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痣可能有「問題」?癌變信號別忽視!

2023-06-15     保健時報

原標題:哪些痣可能有「問題」?癌變信號別忽視!

近期,「黑色素瘤」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其實,皮膚上長痣,再正常不過了。 但哪些痣可能有「問題」?什麼情況下要切除?這些成為很多人糾結的問題。

人們常說的「痣」,總體來說包括兩大類:一大類與黑素細胞增生相關,包括色素痣、藍痣、斑痣、暈痣、太田痣等;另一大類與皮膚發育異常相關,為先天性錯構瘤,也就是細胞位於正常位置,但增生比例異常,包括表皮痣、皮脂腺痣、毛囊痣等。平常大家所講的痣實際上是指色素痣。

對於痣的治療與否,往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美觀因素、治療意願、皮損的惡變傾向等。 其中與健康最為密切、最需要關注的就是皮損是否存在惡變傾向,或者皮損本身已經是惡性病變但尚未診斷的早期黑色素瘤。若有惡變傾向,就需要積極及時治療,必須進行痣的去除,以防病變進一步發展擴散,否則會對生命造成威脅。

當你的痣符合ABCDE特徵時,就要小心了!另外,當你的痣特別多時,可以觀察有沒有「醜小鴨」的特徵。「醜小鴨」是一個比喻,是指多個痣當中是否有長得與周圍其他痣外觀不同的痣,這也是提示黑素瘤的重要徵象。出現上述情況就需要特別關注,考慮去除了。

痣出現哪些變化要警惕

對痣是否有惡變的判斷,除臨床表現外,還有哪些輔助手段可以判斷呢?

實際上, 醫生可以通過多種輔助技術對痣的良惡性來進行判斷,如皮膚鏡、皮膚組織病理等。皮膚鏡作為一種新型的、無創的輔助手段,是皮膚科醫師鑑別痣有無問題的良好幫手,可以幫助醫生更快地進行判斷。對於可疑的痣,醫生可以通過鏡下特徵性的表現來進一步判斷,從而把必須切除的痣和良性痣區別開來。若還不能確定時,就需要去除後做組織病理了。

怎麼去除有問題的痣

當痣較小時,醫生會儘可能對可疑的病變進行完整切除,並藉助病理活檢來明確痣究竟是良性還是惡性。如果切除整個病灶不可行,比如說 皮損較大或者皮損位於一些特殊部位,如面部、手掌、足底、耳部、指/趾遠端或甲下等,可以切除部分病灶來進行活檢;對於一些較大的皮損,醫生也可能需要取多個活檢樣本以儘可能減少取樣所帶來的誤差,更準確地判斷病情。

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痣要考慮切除,由於皮損巨大,去除也是非常困難的。巨型先天性色痣出生時就有,其中10%~30%會發生惡變,且在嬰兒期或之後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因此一旦診斷就應當密切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細胞型藍痣是長在臀部和骶尾部的大而堅實的結節或斑塊樣皮損,直徑在1厘米~3厘米或更大,呈藍色或藍黑色,表面光滑或高低不平,界限清楚,可發生在先天性色痣上。因其較易惡變,所以應當手術切除。

來源:《大眾健康》雜誌

作者: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 晉紅中 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 郭瀾

策劃:吳衛紅

編輯:余運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28d8491d4e2cb381e9fdfdc5d37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