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副妙不可言的極品結婚對聯,雖然現在不實用,卻讓人拍案稱奇

2023-11-14   真游泳的貓

原標題:3副妙不可言的極品結婚對聯,雖然現在不實用,卻讓人拍案稱奇

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好的對聯擁有長久的生命力,讓人津津樂道。

結婚對聯是結婚儀式的重要一環,在古代更是有著重大的意義,讓人們津津樂道。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3副妙不可言的極品結婚對聯,雖然現在不實用,卻讓人拍案稱奇!喜歡對聯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第1副對聯:朝夕相依,只說是我家兒,誰知是人家婦;羹湯學作,未諳爾阿姑性,先遣爾小姑嘗。

這是一副父親寫給出嫁女兒的結婚賀聯。

有人說,女兒出嫁,父親既是歡喜,又是難過,情感相當複雜。

而此聯尤其是上聯部分,生動描摹了這種複雜情感,讓有女兒的人都自然湧起共鳴之感。

上聯說,父親與女兒朝夕相伴,一直以為女兒是自家的,結果女兒卻要嫁人成為別人的新娘子了。

雖然說女兒出閣是必經之路,雖然說女兒出嫁後還是會想著娘家。但是在一個父親看來,情感上確實有點接受不了。

尤其是一個「朝夕相依」的前置語,恰恰將「只說是……誰知是」的情感轉折寫得情有可原,讓人們看到了父女情深。

上聯寫父親捨不得女兒出嫁,下聯則反過來,寫父親祝願女兒出嫁後做一個好媳婦,祝願女兒在新的家庭過上好日子。

當然,下聯化用了唐代詩人王建《新嫁娘詞》:「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這是不少結婚對聯的套話,也不用多分析了。

另外,此聯採用的是自對手法,也就是「只說是我家兒」與「誰知是人家婦」對仗,「未諳爾阿姑性」與「先遣爾小姑嘗」對仗。

這是不少對聯初學者容易誤會與誤解的地方,需要多多加以研究哦。

第2副對聯:秦晉迭聯姻,侄後姑先,又見荊庭迎淑女;中倭猶轉戰,暮婚晨別,莫因柳色怨封侯。

這是抗戰時期的一副趣味婚聯,新郎官是軍醫,新娘子是老師。

而且新郎新娘兩家之前就有婚姻關係,新娘子的姑姑之前就嫁入了新郎的家族。

所以,上聯用秦晉之好的典故,說兩家是世代通婚的關係,藉此說明新郎官新娘子的婚姻,得到了兩家人的誠摯祝福。

下聯則是圍繞抗戰的時代氛圍,寫新郎擔任軍醫要隨軍轉戰。

「莫因柳色怨封侯」化用了王昌齡名句:「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原詩是毀封侯,而這裡則反其道而用之,其原因不在於「封侯」,而在於前面的「中倭猶轉戰」。

也就是說,新娘子深明大義,為了國家民族而願意忍受夫妻分離之苦。

夫妻分別,對於一對新婚夫妻來說,特別難受。如此一來,夫妻之情就顯示出來了,新娘子的品德也顯示出來了。

此聯同樣用自對手法,侄後姑先自對,暮婚晨別自對,在文采上是很有水平的。

第3副對聯:兩小無猜,一個古錢先下定;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親。

此聯乃是民國聯聖方地山在自己女兒出嫁時候寫的婚聯。

民國時期,萬方多難,所以下聯直接寫上「萬方多難」,體現時勢的艱難。

惟其艱難,所以見出婚姻的不易,也是對女兒今後與丈夫相互扶持生活的祝福。

此聯之妙,在於妙用數字。上聯之兩一,下聯之萬三,用得恰如其分,簡單中頗具文采。

另外,對聯也表達了婚事從簡的想法,分別由「兩小無猜」與「萬方多難」兩方面出發,合情合理,足以讓親戚朋友「釋懷」,在功用上是很有意義的。

最後分享「孫土焱」的《漁家傲·市郊納涼》:麻雀滑頭隔葉叫,傻瓜螞蚱青棵跳。 蜜侶蜻蜓塘葦抱。情景妙,納涼老叟花枝靠。 逗趣蝴蝶扇翅俏,白雲頭頂盤成帽。堪慕嚴陵隨世笑。清風繞,夢魂早上邯鄲道。

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失業在家,寫文餬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讚賞、收藏和轉發!1塊錢是情,2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