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我負責骨科手術,第一台手術就讓我犯了難。手術是一位82歲的患者,左肱骨頸骨骨折,患者有帕金森,老年痴呆、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
病人不能完全配合,醫生開的是臂叢麻醉下行左肱骨外科頸骨折切開內固定術,(每個醫院總有1-2個外科醫生覺得自己很牛,所有的人多要聽我的,這個醫生剛剛從上海某知名醫院三甲醫院進修回來,比較傲氣,曾經誇下海口說,骨科手術中就沒有他做不了的手術)這台要求臂叢麻醉。
這個病人讓我當時就犯了難,做肱骨外科頸手術打臂叢有著比較大的難度:
(1)臂叢神經阻滯本身就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肱骨外科頸骨折的病人,麻醉要求更高,難度更大,麻醉的效果可能欠佳,效果無法保證。
(2)高齡, 老年痴呆而且伴有帕金森,平時無法長時間和人正常交流,手術過程中可能無法配合,再三考慮還是全麻比較安全,可靠。
在跟家屬,骨科醫生溝通商量,再溝通,再商量後,家屬和骨科醫生還是強烈要求臂叢麻醉。理由是家屬和骨科醫生考慮病人已有老年痴呆,帕金森回去以後怕加重老年痴呆,可能出現譫妄。病人回病房後也不好管理,醫生和家屬態度很堅決,不同意全麻。
最後和醫生家屬再三商討溝通,最後決定先打臂叢麻醉,效果好,手術照就,如果效果不太理想,就停手術,不做了,好在老天保佑,沒有想到那天的臂叢麻醉效果出奇地好, 臂叢麻醉後, 靜脈右美泵入,消毒,鋪單,切皮,一切都很順利。
當手術做了一個小時的時候,病人可能由於一個姿勢擺的時間較長,或者是骨膜的刺激,病人開始有一點煩躁了,右美也在加大劑量,並且隨著時間越來越長,病人也越來越躁動,越來越無法自我控制。完全無法配合手術。醫生也在手術台上滿頭大汗,痛苦萬分,也無計可施,終於,骨科醫生忍不住了,突然來了一句說,老唐給我們上全麻吧,不然這個手術真的沒有辦法做了……
這個時候輪到我說話了,「開始讓你全麻,你不全麻,你偏偏不信,非要臂叢,現在知道要改全麻了,要改全麻,你自己出去和家屬溝通,溝通好了我去簽字改全麻,溝通不好你就將就著做吧……
怎麼說呢,骨科醫生同志們會根據自己對病人的關懷和需求來制定麻醉方案,於情他們的考量確實是沒錯的,其心可嘉,於理和里(麻醉的里),他們對「同樣的麻醉方式不同的病人;同樣的病人,不同的個體差異性」這個概念知之甚少。
好在手術醫生出去溝通還算比較順利,病人家屬其實是不情願,不開心好的,不過也沒有辦法,病人還在手術台上。我就拿著簽字單重新交代,簽名,重新插管全麻,全麻後醫生做起手術來也舒心起來……,好在後來手術比較順利,很快結束了,停藥後,病人甦醒的也快,送回病房後也沒有譫妄的發生。
不同的病人麻醉方式可能相同,但是因為他們的手術不同,麻醉方案會有不同。對於同樣的手術,又基於不同病人自身情況的個體差異性,每個人的麻醉方案卻也有不同。所以,並不是同樣的手術,就可以同一種麻醉應用於每個人患者。應當根據病人情況,考慮到整台手術,可能發生的情況具體分析。
所以, 隔行如隔山,我們常講,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一劍磨十年,是我們麻醉醫生的功力的體現,就在於這些整體而又細緻地考慮,看似簡單的麻醉,其實,並不簡單。故,骨科夥伴們,對於病人的麻醉,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卻依舊應當認真考慮聽取麻醉醫生的建議。畢竟,「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作者:浙江新安國際醫院,唐華東(嘉新唐)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