命大」著稱。

只是誰也沒想到,當二戰局勢開始逆轉,盟軍發起諾曼第登陸時,他的好運氣用光了,麥克奈爾成為了美軍在二戰陣亡名單中軍銜最高的人,而殺死他的不是別人,正是美軍自家的飛機炸彈。

1944年6月,盟軍為開闢「第二戰場」,準備發起諾曼第登陸行動,為了實施這個規模空前的戰役,盟軍共集結了288萬人,麥克奈爾也被調往法國前線。

不過,雖然盟軍後來成功實現了諾曼第登陸,但德軍很快就穩定下來,依託樹籬地形層層阻擊,因此盟軍雖然擁有數量與火力優勢,卻始終無法突破德軍的前沿防線,導致登陸後的推進速度很慢,每天只能推進一兩公里。

於是,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外號「大兵將軍」的美國第1集團軍群司令布雷德利,決心發起「眼鏡蛇行動」,核心是放棄過去寬大戰線作戰模式,以點破面,集中火力擊穿德軍整條戰線。

在布雷德利看來,自己的方案絕對是一大創新,所以為了展示自己的新戰術,他邀請了大批美軍高層前來觀摩,其中就包括西點軍校的老同學麥克奈爾中將。

收到邀約後,麥克奈爾很快就答應作為好友兼「特邀嘉賓」來觀戰助威。

7月25日,行動正式實施,1500架B-24重型轟炸機及550架戰鬥轟炸機輪番登場。在8平方千米的目標區域內,美軍投下了4000噸高爆炸彈和燃燒彈,戰場頓時大火瀰漫,宛若人間地獄。

B-24「解放者」轟炸機是二戰時期美國生產的最多的大型轟炸機,同時也是使用的最多的轟炸機,數量多達1.9萬架,而且不僅在歐洲參戰,同時也是在非洲、亞洲廣大海空戰場的「空中霸王」。

不過,在計劃正式實施前,其實曾遭到了陸軍航空兵的堅決拒絕,原因是「眼鏡蛇」行動要求重型轟炸機必須沿著與德軍防線平行的航線轟炸,並與美軍前線保持兩到三公里距離,但這些轟炸機飛行員從沒接受過中低空戰術支援轟炸的訓練,很可能會造成誤炸。

而且,航線與德軍戰線平行,就會讓戰機長期處於防空火力的威脅下,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但布雷德利為了取得完美的轟炸效果,堅持第8航空隊出動所有重型轟炸機,雙方誰也不肯讓步,最後官司一直打到盟軍總司令艾森豪那裡,後者直接拍板支持,航空兵這才無話可說,答應出動重型轟炸機,但對於誤炸問題,他們只好表示將「儘可能通過無線電等手段避免」。

在遮天蔽日的大轟炸中,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擔心成為現實,由於轟炸目標區域的上空突然陰雲密布,能見度極低,結果航空隊錯誤地偏離了飛行方向,把另一側的美軍陣地當成了德軍前線。

更糟糕的是,由於各級單位都在無線電里呼叫,美軍通訊網絡頓時崩潰,誰也無法準確聯繫,進而導致誤炸事件此起彼伏。

巧合的是,為了正確評估「眼鏡蛇行動」的作戰效果,麥克奈爾不顧屬下的勸阻,執意親自來到前線,而當時他還正趴在一個散兵坑裡觀察不遠處的轟炸情況。

結果他驚訝地發現,自家的許多飛機竟然飛到了自己的頭上,接著投下了如雨般密集的炸彈,麥克奈爾的部下連忙拉起他四處躲避,但還是沒有逃脫厄運。

最終,一枚炸彈落在麥克奈爾躲避的散兵坑內,巨大的爆炸將他炸到20米以上的高空,頓時喪命,他的屍體還被炸得支離破碎,最後只靠衣領上面三枚將星的殘片才得以確認身份。

此外,麥克奈爾的陣亡還創造了一個記錄,他是美軍在二戰中陣亡的最高軍職將領,而在這場自相殘殺中,共有111名美軍士兵被誤擊炸死,490人被炸傷。

更倒霉的是,在兩周後,麥克奈爾的兒子——美軍第77步兵師參謀長道格拉斯·麥克奈爾上校,也在關島被日軍狙擊手殺死。

麥克奈爾中將被自家飛機炸死的消息,在盟軍高層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但為了不影響士氣,總司令艾森豪特地下令低調處理,所以最後只能秘密下葬。

不過在葬禮上,光是抬棺的四人中,就第1集團軍司令布萊德利雷、副司令霍奇斯和第3集團軍司令巴頓,這三人後來都成為了美軍四星或五星上將,足以體現出軍方對麥克奈爾的重視,而麥克奈爾本人在去世十年後,也被追授為四星上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麥克奈爾之死雖然是美軍高層的一大損失,但對於美軍裝甲部隊來說卻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麥克奈爾死後,一直被其限制研究的M26潘興坦克終於進入快車道,這款新式坦克是美軍專為對付德國的虎式坦克設計的,而在二戰結束前,這種世界上最好的坦克之一,終於被投入現役使用。

與之情況相同的還有坦克殲擊車,在麥克奈爾掌權時,固執地要求殲擊車必須與坦克有所區別,所以沒有安裝炮塔頂蓋,結果就導致這類裝備一直存在怕淋雨、怕挨炸,甚至一顆手榴彈就能讓全車報銷的問題,但在麥克奈爾死後不久,裝甲頂蓋就被迅速地加了上去。

或許正是因為麥克奈爾的固執己見,迫使美軍裝甲部隊付出了大量不必要的損失和無數士兵慘死,所以他的好運氣才會用完,以致死在自己人手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61254fe69a64770dd5c6a85710b10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