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貴州女孩被多個男同事頻繁騷擾,盛怒之下用鐵錘敲死對方

2023-12-24     三目史官

原標題:2012年,貴州女孩被多個男同事頻繁騷擾,盛怒之下用鐵錘敲死對方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貴州省第一女子監獄內,一眾犯人正在和獄警一同排練歌詠比賽,而她們之中有著這樣一位犯人,她叫陳其艷,外人見了都會覺得她長相乖巧可愛,大大的眼睛笑起來十分甜美,根本不像是罪犯的模樣。

據獄警錢麗華表示,起初她還以為這是個外表甜美內心罪惡的「黑心天使」,可逐漸地通過了解,通過走入陳其艷的內心她才發覺,這孩子弱小的外表下竟隱藏著難以癒合的裂痕,而這也就是她被捕入獄的原因所在。

錢麗華向記者出示了陳其艷的服刑信息表,上面清楚地寫到:陳其艷1995年生人,因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

殺人?這般弱小的女孩居然敢殺人?她殺了誰?殺的是誰理由又是什麼呢?

悲慘的童年

案件發生的時間是2012年,然而時至今日陳其艷卻依舊忘不了案發前那個恐怖的夜晚,在她的記憶里,這般的恐怖曾發生過兩次,一次是她殺人一次則是在她八歲那年,而這也就是導致她心理扭曲最終犯下罪行的源頭所在。

1995年陳其艷出生於貴州省黔西縣的一戶教師家庭之中,其父是鄉村教師,其母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夫妻二人的結合本就是個意外,因而在長時間的相處下知識水平、三觀的差異導致他們的感情破裂,最終於2002年選擇了離婚。

父母離婚最難受的就是孩子陳其艷也不例外,那年她已經七歲了很多事情都心知肚明,她清楚的察覺到了爸媽的變化,尤其是父親由於獨自撫養自己和弟弟,更是從原先溫文爾雅的書生形象變得愈發暴躁。

曾經的溫柔變成了無休止的責罵,2003年的一天因為學習上的問題陳父甚至還選擇了動手,他冰冷的手掌狠狠抽打在女兒的身上、臉上,一下兩下三下,一邊打還一邊失望的說道:

「我是老師,你是我女兒,怎麼就會這麼笨?這題多簡單同班同學沒有一個不會的,你是不是故意在給我丟人?」

沒見過這般場面的陳其艷當場就嚇傻了,感受著火辣辣疼痛的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也不敢相信父親竟然用那種厭惡的眼神看著自己。

直到毆打結束,陳其艷也沒能從震驚中緩過神來,她第一次對人生產生了懷疑,覺得自己在父母眼中可能是個多餘的存在,故而當天深夜她便來到了馬路上,閉著眼睛瘋狂的奔跑著希望能有一輛飛馳的汽車撞死自己。

一個八歲的孩子能有這種生無可戀的舉動著實令人感到震驚,不過陳父卻不這麼想,發現女兒並將其帶回家後,他不但沒有認識到自己教育方式的失誤,居然還一門心思的指責女兒是在逃避學習,稱其是故意博同情。

陳父的理念讓人費解,要知道作為教師子女,陳其艷4歲半就上學了足足比正常人早了兩三年,年紀小記憶力、理解能力自然要比同學差,學習上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者說一個八歲的孩子哪裡知道什麼是逃避,哪裡知道什麼是同情心呢?

由於陳父的偏執,接下來的日子裡「棍棒教育」便成了陳其艷的日常,學習不認真會挨打,成績不達標會挨打,膽敢還嘴狡辯會挨打,就連放學回家晚了幾分鐘也一樣會挨打。

尤其是後者,上了初中後陳父曾帶著陳其艷丈量過從學校到家的距離,據他估算女兒回家的時間最快是45分鐘,最慢是1個小時,因此放學時間是五點半,如果女兒回家晚於六點半,他就會認為陳其艷是出去玩了或者是有了早戀的徵兆。

心理逐漸扭曲

這種情況也算是正常,相信很多女孩子上學時都會經歷過這樣的懷疑,父母懷疑放學回家晚了就是在和男孩子談戀愛,初中也的確不該談戀愛,可真正奇怪的卻並不是陳父的質疑,而是陳其艷的態度。

面對父親的質疑,陳其艷非但沒有像正常人一樣反駁對方的不信任,反倒是認為自己做錯了,自己不敢走慢了一些讓父親懷疑,讓父親產生自己是那種不堪女人的想法。

那麼陳其艷為何會這樣想呢?原來這都是陳父「打一棒子給個甜棗」的緣故,每次毆打陳其艷事後陳父都會十分後悔,他會通過各種方式向女兒道歉,例如做一桌子女兒愛吃的菜,給女兒買新款的零食飲料等等,而這也就讓陳其艷產生了類似於「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心理疾病。

陳其艷開始覺得,父親是世界上最愛自己的人,無論打罵他都是在為自己好,自己挨打也是因為自己不爭氣和父親無關。

陳其艷對父親的愛和病態的崇拜到達了頂峰,故而對於其他男人她始終都沒能瞧得起,尤其是在被父親懷疑早戀之際,她的心中更是燃起了一個偏執的想法:

「我已經很努力在討好父親了,他為何還會懷疑我呢?對!就是因為有男生的存在,如果世界上沒有男生了,父親就不會懷疑我了!」

這也就是現在網絡上常說的「厭男症」,如今雖然很多人在網際網路上都說自己「厭惡男性」,但卻很少有人真的和陳其艷一般嚴重。而且不單是厭男,上學期間陳其艷還有著嚴重的暴力傾向,據陳其艷初中的校領導表示,初二時她曾在一次和同學的爭鬥中持刀劃傷過兩名女同學。

該起事件在當時轟動一時,學校方面也問詢過原因,據陳其艷表示,她這都是被父親所影響,她認為自己絕不能被外人欺負,而受到欺凌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暴制暴,只有將對方徹底打服了才能避免今後再出現類似的情況。

陳其艷的暴力傾向在監獄中同樣如此,在其剛剛入獄服刑期間便發生過一起惡劣的違紀事件,據獄警回憶,當天下午正在執勤的她聽到陳其艷監舍發生了爭吵打鬥聲,她趕忙過去查看,沒想到正好撞見了陳其艷舉著熱水壺砸人並且還用手臂勒住獄友脖子的畫面,她立刻拉響了警鈴這才將二人分開。

事後陳其艷也是解釋了自己打人的原因,她表示是獄友先「搶了」自己的熱水壺,她這才動手維護自身的權益,而當獄方詢問現場其他目擊者時,她們卻清一色的表示這只是一場誤會,是那人不小心拿錯了水壺,沒想到陳其艷瞬間就爆發了怎麼攔都攔不住。

由此可見,陳其艷的確有著暴力傾向以及輕微的被迫害妄想症,那麼這難道就是她殺人的真正原因嗎?

是也不是,因為據監獄方面給出的判決書上顯示,當時陳其艷之所以殺人完全是在保護自己,是被害人先持刀對其進行騷擾猥褻,她這才反過來殺死了被害人。

這樣的殺人動機十分符合陳其艷的性格,故而獄方也是一直堅信這一說法,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就在記者對陳其艷進行採訪時,她卻意外透露出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面對鏡頭陳其艷顯得格外糾結,猶豫了許久後這才說出了一句話:

「那都是假的,是我聽了別人的話精心設計的。」

什麼是假的?記者好奇的詢問,聞言陳其艷瞬間落淚然後泣不成聲的回答道:

「供詞,供詞是假的,當時他並沒有用刀威脅我,這都是我自己編造出來,用以減輕罪行的。」

據陳其艷表示,她之所以這麼說其實是聽信了看守所一位大姐的話,大姐看陳其艷可憐便告訴她要虛構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情節,這樣做可以減輕罪行。

當時陳其艷害怕極了就採用了大姐的辦法,雖然由於證據不足法院方面最終沒有採納陳其艷的證詞,但被人持刀挾持猥褻的事情卻還是被眾獄警和不明真相的群眾相信了,尤其是被害人的父母更是一直覺得一切都是自己孩子的錯怪不得陳其艷,為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原來如此,那麼既然被害人當時沒有做出過激的行為,陳其艷又為何會將其殘忍的殺害呢?

殺人的真相

原來這都要從初二那天,陳其艷持刀劃傷同學那件事開始說起,傷人過後由於年齡小且傷者家長沒有追究責任,陳其艷並沒有被開除,學校考慮到其原生家庭的情況,甚至還特地找到權威人士對其進行了心理輔導。

但遺憾的是,此時的陳其艷早已被暴力的滋味沖昏了頭腦,她不但聽不進去心理醫生的話,為了逃避校園內同學老師們的指指點點,她更是第一次違背了父親的願望在初中剛剛畢業時選擇了輟學。

輟學後,為了不讓父親看到如此不成器的自己,陳其艷來到了黔西縣城的一家餐館打工,然而此時的她卻怎麼也沒想到,初次步入社會的自己居然會碰到如此多的坎坷。

首先是剛進入縣城的那一天,她拿著行李四處尋找著合適的工作,可怎料就在這時一個騎著摩托車的中年男子卻停在了她的面前,此人雙眼無神且恍惚,一看就是有著嚴重的精神疾病,看到長相漂亮的陳其艷他當即脫掉了褲子,對著她擺弄起了自己的生殖器官。

見狀,陳其艷嚇的是連連尖叫,她一把推開正在傻笑的男人選擇了逃跑。這件事對陳其艷的影響很大,使得她對男性的恐懼愈發深厚,她開始認為社會上的男人都是這樣的醜陋、猥瑣、齷齪。

其次是在餐館打工的經歷,餐館內大多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男子,他們開朗活潑也總會拿陳其艷這個不愛說話的小妹妹開玩笑,這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是在正常不過的行為,可陳其艷卻不這麼想,她更加堅定了「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的念頭,也對兩性之間的正常交往產生了牴觸心理。

當然,這並不是陳其艷選擇殺害同事吳某的直接原因,真正讓她燃起殺意的是之後接連發生的幾件事。

案發前幾天的一個夜晚,陳其艷晚上起夜上廁所路過了吳某的宿舍,她正巧聽見了房間裡的對話,裡面的幾個同事正在開玩笑,而玩笑的對象就是自己。

其中一位同事說道:

「兄弟們我們打個賭吧?看看誰敢去惹那個兇巴巴的陳其艷,規則是這樣的,誰要是敢去抱她一下,其餘人就一人給他一百塊錢怎麼樣?」

說罷,房間裡頓時哄堂大笑,有的人表示100塊太少了要加錢,也有人覺得這樣的賭局沒什麼意思,而在門口陳其艷則是十分憤怒,她認為這是赤裸裸的侮辱,是針對她的邪惡計劃,她再也聽不下去了,於是就在狠狠踹了一腳房門後她便返回了宿舍。

起初陳其艷還以為他們只是嘴上說說,可讓她怎麼都沒想到的是,這群人居然真的敢實施,實施者正是後來的被害人吳某,他在一次上菜的過程中故意碰了一下陳其艷的胸部,陳其艷驚呆了她還以為對方是不小心的趕忙後退了幾步,怎料她一後退吳某不單沒有表達歉意,甚至還一臉壞笑的再度按了一下她的胸部。

陳其艷瘋了,她認為再一再二就會再三再四,有了這次的身體接觸過兩天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因而從這一刻起報復吳某保護自己的念頭便在她的腦海中出現了,她詭異的對吳某笑了一下,那意思就是:

「你完了,我鎖定你了!」

陳其艷已然瘋魔,然而那群餐館的年輕人卻仍然不知,他們的惡作劇仍在持續,僅在第二天中午趁著陳其艷在飯店包房中午睡,包含吳某在內的三四個年輕人便再度開始了整蠱,他們猛地踹開了房門隨即對著陳其艷說道:

「喂喂喂,陳其艷別睡了老闆找你有事。」

陳其艷不明所以立刻找到了老闆,沒想到老闆卻表示自己根本就沒叫過她。陳其艷意識到了不對勁,她猜想這肯定也是那群人「計劃」的一部分,恐懼和擔憂在她的心中蔓延,不過考慮再三後她還是決定給同事們一個機會,為了避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陳其艷當晚就去了理髮店將一頭秀髮剪成了光頭,她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誰也別來惹我」。

剪成光頭、儘量減少女性特徵,這就是當時陳其艷的真實想法,由此可見此時的她已經很極端了,她的忍耐也到達了極限,但遺憾的是包括吳某在內的一行人不單沒有意識到這是陳其艷下的「最後通牒」,反而還變本加厲的對其展開了嘲笑。

吳某當著所有同事的面說道:

「你看那個陳其艷像不像尼姑庵里的尼姑?我敢打賭,她這幅樣子進了尼姑庵去上香的老爺們肯定會踏破了門檻,哈哈哈哈哈...」

吳某的話令在場之人笑得不能自已,此時根本沒人注意到陳其艷的表情,她的臉色充滿了憤恨、委屈、畏懼和一絲陰狠,可她卻依舊沒有發作,真正讓她決意痛下殺手的其實是當天晚上的想像。

晚上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陳其艷仿佛回到了八歲那年第一次被父親掌握的那晚,無助、恐懼、生無可戀的情緒全部湧現了出來,這種感情讓她頭皮發麻,故而在心理疾病的趨勢下她的想像也就隨之展開了。

在想像中,陳其艷認為吳某等人現在的惡行只是前菜,現在的他們肯定在計劃著更加罪惡更加猥瑣的話語和行動,可能會對她施行言語辱罵,可能會對她大打出手,更有可能今天晚上這夥人就會闖進自己的房間,和那個騎著電動車的男人一樣脫下褲子猥褻自己。

陳其艷越想越害怕,到最後她甚至腦補出了這夥人從頭至尾全部的「作案經過」,她幻想吳某就是這夥人的頭,從她進入這家餐館的第一天開始,吳某就計劃好了要對自己施暴,先是假意打賭讓同事們燃起興趣,隨後觸碰身體滿足內心的慾望,然後通過言語上的刺激讓自己愈發自卑,最終再用毆打的方式徹底征服自己。

想到這裡,陳其艷的後背已然被冷汗浸濕,她不敢再想下去了,她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先下手為強」阻止吳某等人對自己的企圖,至於阻止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她最喜歡用的「以暴制暴」!

陳其艷先是來到吳某的房間外,發現對方正在沙發上睡覺後,她又輾轉來到了雜物間翻出了一把鐵錘,拿起鐵錘陳其艷就朝著吳某走去,一步兩步三步,當她走到面前時吳某猛地驚醒,但遺憾的是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陳其艷的錘子就已經砸了下去,一錘兩錘三錘,直到將吳某的頭顱砸的血肉模糊她這才選擇罷手。

聽到聲響飯店的同事們趕忙過去查看,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驚呆了,大家趕忙上前查看吳某的情況,不過此時的他卻早已咽氣,而反觀陳其艷呢?她的表情異常瘮人,她直勾勾地笑著看向吳某的屍體直到被警察帶走為止。

案發時由於陳其艷未滿十八周歲,故而法院方面也是採取了從輕判罰,2012年8月14日法院當庭宣布判處陳其艷15年有期徒刑,之後她便進入了貴州省第一女子監獄內,時至今日也仍在服刑仍在償還著自己的罪過。

這就是案件的全部經過,不過相信很多人的關注點都不在案件本身,陳其艷悲慘的童年、扭曲的心理,以及今後是否能通過改造糾正其錯誤的三觀才是令人感到揪心和擔憂的情況。

的確,與那些窮凶極惡的罪犯不同,陳其艷殺人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心理問題,是她父親的錯誤教育才將其逼到了如今的地步,因而最後筆者也希望世人能夠以此為戒,莫要學陳父的教育理念,打罵絕非是教育的最優解,只有充滿安全感、幸福感的童年才能教導出優秀的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5da55be10b7658eab72bad624e912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