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光谷院區將於12月建成

2024-06-27     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趙雪純

通訊員 張翼飛 丁燕飛

東湖高新區北部門戶、花山生態新城核心區域、光谷生態大走廊北端,坐落著一座設計新穎、科技感十足的建築,這便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光谷院區(光穀人民醫院)。據悉,該院將於2024年12月建成,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屆時,該院將滿足高新區近100萬人的基本公共醫療需求,打造高新區一體化高水平的院前急救體系,依託特色臨床專科設置以及獨立的科研轉化大樓,在高新區打造集醫療救治和科研轉化為一體的全鏈條醫療體系。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光谷院區效果圖

以人為本,打造未來醫院

路過花城大道和立琮路的交會處,可以看到由空中連廊連接的四棟主樓,中間是花園遍布的社區公園。中南醫院光谷院區的設計打破常規醫院布局,融入花山生態新城自然景觀,將醫院與花園相結合,凸顯生態化、舒適化、科技化。

據悉,中南醫院光谷院區主體建築造型設計靈感源於X、Y基因形式,既象徵生命、健康的律動,也形似電子電路的連接,凸顯光谷電子信息和生命大健康兩大產業特徵。連接四棟主樓的高空「Y」字形連廊的落成更是挑戰了國內罕見的建造技術。來自中南建築設計院的項目總負責人仇爭艷介紹:「『Y』形連廊建築一次成型,與4棟主樓結構主體相連,高10米,最大跨度79米,最大提升高度55米。」

「『Y』形連廊解決了患者就醫『先下後上,來回穿梭』的煩惱,患者進入中南醫院光谷院區後,可通過連廊穿梭不同區域,實現一站式就醫,少走往返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光谷院區院長蔡林表示,為了最大程度便捷患者就醫,滿足高新區居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新院區還著力於打造高效化、智慧化的就診模式。「未來患者預約後,經過醫院智慧後台大數據測算,就能以分鐘為單位為患者提供到達後停車、就診和檢查的最優方案。」蔡林補充道。「以電梯設置為例,為了進一步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團隊經過考察,最終計算出合理的床位、電梯比值,共設置垂直電梯42部,床梯比為24床/梯,高於大多數新建醫院,保證醫院人員流動高效便捷,解決豎向交通擁堵痛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規劃運行部部長張麗華向記者介紹。

據悉,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光谷院區是高新區第一家區屬公立醫院,設置床位1000張,總建築面積24.4萬平方米,包含住院樓、綜合醫療樓、科研轉化中心、行政樓、發熱門診、立體停車樓等。醫院按照三級綜合醫院標準,以器官系統為中心設置診療學科,配置有20間手術室的大型手術中心,其中含6間百級層流手術室,並設置1間復合手術室,1間機器人手術室。同時,該院還依託高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網絡,藉助中南醫院緊急醫學救援隊這支華中地區唯一的「國家隊」優勢,打造高新區無縫連接、一體化的胸痛、創傷、卒中等院前急救體系。

智聯當先,建設科研成果轉化高地

中南醫院光谷院區秉承高起點、規劃好、建設好、運行好、融合好的「一高四好」定位,將上聯高水平醫院、中聯光電子信息和生命大健康產業、下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光谷醫療衛生服務系統樞紐核心,更是立足於新城打造面向世界的「未來醫院」樣板。

中南醫院光谷院區瞄準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的特點,在建設醫療救治體系之上,提出院區與大健康產業、高校科研院所相融合的發展規劃。蔡林表示:「高新區內的大健康產業企業有上千家,湧現出成千上萬的科研成果,而醫學成果轉化不僅推動著行業創新發展,也真正解決了患者所需。著眼於此,我們建設獨立的科研轉化大樓,規劃醫學研究中心,大型精密儀器共享中心和動物實驗中心等公共科研服務平台,助力更多科技成果走通『最後一公里』,將光谷醫院建成從疾病診斷到治療,從臨床科研到轉化一體化的醫療體系。」

據了解,中南醫院光谷院區引進射波刀、磁共振加速器等高端醫療設備,提升院區服務品質及服務能力,同時結合高新區海內外青年人才集聚的特點,中南醫院在新院區針對性建設了健康管理中心和國際醫療中心,著重打造從「治未病」的健康管理,到具有國際化服務能力的特色型醫院。

中南醫院光谷院區將於2025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屆時武漢地區又增添一家「平戰結合」綜合性醫院,同時還將成為推進「醫教研產學用」深度融合,以學術資源帶動醫院科研能力提升、以臨床實踐為學術研究提供創新的策源陣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37511b3bc57b3314adbc32c161970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