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把喝過的酒倒給你,喝不喝?別嫌「不衛生」,用5招化解尷尬

2022-06-13     職場火鍋

原標題:領導把喝過的酒倒給你,喝不喝?別嫌「不衛生」,用5招化解尷尬

有一次,公司董事長在飯局後的半場不勝酒力,有三分之一杯的白酒喝不動了,說了一句:實在喝不動了,誰替我喝了。

結果,酒桌上,五六個人站起來,把杯子齊刷刷伸到領導面前,有辦公室主任、部門經理,還有二級分公司總經理。

領導卻當著他們的面,把三分之一的白酒倒進辦公室職員小林的杯子裡。從此以後,別人都開始高看一眼小林,就連辦公室主任都敬他三分。

有一次,辦公室主任喝多了,拍拍小林的肩膀說:「廠長很器重你呀!」小林說「哪裡、哪裡」,辦公室主任說道:你別裝了,那次,這麼多人伸出酒杯,董事長卻把酒倒進你的杯子裡。那是等於給你「下文件」呢!我這個辦公室主任都有點「吃味」了,好好乾,我的位置就是你的。

沒過多久,小林就被提拔為辦公室主任,接替了老主任的位置。老主任還給小林講了一個的故事:原來的廠辦職員小木,名校畢業,不長眼神兒,不會來事兒。

有一次,董事長把自己的酒倒進小木的酒杯里,小木看著那杯「渾濁」的液體發獃,堅決不喝。從那以後,董事長就慢慢疏遠他了,再也不帶他參加應酬了,後來把小木調整到了偏遠的一線單位。

圖片

當然了,這些往事都是N年前的陳年舊事。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這麼講究,也沒有什麼「衛生」的概念,相反,那個時候,大家都喜歡喝高度白酒,酒精是殺毒的。老領導認為,酒精還不「衛生」嗎?你在乎「衛生」,那就是嫌棄我。連一杯白酒,都嫌棄我,還值得信任嗎?

現在的酒場,越來越文明了,基本上不會出現有人往別人的酒杯里倒酒了。但是,那些上了歲數的老領導還有這種殘留的「糟粕文化」,把自己的酒倒給下屬。那麼,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呢?

【一】站在下屬的立場分析:主要有四種「心態」。

第一種心態,有的下屬認為:領導在酒場上衝鋒陷陣,下屬替領導喝點酒,分擔領導的壓力,理所當然。有些下屬在酒場上,搶著為領導「擋酒、替酒」,其實,也算是一種「表態」:我能為您做任何事,能為領導分憂是下屬的責任。

第二種心態,有的下屬認為:領導給我倒酒,說明領導信任我,把我當他的「自己人」。領導之所以敢把酒倒進我的杯子裡,說明領導知道「我懂他」,我不會做出「反對、嫌棄」的行為。領導不會輕易給不信任的下屬的杯子裡倒酒的,萬一碰上「不長眼」的下屬,把酒潑掉,豈不是非常尷尬嘛!

第三種心態,有的下屬認為:領導給我的杯子裡倒酒,可能是嫌棄我喝得不多,不敢衝鋒陷陣,不敢擔當,不夠勇敢。比如,飯局上常見的場景:領導跟你喝酒,結果發現你的酒杯里的酒還不如他的多,領導嫌棄你不尊重他,就會把自己的酒倒給你,讓你的酒比他的多,才能顯示出上級的優越感。

第四種心態,有的下屬認為:領導把他的酒倒到我的杯子裡,不文明,不衛生,讓我感到噁心。領導這是「以勢壓人」,我從心裡堅決給予「排斥」,拒絕向「不文明」行為妥協,拒絕向「酒文化」讓步,拒絕向「職場規則」低頭!

圖片

【二】站在領導的立場分析,主要有五種「暗示」。

第一種暗示。領導給下屬的酒杯中倒酒,從心理暗示的角度看,他在表示:「我沒把你當外人」。尤其是對那些「老派領導」來說,我給你倒酒,這是看得起你!

第二種暗示。領導實在喝不動了,給自己信任的下屬倒出一部分,認定「下屬懂我、不會拒絕」。尤其是對那些「老派領導」來說,下屬就應該勇於擔當、替我分憂。

第三種暗示。領導給你倒酒,其實是在暗示你:你小子要積極去敬酒、搞活氣氛、吸引注意力,給我「解圍」。在飯局上,那種年齡偏大的老領導,經常會給「自己人」倒酒,告訴你:我實在喝不動,你去敬一圈,別讓氣氛涼了,我休息一會兒。

第四種暗示。領導對你不滿意:我作為領導,為了工作或生意,帶頭衝鋒陷陣,喝的酒都比你這位下屬多!在飯局上,經常會看到,年齡偏大的領導把自己的酒倒給下屬,讓下屬的酒杯液面要高於上司。下屬喝酒應該比領導要多,才是尊重上司。

第五種暗示。領導當著別人的面,把自己的酒倒給下屬,其實就是一種「下文件」,宣示「主權」。等於告訴眾人:他器重這個人!這個人是我的人!你們以後要尊重他,給他面子就是給我面子。

圖片

【三】如何應對這種場面,運用這5種有效話術。

第一種話術:既然領導沒把你當外人,你不應該當場拒絕,理應替領導分憂。可以愉快地接受:「感謝領導壓擔子」!這是「一語雙關」,一是感謝領導信任我,二是我要勇挑重擔、替領導分擔。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白酒消毒,舉杯乾掉。

第二種話術:你判斷領導在暗示你:「我已不勝酒力,該你替我擋一擋了」。你可以換一個杯子,把酒倒滿,說:「各位,領導放量了,讓他緩一緩。我來敬大家一杯。」給領導解圍,維持酒場氣氛,讓領導休息一下。

第三種話術:你判斷這是領導在責怪你酒比他的少。你不想喝掉領導倒給你的酒,可以馬上換一個新杯子,說:「領導,我重新倒滿一杯白酒,酒滿心誠!我敬領導一杯,先干為敬。」重新換一個新酒杯的意思,暗示大家我這杯白酒,可是「貨真價實、沒有摻水」的,既讓領導感到尊重,又迴避了喝「混合液」。

第四種話術:你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堅決不接受這種「不文明、不衛生」的行為,打死也不願意喝這種「渾濁的混合液」。你不要當場拒絕,否則,讓領導在眾人面前難堪。你重新取一個新酒杯,說:這杯酒水,度數已經稀釋了,我倒滿一杯新酒,純正的新酒,代表純正的心意,先干為敬。

第五種話術:如果你發現這位領導一直有這種給別人倒酒的「惡習」,你去給他敬酒的時候,千萬不要拿那種大酒杯,一定要換成為那種「小酒盅」,把酒倒滿,這樣就可以預防領導往你的酒杯里倒酒了。你還可以這樣說:領導,敬酒成雙!我敬您兩杯酒,一杯感謝酒,一杯表態酒。

綜上,酒場就是職場的延伸,職場上的潛規則都會投射到酒場上。職場如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不是直來直去、黑白分明,而是人情世故、巧妙周旋。飯局上,既要保護好自己,也要善於周旋,有時候也要委屈自己、適度妥協,爭取自己獲取最大的利益。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2203f8048a2c5268deafd99a76b988b.html